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amp Logo
后浪电影 Cover
后浪电影 Profile

后浪电影

Chinese, TV & Video, 1 season, 407 episodes, 3 days, 17 hours
About
“2018年优秀人文类主播”,苹果播客“最受欢迎的2018年年度播客”。后浪剧场,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既是一个表演和戏剧向的图书品牌,又是一个交流情感与思想的空中剧场。目前已有线上电台与线下活动,主创访谈与好书分享。欢迎关注【后浪剧场】微信公众号、豆瓣、微博,获取相关节目的衍生信息。同时欢迎大家加入后浪剧场交流群。这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不定时发放一些免费的电影、戏剧、音乐会的票,以及演出、工作坊等的讯息,总之我们聊与艺术相关的一切。加后浪剧场小...
Episode Artwork

游戏、神圣、连接,他的现场让你在精神里游牧

请安静,请放松,请开心。赵梁的现场让人感到生命如此自由!兼具孩童般的游戏与宗教般的神圣。本期节目对我来说非常特别,因为它记录了今年夏天我在阿那亚戏剧节观看的《过路人…在发生》的谢幕现场,以及谢幕之后我和赵梁导演的一次即兴对话。更重要的是,那个现场非常奇妙,它让人平静,让人忘我,让人沉浸其中,让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接连不断地、自然地发生,你似乎只是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看了一场演出,又好像突然之间感受到了什么一样,因而也记录了我在阿那亚的顿悟时刻。那个现场如此神奇,其实与赵梁的艺术观和生命观有着很大的关系,他的艺术创作与他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与他的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他不拘泥于某种标签或形式,而是更在乎每时每刻的现场,更在乎与天地自然、与人的连接,他说他的演出是Connection,而不是Performance,连接是他的使命。所以看他的现场,就可以感受到他是什么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些浑然天成的现场,也是用时间酝酿出来的,他和他的搭档有着长达20多年的合作,很多观众与他的连接也长达十余年,他们在借由演出,见证彼此的成长,同时,生命自身的成长,又在不断赋予演出新的意义。【staff】嘉宾丨赵梁主播丨小树(豆瓣:树儿)制作丨小树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本期音乐】片尾曲:《十一月》引自胡格即兴 2021新专辑《月》【阿那亚戏剧节专题】vol.312啊啊啊阿那亚戏剧节开幕啦,前方来信请查收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23451173vol.315当戏剧成为生活的解决方案,人生可以更美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25821540vol.317放轻松~只有真正放松才能享受生活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27782421vol.319孟京辉:戏剧能让你更善良,更勇敢,更真诚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30694185【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1、 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2、加小浪浪(langpostwave)备注来源播客平台,即可加入我们~~【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电影微博:@后浪剧场
11/26/202152 minutes, 5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导演请指教:作品和人哪个更重要?独家对话吴中天

他说,没有不会演戏的演员,只有不够了解演员或把演员放错位置的导演。提到吴中天,大部分观众可能知道他是演员吴中天,或者是演员杨子姗的先生。但其实从2014年开始,吴中天就开始以导演的身份拍片,2019年还和陈正道、许肇任合拍了《摩天大楼》。近期他也以导演的身份参加了《导演请指教》这档综艺,并因为被四位制片人认为成熟稳健而和关锦鹏导演分到了一组,还因为婉拒李诚儒老师引发网友讨论。是什么契机从演员转向导演呢?除了因为在台湾艺术大学时学的就是电影,初衷觉得拍电影对自己的表演会有所帮助,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考量,就是做演员时,演的剧大部分是配角,这让他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加上有时候遇到的剧本会存在一些问题,就会想着如何改更好,从而激发自己的创作欲与表达欲。从演员转为导演的吴中天,对于如何指导演员,颇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因为他很懂演员的心理,能抓住与演员沟通时最重要的事!所以他才说,“我认定一件事情,就是在影像里面,没有不会演戏的演员,只有不够了解演员或把演员放错位置的导演。”本期节目,他第一次与我们分享了这套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与我们节目的slogan非常契合的观点,相比具体的作品,人本身才是自己更重要的作品。所以他也很看重一个人的人品,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于是,节目里我们还聊到了他的兴趣:喜欢了30年的篮球,音乐和电影,以及作为影迷的观影故事。【staff】嘉宾丨吴中天主播丨小树、贝一制作丨小树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本期音乐】片尾曲Come Here歌手:Kath Bloom《爱在黎明破晓前》插曲【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1、 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2、加小浪浪(langpostwave)备注来源播客平台,即可加入我们~~【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电影微博:@后浪剧场
11/19/20211 hour, 9 minutes, 3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声音的魔力!独家揭秘《兰心大剧院》沉浸式声音设计

