想说的话最近在今天的中国,人文社会学科处在一个很矛盾的境地。很多人都在反映说,文 科正在遭遇危机:很多人不大愿意考文科选择,比如说高中分班,大家都去学理科,好像文科班的学生是次等等。但是另外一方面,这几年在社会上各种各样人文的书,历史的书大卖。很多职场人士、企业家很愿意听文课的课程,连过去只教那些就是说管理金融这些 MBA ,EMBA班的,现在人文课程也成为一个标配课程。人文学科到底有没有危机?人文社会科学到底有没有用?我们今天究竟怎么来看文科呢?内容提要01:22文科遭遇危机了吗?02:44大学文科专业在近40年来的兴衰沉浮史06:56“人文社科热”的时代来临了吗?12:46为什么出现了人文社科热?21:45大学正在加强人文社科学科的建设29:15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文社科本期BGM33:59Fly me to the moon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剪辑:达达
9/19/2022 • 36 minutes, 32 seconds
25.我喊了一个90后和他的70后领导聊职场,结果他们打起来了
想说的话之前我聊了两期关于90后文化的话题,感谢大家的积极留言和反馈。但我毕竟是“老一代”人,聊90后毕竟是“隔雾看花”。所以,这次我请来了两位不同代际的年轻朋友,一起聊聊天。一位是货真价实的90后小连;一位是小连的领导,70后的小尤。他们二人在同一家媒体单位工作,既是处在职场关系中的当事人,又是这个时代的观察者。我们一起聊了聊关于当代年轻人,特别是90后的:职场人际关系、职业规划,以及很多人面临的“35岁焦虑”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次聊天真的非常过瘾,这对职场上下级之间的价值观碰撞,和他们各自的独到思考,相信也能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祝大家周末愉快!嘉宾介绍:小尤:上海某报社资深媒体人,70后小连:小尤的下属,数据新闻记者,90后,播客《哩哩叩叩》主理人之一内容提要01:27嘉宾与主题介绍05:31越来越保守的年轻人——大厂破 灭之后,“斜杠”和副业能够有效自救吗?26:4835岁附近的人还在“35岁焦虑”,95后已经在焦虑养老了43:45下班后该不该回工作微信?真正“整顿职场”的也许是90后51:33“不合作”还是“不听话”:90后员工真的“很难带”吗?本期BGM01:09:12《Let it be》Connie Talbot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剪辑:达达
9/2/2022 • 1 hour, 13 minutes, 17 seconds
24.曾国藩:我这么全能,你们只关心为官之道?
想说的话你好,今天我要为你讲一讲曾国藩。过去有一句话,叫做“经商要读胡雪岩,从政要看曾国藩。”。曾国藩的《挺经》中,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当中,总结出的十八条心法,至今是很多人追捧的经典。但是你知道吗?曾国藩最大的成就并不是他的为官之道。今天我就来给你讲一讲曾国藩究竟厉害在哪里。内容提要01:25“三不朽”的完人曾国藩03:16曾国藩的“立功”12:37曾国藩的“立言”17:52曾国藩的“立德”24:19“补天英雄”曾国藩本期BGM29:45Reunion In The Wind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剪辑:达达
8/27/2022 • 32 minutes, 40 seconds
23. 爱国=排外?今天,我们怎样爱国?