声音和画面一样有自己的颜色,是二者的融合让电影有了魔力。作为一档以声音为媒介的节目,我们一直对声音很感兴趣,之前在节目里和声音指导李丹枫老师对话过(第325期),今天的嘉宾则是《兰心大剧院》的声音指导富康老师。富康北京人,资深电影声音指导,Sound Forestt创始人参与制作的影片多次入围过戛纳、威尼斯、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个人先后四次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音效;2014年凭借影片《推拿》荣获金马奖最佳音效;2021年凭借电影《八佰》荣获美国电影声音剪辑师协会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声音制作。代表作《八佰》《地久天长》《兰心大剧院》《我不是药神》《推拿》等等节目中富康老师会分享《兰心大剧院》幕后的声音创作,比如如何与娄烨导演沟通,又如何用声音参与叙事和表达,也会聊聊声音指导这个职业,包括他从事这个职业的幕后故事,比如为什么做了23年,从未想过去做别的。本期节目也会同步以视频和文字的形式输出,不过播客会比视频更长一些,呈现的对话也更完整。如果您对视频和文字感兴趣,也可以移步到后浪电影的B站和公众号去看看。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KglbmdTc5g0EMP9LaCci3g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44y1i73D?from=search&seid=14478228732686966340&spm_id_from=333.337.0.0【staff】嘉宾丨富康主播丨贝一、小树制作丨小树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本期重点贴士平日里,请谨慎使用耳机,以免造成对听力的伤害,因为很多伤害是不可逆的。可以多尝试只用耳朵本身听声音。【往期推荐】鲸鱼马戏团李星宇:录遍全世界,用声音探索内外宇宙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06226852彭于晏如何飞天?声音如何渲染电影时空?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44495446【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11/5/20211 hour, 8 minutes, 5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崩溃与狂欢、现实与梦境,乌镇这届青年戏剧人都在关注什么?

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决赛大集锦!本期节目是一次对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的观察,也是一次和青年创作者的对话。我们一直非常关注青年竞演这个单元,关注此前从这个单元走出来的青年,也关注正在参与演出的青年,因为这个单元为很多初次尝试创作的青年戏剧人提供了第一个舞台,也有不少戏剧人从这个单元出发,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从这里可以看到戏剧与不同城市的校园剧社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看到一届又一届青年戏剧人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对戏剧的理解,以及对舞台的情感。本期节目,我们采访了今年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中进入决赛的5个剧组,全程由在蚌湾剧场看了一遍又一遍演出的Ace和他们对话,其实每个剧组接到的问题都差不多,但从他们不同的答案,可以看到不同的剧组所关心的议题是很不一样的,特别是在经历了疫情对戏剧和生活的影响之后,大家关心的议题和作品呈现出来的基调似乎都有了新的变化。此外,他们拿到戏剧节的三个命题关键词后构思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选择的形式与风格也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也向每一组提出了一些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当人们还在讨论戏剧挣钱还是不挣钱时,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走上戏剧创作之路?戏剧到底能给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我们的生活可以没有戏剧吗?以及此时此刻的他们在创作中所遇到的困境,内心与外部的。不管您有没有前往现场去看今年的演出,都不妨听听本期节目,因为可以听到这波年轻戏剧人的生命状态,以及他们对生命本身的思考。(特别感谢《有染》的大宝、五月初五为本期节目带来的支持,以及平时对我们的帮助。)【staff】嘉宾丨《白犀牛事件》《沉没》《电子烟灰》《一切从海浪开始》《公主与殉情》剧组(按照采访顺序排序)主播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小树(豆瓣@树儿)制作丨小树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时间码及相应内容】00:06:201、《白犀牛事件》剧组嘉宾:编剧/导演/演员:李子依(B站up主李看看、戏剧部落主理人)注:2017年,李子依凭借《破天》入围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18强;2019年,带着《九六二四六四六三六》再度入围第七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青年18强;今年,凭借《白犀牛事件》闯入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决赛6强。00:34:01推荐音乐:Les saisons (The Seasons), Op. 37b:No. 6. June: Barcarolle(《六月:船歌》)作曲: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柴可夫斯基) 00:35:482、《沉没》剧组嘉宾:编剧/导演/演员:付家华(武生)演员:于海龙(书生)注:2018年,付家华凭借其主演的《寒鸦戏水》获得第六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小镇奖“特别关注奖”;今年,他又凭借《沉没》闯入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决赛6强。01:04:06推荐音乐:《风雪山神庙》作词:书生/武生作曲:书生/武生所属专辑:生生不息01:05:503、《电子烟灰》剧组(“缺席online”)嘉宾:编剧/导演:刘叶萱演员:张宇卿注:《电子烟灰》获得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小镇奖“最佳戏剧奖”01:43:04推荐音乐:Tear Garden作词: Corner作曲: Corner01:45:02 乌镇戏剧节闭幕式青年竞演颁奖礼现场音1(黄磊、何炅主持,赖声川宣布“最佳戏剧奖”)01:49:14 乌镇戏剧节闭幕式青年竞演颁奖礼现场音2(黄磊、何炅主持,孟京辉宣布“最佳个人表现奖”)01:53:534、《一切从海浪开始》剧组嘉宾:导演/主演/灯光设计:张凯婷导演/主演/灯光设计:卢宜敬注:张凯婷、卢宜敬共同摘得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小镇奖“最佳个人表现奖”02:18:54推荐音乐:《油尖旺金毛玲》作词:Serrini作曲:Serrini编曲:Tomii Chan 02:20:37 乌镇戏剧节闭幕式青年竞演颁奖礼现场音3(黄磊、何炅主持,陈向宏宣布第二个“最佳戏剧奖”)02:24:065、《公主与殉情》剧组(“没有22”)嘉宾:编剧/导演:张妍注:2017年,张妍、岳元、李紫涵曾凭借《月潮》获得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小镇奖“特别关注奖”;今年,她们又凭借《公主与殉情》获得第八届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小镇奖“最佳戏剧奖”。03:24:39推荐音乐:《半弦月》所属专辑:佛教古筝雅集【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10/28/20213 hours, 23 minutes, 3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她是明日之子人气选手,为何选择在剧场里浸泡?深夜对话叶禹含

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第一次几乎没有说话,第二次却深入了一次梦境般的对话。之所以想到邀请禹含,是因为8月份我在鼓楼西剧场看过她排戏,并听说她今年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鼓楼西剧场,会演出三部舞台剧。一般意义上去想,作为明日之子的人气选手,之后的生活或许是飞来飞去的,马不停蹄的,也是光鲜亮丽的,但她却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一种非常质朴也离观众最近的表达方式——戏剧,并且愿意长时间地浸泡在剧场的空气里。这种关乎外在诱惑和内在指引的选择,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平衡的。另外,在短暂的观看排练的几个小时里,我们之间虽然几乎没有说话,但我似乎可以确信地感觉到她很尊重内心的感受,也有独特的观看世界的角度,这恰恰是容易被我们忙碌的现实生活所消磨的,也是我所愿意关心和聆听的。于是我向她发出了邀约,我们的对话发生在晚上十点多,在她排练结束后,我们从十点多聊到了凌晨一点,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深夜对谈,像梦境一样。【staff】嘉宾丨叶禹含主播丨小树(豆瓣@树儿)制作丨小树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时间轴】04:35 采访其实就是和不同的人交流。06:47 为什么参加明日之子?越是害怕越要参加。08:44 为什么选择在鼓楼西剧场演戏?10:10 在《卡埃罗》得到了真正的交流,并找到了同伴。11:30 邵斯凡导演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我和他的契合让我内心兴奋。12:40 很神奇,在参加明日之子时就读过《卡埃罗》。14:00 禹含朗读现场。15:44 为什么说《卡埃罗》是所有演员都应该去读的?16:16 候场的时候在做什么?16:43 以角色的身份在台上见观众时是什么样的体验?17:34 演出过程中那些微妙的愉悦时刻是什么样的?19:12 每次谢幕的时候特别神奇。19:46 演员有时候在台上就是一种献祭。21:57 演出结束后回家路上的感受是怎样的。23:00 演出结束后会不会有怀念角色的瞬间?24:30 对死亡的特别理解。25:57 如何度过排练的漫长时光?26:47 在排练场不停地做笔记,到底在记什么呢?28:30 对张彤导演的感受是非常丰富的,她是一个很难描述的人。29:45 对郝家一导演的印象。31:22 为什么喜欢手写,手写和打字有什么区别?33:37 为什么想做演员?36:18 为什么曾经很害怕被人看见?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39:03 没有最喜欢的角色,愿意看着所有人。【本期歌单】片尾曲:バックビートにのっかって演唱:Fishmans【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10/1/202150 minutes, 1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黄磊:愿做戏剧最忠实的儿子丨从乌镇戏剧节到《戏剧新生活》