想说的话最近,围绕“爱国”,接连发生了几件引发舆论轰动的事情:前几天在苏州,一个穿着和服的女孩,到日本风情街淮海街去拍照,结果被警察带走,到现在已经上了快一周热搜了;而就在不久之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网上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还有一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儿,几个西藏的大白,在工作之余跳起藏族舞的视频,下面引来一大帮人在批评,说他们在跳日本舞。关于这些事件的具体问题,我今天不想多说,但是很想跟大家聊一聊,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究竟该怎么爱国。内容提要01:28近期“爱国”事件频发03:30什么是「国家」?04:41中国古代的“爱国”:「天下主义」与“夷夏之辨”12:09和服与旗袍——服饰与多民族融合16:23中国近代的“爱国”:「民族主义」的诞生18:37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历史上的理性爱国23:19警惕「民族主义」成为一个被掏空的符号28:56爱家人、爱邻居就是每个人具体的爱国主义31:07当下,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故事里的事03:30赫尔德(1744.8.25 -1803.12.18) 是德国哲学家、路德派神学家,诗人。其作品《论语言的起源》(Ü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德文)成为狂飙运动的基础。被誉为“民族主义之父”08:00夷夏之辨或称"华夷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有三个标准:血缘衡量标准,地缘衡量标准,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华夷之辨的宗旨植根于《春秋》以及《仪礼》、《周礼》、《礼记》、《尚书》。09:53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12:09“吴服”吴服(ごふく 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因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传入日本的缘故,开始出现此名。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16:24民族主义(nationalism)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在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与平等,是现代国际社会的源泉。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本期BGM《You Are Not Alone》——Michael Jackson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剪辑:达达设计:马晓羽
想说的话自从“520”这个网络情人节诞生之后,很多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好多年轻的情侣,就在 5 月 20 号13点14分,步入婚姻的殿堂——我爱你一生一世。在这个“自由恋爱”的时代,人人纵情追求自己的幸福,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其实,中国的“自由恋爱”之风,是从民国时代才开始刮起来的。很多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成为了“自由恋爱”的先驱者,留下了一桩桩传奇般的爱情故事。虽说有时代交替带来的种种思想和行为“步调不一致”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人,在爱情里的品格、风度,堪称“自由恋爱”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所以,在这个非常温柔浪漫和甜蜜的日子,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民国时代即传奇又美好的爱情的故事。内容提要02:28从《温柔的防浪石堤》,看那个时代爱情的模样07:22经常沦为悲剧的中国古代“自由恋爱”09:17劲吹“自由恋爱“之风的民国时代13:04“三角恋”中也有君子淑女之美?——林徽因、瞿秋白,两桩传奇爱情21:37如何收获”1314“的爱情?——钱钟书、杨绛与周有光、张允和带给我们的启示故事里的事02:50张云和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 安徽合肥人,长于苏州。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也称"合肥四姊妹" )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05:22「 Thus from my lips, by thine, my sin is purged. 」08:51钱谦益与柳如是崇祯十四年(1641),赋闲在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一艘船上迎娶了相识不久的妓女柳如是。这一年,钱谦益刚好59岁,而柳如是才23岁。依照明末的道德标准,士大夫大礼婚娶妓女,则是伤风败俗、悖礼乱伦之举。但钱谦益爱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坚持用大礼聘娶。婚礼当天,许多人站在岸边,捡起石头往他们结婚的船上砸去。然而,柳如是不在乎,她只求"知己";钱谦益更不在乎。为了置办风风光光的婚礼,他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刻《汉书》出售。婚后,这对闻名一时的"老少配",还不断被人嘲笑。但两人20年恩爱如初,直到83岁的钱谦益去世。20:14《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该书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23:47《我们仨》《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03年7月。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33:1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本期BGM1.Kisses and Heartbeats--Anthony Lazaro2.I love you baby--Emilee出品:光之来处策划&制作: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
想说的话下周就是“五四”青年节了。103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说起“五四运动”,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恐怕你了解得并不全面。实际上“五四”有两个运动:一个是 1915 年开始的“新运化运动”。另外一个就是 1919 年 5 月 4 日的“五四爱国运动”。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时期,“爱国主义”的涵义其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五四运动”的成果,也不仅仅是“爱国救亡”这么简单。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立体的“五四运动”。内容提要03:04“是学生运动,还是运动学生?”——“五四”学生运动的政治背景11:32从“世界的国家”到“世界主义的国家”——“五四运动”中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爱国运动与社会运动的相互纠缠、彼此镶嵌21:30火烧赵家楼背后的“价值虚无主义”27:07从学生运动到市民运动——“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32:54“中国总算有了“社会”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和国民的崛起故事里的事03:19《凡尔赛条约》、巴黎和会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背景:1918年11月11日,双方宣布停战,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之后(也即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这项条约得到了国际联盟承认,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中国代表因对会上欧洲列强处理中日青岛问题时故意偏袒日本,无视中国利益,愤而离席(转而与德国另签和约),这一事件进而引发了震动全国的五四运动。美国在国会表决时多数反对,也未签署凡尔赛和约。