所有的灵魂都开始在舞台上复苏,所有的灵魂都开始在舞台上拥有真实的生命。2021年1月29日下午,首届青年戏剧斑马奖的颁奖现场,黄磊在看到顾雷导演带着儿子大局领奖之后,激动地说自己愿做戏剧最忠实的儿子,因为他儿时就曾经是那个在剧场长大的小孩。在当天的采访中,他还展开讲了自己热爱戏剧的原因。而在大约20年前,在和台湾飞碟电台合作的《黄磊时间》中,他同样讲过自己对戏剧的热爱:“我就要进中央实验话剧院,去我爸爸以前演戏的地方导我的舞台剧。我自己觉得有成就感,很快乐,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每一天在工作的时候都是值得的。就为了那个灯光亮起来,然后掌声响起来的一瞬间,所有的灵魂都开始在舞台上复苏,所有的灵魂都开始在舞台上拥有真实的生命。”黄磊老师和戏剧的情感连接一直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在那次颁奖之后,我们又遇到了与他探讨过这个问题的嘉毅,也就是好戏的主编,于是就和嘉毅一起聊了聊乌镇戏剧节和《戏剧新生活》,以及它们和黄磊老师的关系,当然,我们还聊了更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戏剧和我们每个普通观众的关系。【staff】嘉宾丨魏嘉毅(戏剧新媒体“好戏”主编,高清戏剧影像版《水中之书》联合出品人)主播丨小树、 Ace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时间轴】01:09 首届青年戏剧斑马奖颁奖现场,黄磊说:“我愿意做戏剧最忠实的儿子。”01:47 二十年前,黄磊在和台湾飞碟电台合作的《黄磊时间》中,讲述自己对戏剧的热爱。08:33 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了解乌镇戏剧节?21:26 2019年小树和Ace到达乌镇之后,采访的第一个青年竞演剧组是刘添祺、蔡力豪《鸡兔同笼》。21:01 2015年嘉毅采访的第一个青年竞演作品是吴彼《静止》。23:26《戏剧新生活》中的好几位戏剧人都是从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走出来的。赵晓苏演过陈明昊导演的《巴巴妈妈》,这部戏获得了第一届青年竞演最佳戏剧奖。吴彼《静止》是第三届青年竞演最佳戏剧奖。刘添祺《鸡兔同笼》是第七届青年竞演最佳戏剧奖。丁一滕《山阳祭》(即《窦娥》的精华版)也是第四届青年竞演的热门剧目。23:26 青年竞演对于很多年轻的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机会。25:52 在乌镇办戏剧节这个事,是黄磊老师想出来的。31:58 嘉毅是怎么将赖声川导演的《水中之书》做出高清戏剧影像版的?这部戏也是黄忆慈(黄多多)的话剧处女作?36:31 看《戏剧新生活》有什么感受?39:03 关于《戏剧新生活》的争议:到底要不要卖惨?这几位戏剧人能代表中国戏剧力量吗?黄磊靠节目敛财?42:12 为什么从第一集开始就那么支持这个节目?46:56 嘉毅:我和节目的关系是,精神股东。(笑)54:06 黄磊老师为什么一直对戏剧如此尽心尽力?56:66 嘉毅:我对校园戏剧是很有感情的。59:41 黄磊老师未来有什么大计划?60:42 何炅每年还要留出很多时间给《暗恋桃花源》的巡演。01:04:42 戏剧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01:06:38 赵淼:离戏剧越近,就离生命越近,戏剧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观看这个世界的角度和方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再执着于某一种价值观、某一种标准,而是更加地开放和多元。从这一点上说,能够靠近戏剧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01:10:29 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去追逐想要的东西。我们是不是被世俗的标准所困,而获得不到快乐?01:12:24 乔杉之前也演过一千多场话剧。01:13:27 戏剧到底挣不挣钱?01:20:05 黄磊老师:没有想着破圈,我想的是扩圈。01:23:39 嘉毅:我觉得一个基本的底线是,你要保证你做的事情,永远是你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相关播客】娱乐当道的时代,戏剧人能靠综艺出圈吗?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376607047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07b52dee3ec78161e72abf?s=eyJ1IjoiNWVjY2FlYmYyODM3YjIwODVkMDAzZGZhIn0%3D%0A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phVJjhO4fYRgXFGrfpNCQg当戏剧成为生活的解决方案,人生可以更美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25821540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cc9e86afc14743da17f5a8?s=eyJ1IjoiNWVjY2FlYmYyODM3YjIwODVkMDAzZGZhIn0%3D%0A【补充链接】首届青年戏剧斑马奖的颁奖现场黄磊的分享(视频)https://weibo.com/7059657622/JFr7cxyuH如何看待戏剧综艺《戏剧新生活》第一集?(知乎@魏嘉毅)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9694679/answer/1681909064?s_r=0&utm_campaign=shareopn&utm_content=group5_myAnswer&utm_medium=social&utm_oi=2841383429734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做剧社,是什么样的体验?https://mp.weixin.qq.com/s/_4PMT5t2RSetqxs5PImJ6w【本期歌单】片尾曲:《石头》作词:张雨生作曲:张雨生演唱:黄磊所属专辑:《我想我是海》【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9/17/20211 hour, 30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那些在生命中塑造过我们的老师:家庭、学校、社会、自我

所见所闻都是老师,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自己是自己的代表作。教育,绝不仅仅只发生在学校,家庭里的日常、情感关系、社会的毒打、工作的锻炼,以及自我的成长,皆是教育发生的空间。所以我们的老师也不限于学校里名义上的老师,还包括我们的家长、社会和工作中接触到的人,情感关系中的对象,以及我们自己。这是一期即兴的促膝长谈,教师节之际,小树和Ace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四个维度,分享了彼此成长经验中那些影响各自成长轨迹的老师,从而探讨了我们的教育中所存在的美好与缺失,以及理想的老师与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时间轴】03:17家长是我们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我们最早的启蒙。17:36步入学校之后印象深刻的老师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时期)。好老师给人的影响特别大。01:08:06 Ace进入社会开始摸爬滚打。社会也是很好的老师,“教做人”!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踩过的坑都不白踩。01:10:22小树补充研究生时期的故事。01:17:15 Ace补充进入社会的经历和感悟。01:18:52小树研究生毕业之后就来了后浪,也遇到了亦师亦友的贵人。01:31:27为什么说我们自己也是自己的老师?【staff】主播丨小树、Ace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本期歌单】片尾曲:《童年情景》作曲:舒曼【往期相关】vol.301那些在生命中塑造过我们的书某大山: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jp/12154265/408605748某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82bc001be9c087ce1d134d?s=eyJ1IjoiNWVjY2FlYmYyODM3YjIwODVkMDAzZGZhIn0%3D%0A【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9/10/20211 hour, 47 minutes, 3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表演不是玄学,所有的动作都有物理与心理支撑

嘉宾丨陈旭主播丨小树(豆瓣@树儿)剪辑丨陈旭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近些年我有一个观察,好像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都开始对身体感兴趣,关心身体的感受,也关心身体的表现力。观众也越来越喜欢去看与身体有关的演出,甚至自己也跃跃欲试。因为那些训练有素的身体的确非常有质感,非常有表现力,身体和动作是演员表达的重要工具,甚至可以说,了解身体,是了解表演也了解自己的开始。为了更好地探索身体,我们邀请到了毕业于欧洲形体戏剧学院的陈旭老师,计划在这个中秋小长假做一个为期三天的形体戏剧工作坊,探索如何用形体、空间和道具讲故事?而在本期节目,我们想先听陈旭老师讲讲,他在法国的学习经历,并向我们传授传授他的所学所悟。私下里和陈旭老师交流的过程,让我清晰地意识到一件事,表演不是玄学,所有的动作背后都有物理和心理支撑。与我们常说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或方法派所主张的由内而外地“体验—体现”不同,在陈旭老师的课堂上,表演是一个又一个与空间和道具有关的动作,演员试图借助这些外部动作来准确地传递信息和情感,从而激发观众的想象与共鸣。这些动作有其心理依据,同时也有其物理上的合理性,所以演员可以从外部动作入手来激发内心体验,比如动作在时间范畴里的节奏、停止,动作在空间范畴里所呈现的几何的点与面(特别是站在观众的视点所看到的),动作自身的重量感。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动作都是以观众的视点为本位来创造的,所以重要的是让观众看到,理解,领会,而不仅仅是演员从自身出发。以如何表现五感五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为例:如果想要表现味觉,不能仅仅依赖于舌头,因为舌头是藏在嘴巴里的,反而可以借助胸部的前凑或后缩来表现对口味的好恶;再比如表现听觉,不能仅仅依赖于耳朵,因为对于剧场里的观众来说,耳朵是个很小的存在,但如果是让脸颊垂直于观众的视线,观众反而更容易领会听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舞台动作虽源于生活动作,但为了让观众看清楚,看明白,终究是不同于生活动作的,而是站在观众视角对生活动作的分解和调整。以拿杯子为例,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一伸手就拿到了杯子,一秒之内就把杯子递到了嘴边。但在舞台上,这个动作可以被分解成伸手去碰杯子,碰到杯子,拿起杯子,递向嘴边,喝水等多个步骤,而整个过程如果想做清楚,就需要每个步骤都清晰准确,且步骤与步骤之间有其停顿与节奏,同时整个大的动作又需考虑在空间中与观众的视线所形成的面。也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陈旭老师这里,每个动作背后的物理性,而这些物理性背后又有着以观众为本位的心理依据:一方面是动作背后的力学原理,以及做出动作所牵动的具体关节;另一方面,是站在观众的视角,这些动作在空间中所呈现的几何平面,以及在观众主观时间中动作的节奏与停顿。如此看来,关于动作的学习便愈加有章可循,表演本身也不再那么神秘、玄奥。有意思的是,当谈到学习形体戏剧之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时,陈旭老师提到,可能因为对动作的步骤和力学原理有了掌握,所以生活中学游泳、滑雪等其他技术性的动作也可以很快入手。由此,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观察生活的方式,从动作入手,这也恰恰是演员观察生活的方式之一。本期会聊到的内容有:为什么会选择形体戏剧?为什么选择艾拉•雅克谢维奇和她创立的欧洲形体戏剧学院?如何考入这所学校?欧洲形体戏剧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来说,一说形体戏剧,就容易想到雅克•勒考克和他的国际戏剧学校。这两所学校教的东西有什么区别?从该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有资格申请法国国家三级艺术执照(三级为最高级)和欧洲五级艺术执照(五级为最高级)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Théâtral证书。这是个什么样的认证?上课之前,有哪些工作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学校里主要学哪些课程?(包括默剧舞蹈、戏剧、导演思维、空间、道具等)所有运动都受相同的规律支配:节奏、重量和空间。这句话怎么理解?艾拉提出不要同一时间做两个事情,在校训里面提到活动,停止,反应。这句话怎么理解?对身体和动作的关注,对您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或者您对身体、动作的关系有哪些变化?【本期歌单】插曲can`t smile without youil y a -fréro delavegama douce -barcellabody sounds-priscilla ahndarlin-josh ritter花树下amarantine-enyadominique-the singing nun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iron&winenever on sunday-the chordettesjardin zen-joyce jonathanstand by me-sealla complainte du phoque en alaska-beau dommagesi tu veux-jean-louis aubert片尾曲si tu veux【相关课程】如何用形体、空间和道具讲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x64G8upwryLvL7sG5pe0sw 【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8/31/202145 minutes, 5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放松、亲密、浪漫,引起极度舒适的侯麦式精神假期