10:48朝鲜三一独立运动又称“独立万岁运动”,是指1919年3月1日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此次运动为朝鲜宗教界人士组成的"民族代表"33人和青年学生发起,并以朝鲜高宗李熙的葬礼为契机于3月1日在京城(今韩国首尔)塔洞公园举行民众集会,宣读《己未独立宣言》,进行示威、请愿活动要求独立。在日本殖民当局的镇压政策下,三一运动迅速由和平示威转化为人民起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最后由于日本的镇压,到1919年6月运动以失败告终。现在韩国"三一节"就是纪念三一运动的法定节假日。11:52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12:29罗家伦(1897年12月21日—1969年12月25日),字志希,笔名毅,祖籍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生于江西进贤。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者,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13:53张灏(1937年-2022年4月20日),男,原籍安徽省滁县(今滁州),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述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1987)、《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意义与秩序的追求,1895-1911》、《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1988)、《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1989)、《张灏自选集》(2002)、《时代的探索》(2004),他还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15:38“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盖保民之国家,爱之宜也,残民之国家,爱之也何居”——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1914)19:49《北京学生界宣言》:“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背公理而逞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公营,侪我于战败国如德奥之列,非公理、非正义也。”22:14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男,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22:19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33:29“吾国年来政象,唯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希望中国的青年人能够像法兰西革命那样,成为强有力之国民,使吾国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陈独秀本期BGM1.L'internationale(国际歌)——M. Maguenat De La Gaité Lyrique2.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电影《悲惨世界》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
4/29/2022 • 42 minutes, 58 seconds
06. 从抗疫看上海的社区治理
想说的话最近,上海由于疫情比较严重,实行全域静态管理,得到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注意。李强书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特别提到说,要感谢上海市民的贡献。可以说,上海是一个有“市民社会”传统的城市。疫情袭来,上海各个小区,都在以自己各种的方法努力撑下去。“居委”、“志愿者”、“团长”……等等这些词汇,频繁登上关于上海疫情的新闻和话题。今天我就想结合上海历史发展中的“市民社会”传统,聊一聊在这场抗疫当中,上海的社区治理是怎么进行的。内容提要03:08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上海市民社会的“三驾马车”12:49从上海“团长”的诞生,看上海的权力的文化网络22:30上海抗疫过程中体现的「社群主义」26:15中国历史上“社群”的形成34:02从「系统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到「生活世界」的回归故事里的事03:08市民社会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13:16杜赞奇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历史学家、汉学家,印度裔,早年就学于印度,后去美国求学,拜汉学家孔飞力为师,现为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16:12罗威廉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城市社会史。代表作有《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20:08哈耶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又译为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哈耶克被广泛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关系密切。他坚持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作包括《通往奴役之路》《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等。24:50托克维尔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出身贵族世家,历经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五个朝代。前期热心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因反对他称帝而被捕,获释后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主要从事历史研究,直至1859年病逝。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34:14哈贝马斯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 ),男,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威尔比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 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 ,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1986年,获莱布尼茨奖。本期BGM1.包容——《428~被封锁的涩谷》音乐集2.Les rois du monde(世界之王)-Gérard Presgurvic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
想说的话又进入了每年的春招季。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到哪个城市寻找自己的未来,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中国青年报》的一项针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未来想去哪里发展”这个结果里,只有26.4%的毕业生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之下,想去二三四线城市发展的人的比例高达35.07%。超过了一线城市将近10%。尽管这些年,很多人都在喊着“逃离北上广”,但往年的数据看,一线城市还是更有吸引力的。是什么让年轻人不再憧憬一线城市?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呢?内容提要04:11高生活成本、高房价下,当代青年的“五不躺平”09:12城市爆发“抢人才大战”,年轻人有了更多新选择11:24“宇宙的尽头是考公”?全球不确定性增加,个体转向保守的理性选择17:09“北上广深容不下肉体,家乡小城留不住灵魂。”我们该如何抉择?20:12为什么我还是希望年轻人留在一线城市?33:27怎样面对越来越让人焦虑的“不确定性”?本期BGM43:37City Of Stars——Sandy Sun出品:光之来处策划:Tamako小玉设计:马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