嘉宾丨李嘉龙、王小欢主播丨小树(豆瓣@树儿)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文案丨小树(豆瓣@树儿)提到侯麦,很多影迷可能会想到舒适的穿搭与配色,音乐、爱情、阅读、建筑,以及恋爱中那些可爱的人。有网友说,侯麦的作品就适合在一个慵懒的午后观看,永远有度假的感觉。侯麦甚至成了一种形容词,那么作为形容词的侯麦其迷人之处到底是什么呢?刚刚过去的周日午后,主播小树去鼓楼西剧场观看了由嘉龙和小欢主演的《降E大调三重奏》,剧本正是候麦先生唯一的舞台剧剧本。在一场充满了亲密与趣味的浪漫演出之后,小树和卸掉戏服的嘉龙、小欢夫妇一起,在刚刚演出的舞台上,坐在主角保罗的家里,坐在空荡而安静的剧场里,一起聊起了侯麦,也聊起了爱情,爱情中的人儿,及其亲密与浪漫。我们从热天午后的周末场有何特别之处演出聊起,接着聊到了:为什么侯麦作品里的那些男女都那么可爱动人?传说中的侯麦女孩除了穿搭好看真正迷人的地方在哪里?这部戏的服装和空间对演员的表演有哪些帮助?如何演出日常恋爱中的真实与舒适?面对和自己性格相反的角色,两位演员如何迎接挑战?现实生活中社交恐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演出爱情中的亲密感?为了这种亲密感他们做了哪些功课?演员一起坐下来听音乐是一种什么体验?在舞台上演过情侣之后,对私下的夫妻生活有哪些影响?这场谈话是在大家都非常放松的慵懒午后进行的,大家的状态都很放松,我们也希望这场谈话能引起您的极度舒适,对亲密和浪漫有所动容,不管此刻是单身还是身边有伴侣,都能好好感受并珍惜这侯麦式精神假期,珍惜生命中若有所爱的美好。小欢说,侯麦总是带给他的角色好运,愿这期节目也能给您带来好运,带来好的心情。【本期福利】我们会在3个平台抽取3位幸运听众,请您去北京鼓楼西剧场看《降E大调三重奏》。(8月6日周五晚场,开奖时间为8月5日下午14点)一、在喜马拉雅FM本期节目下方留言(抽1人)二、在小宇宙APP本期节目下方留言(抽1人)三、转发后浪剧场本期内容的相关微博(抽1人)【本期歌单】Sonata K282 AdagioTrio in E flat major K498, 'Kegelstatt':I Andante【互动方式】公众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欢迎大家来和我们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在公众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交流社群,即可找到入口哦~~
8/3/20211 hour, 13 minutes, 1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导演的性别,在电影中如何体现?

嘉宾丨魏时煜嘉宾丨卫禹兰主播丨谦(微博@藤井谦Roman)剪辑丨大卫封面丨咩咩运营丨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运营丨大福(豆瓣@桃礼丝)文案丨林赞(豆瓣@林赞) 为什么女性导演会被多国电影史遗忘,但在在法国却被记录下来?除了因为法国一直都有比较重要的女导演存在以外,不少影评人并不介意去正面地评价女导演的作品。说到其他地方女导演总被遗忘,很多人会提出会不会是因为女导演的作品不卖座、不够多所以才被遗忘呢?事实不是如此。魏时煜与卫禹兰两位老师举例,美国电影之母路易斯·韦伯和电影之父格里菲斯同时代,拍片量大,而且每一部片子都引起很多讨论,她是1910-20年代好莱坞薪酬最高的导演,也照样被遗忘。真正的性别意识是讲平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现实中,很多人的性别意识是不清晰的,他们很少觉得有必要去检查、审视,自己的各种表述中,有没有歧视另外一个性别的内容。我的这个印象来自于看到的大量的网络上的讨论。如果我们认为人应该生来平等,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要反省自己是否对于其他种族、文化有歧视,而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最大的歧视,因为它关乎世界上一半的人。而在电影创作中,性别意识与关系既是绕不开的主题,又是获得观众认同的基础,每一部作品中都带有创作者的性别意识。怎么能让作品中有比较平衡的性别认同?创作者该如何在作品中自省性别意识?接下来的几天,魏时煜与卫禹兰两位老师,将会带领大家从“电影创作与摆脱不了的性别意识”入手,共同以电影为镜,聊聊《电影中的性别意识》。 你将听到: *电影中的性别架构是怎样的?*女性凝视、男性凝视的规范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耽美是女性欲望的表达?*性别平等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6天时间,24个问题,36部电影。这些只需要掏6张电影票的钱就可获得! 本期亮点 01:22女性导演是电影行业不可忽略的一个创作群体04:32女性导演的研究在近十年有了很大的突破06:00赵婷的出现和以往的女导演有何不同12:48女性电影节的出现,本身是件很悲哀的事情17:20男女冲突消解之后,应该怎么塑造角色? 本期片单 《金门银光梦》(2013)《古巴花旦》(2018)《无依之地》(2020)《饥饿游戏》(2012)《吐槽大会第五季》(2021)《乘风破浪的姐姐2》(2021)《听见她说》(2020)《女儿楼》(1985)《蚀》(1962)《夜》(1961) 本期歌单《金门银光梦》【听友群】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 1、 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 2、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右侧菜单栏“联系我们”点击“交流社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 3、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后台回复“群”“社群”“交流群”“后浪剧场听友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4、添加【后浪剧场】小浪浪vx(langpostwave),备注来源的播客平台,会邀请您入群。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订阅收听【后浪剧场】,也可通过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蜻蜓FM等收听。 【互动方式】 公粽号:后浪剧场微博:@后浪剧场
3/23/202131 minutes, 4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女性书单:暗恋、激情、孕育、时尚、文艺【女神节特别企划】

【嘉宾】叶子(后浪综合编辑部图书编辑)孙歌(后浪漫图书编辑)穿山(后浪电影学院图书编辑)【主播】小树(豆瓣@树儿)大福(豆瓣@桃礼丝)【剪辑】大卫【封面】咩咩【运营】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大福【文案】大福本期的后浪剧场可以叫做“女性之声“,我们邀请了后浪的几位性格各异的女性编辑,以自己的方式来与大家分享一份女性书单,来探讨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的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议题。我们会讨论到青春期的迷茫、羞涩、暧昧,也会讨论减肥和身材管理,还有女性婚后的分娩、孕育,还包括女性在家庭角色中如何找回自己,这些议题同样也是当代女性在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经历,相信听众朋友们一定会有所感悟,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在节目里涉及了几位较为先锋的女性,分享她们与众不同的人生选择,譬如不结婚但拥有众多情人(误)。本期提到的书单我们会列在下方的shownotes当中,这期节目我们也有抽奖活动~~~希望大家与我们多多互动。【参与抽奖方式】我们准备了五本书,分别是《生命的奇迹》、《海边的露露》、《比影更轻》、《黄柳霜: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绿眼睛:杜拉斯与电影》3大平台,共抽6个朋友随机送其中1件,让你感受盲盒的快乐!一、在喜马拉雅FM本期节目下方留言(抽2人)二、在小宇宙APP本期节目下方留言(抽2人)三、转发后浪剧场本期内容的相关微博(抽2人)本期看点09:10 《生命的奇迹》是一本与“怀孕”有关的书,但也同样适合丁克女性10:13 危地马拉的“男性产房“里,孕妇坐在男性膝盖上进行生育15:35 一个婴儿出生前就可以通过声音感知母亲的面孔22:45 巴斯蒂安的图像小说有一种王家卫的叙事感30:11 《海边的露露》揭示了中年女性在家庭中被忽略的现状41:10 杨天真开始做大码女装,代表着部分人开始与自己的身材和解45:48 黄柳霜是时尚界的“缪斯“47:48 为什么小树在豆瓣书评中,形容黄柳霜是一个具有“直面困境的超能力的女性”?65:36 颠沛流离的童年、开除dang籍、强烈的社会关怀……杜拉斯是一位生命力旺盛的“磅礴“的女性67:53 杜拉斯推崇实验影象,不希望做“公知“70:46 对于杜拉斯来说,“电影的成功是写作上的溃败”本期书单《你想过怎样的一生?:从0 到100 岁,该学会的人生大事,都在这些生活的小事里了》《生命的奇迹》《波丽娜》《氯的滋味》《海边的露露》《比影更轻》《黄柳霜:从洗衣工女儿到好莱坞传奇》《镜花水月:西方时尚里的中国风》《绿眼睛:杜拉斯与电影》往期女性播客节目1.    黄宗英:大时代里职场与爱情的女性成长图鉴http://xima.tv/WREspP?_sonic=02.    张爱玲百年诞辰丨宅女、囧女、时装狂、口红控、影迷、编剧——一个鲜活的张爱玲http://xima.tv/AmEnR3?_sonic=03.    为什么天海祐希是日本女性最想成为的人?http://xima.tv/6TqRPU?_sonic=04.    为什么大家都喊天海祐希女王大人?http://xima.tv/Vtxa82?_sonic=0本期歌单插曲:I Wish歌手:Babyshambles所属专辑:The blinding EP片尾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歌手:Edith Piaf所属专辑:The Voice of the Sparrow: The VeryBest of Edith Piaf【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1、 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2、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右侧菜单栏“联系我们”点击“交流社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3、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后台回复“群”“社群”“交流群”“后浪剧场听友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4、添加后浪剧场小浪浪vx(langpostwave),备注来源的播客平台,会邀请您入群。【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订阅收听《后浪剧场》,也可通过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蜻蜓FM等收听。【互动方式】微博:@后浪剧场微信公众号:后浪剧场
3/5/20211 hour, 18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里斯本的日与夜:文艺作品是最好的旅行向导

【嘉宾】藤井谦(微博@藤井谦Roman)【主播】小树(豆瓣@树儿)大福(豆瓣@桃礼丝)【剪辑】大卫【封面】咩咩【运营】Ace(微博@逍遥醉梦仙THEATRE)大福【文案】大福你有多久没出去走走了?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很多人的出行计划,心愿已久的旅行只能无限后延……后浪剧场在春节假期来临之际,我们的【声音旅行】栏目再度回归,这次依旧会贡献出自己最难忘的旅行记忆和大家分享。从葡萄牙到日本,再从日本到尼泊尔……希望通过声音,带大家眺望遥远而辽阔的世界。同时也期待着你加入我们的讨论:说说最难忘的旅行经历,聊聊最美好的打卡地点。春天来了,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新年新气象,希望一切顺遂,平安喜乐,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向着远方奔跑吧!【声音旅行】的第一期节目由嘉宾藤井谦老师分享他在葡萄牙里斯本的一场旅行。他的这次旅行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因为一部电影,爱上一座城:因为《里斯本的故事》,他特别前往里斯本,听着fado漫步在大街小巷,在4月25日大桥上停驻。从他的讲述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名人是最好的文化名片,追随着他们的脚步,可以让自己的旅行轨迹变得特别而难忘。本期看点:1.     为什么会选择里斯本2.     去里斯本之前的初印象3.     去里斯本的第一感受4.     里斯本的玩法5.     不在旅游手册上的心水之地6.     难忘里斯本的美食7.     电影内外的里斯本8.     特色纪念品9.     里斯本的特色建筑10.  偶遇里斯本有趣的人11.  给自己一个必去和重回里斯本的理由旅行照片分享:4月25日大桥Fado博物馆地中海景发现者纪念碑里斯本电车大街小巷(1)大街小巷(2)大街小巷(3) 大街小巷(4)大街小巷(5)本期片单《在白色的城市里》(1983)《里斯本的故事》(1994)《花渡》(2007)《去里斯本的夜车》(2013)本期歌单:片尾曲:Alfama歌手:圣母合唱团所属专辑:Aind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Soundtrack From Lisbon Story【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1、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2、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右侧菜单栏“联系我们”点击“交流社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3、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后台回复“群”“社群”“交流群”“后浪剧场听友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4、添加后浪剧场小浪浪vx(langpostwave),备注来源的播客平台,会邀请您入群。
1/27/20211 hour, 4 minutes, 3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吕星辰:还原《日光之下》残酷青春,要让人物住进心里

【嘉宾】吕星辰【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运营】ACE【文案】小树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演员吕星辰,她是最近上映的电影《日光之下》的女主角和制片人。星辰是90后女演员中非常沉稳踏实的,她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就被章明导演选中,出演了《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女主,获得了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等一系列的奖项和荣誉,自此开启演员之路。如今十年过去,她已经成长为一名塑造角色能力很强的女演员,甚至在业内收获了“什么都能演”的口碑。节目中,她与我们分享了关于表演的理解,以及演出《日光之下》的幕后故事。本期歌单片尾曲《美的共性》(《日光之下》原声音乐)作曲:丁可厂牌:Plaza Mayor【听友群】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一起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入群方式:1、保存下图,用微信扫码即可加入群聊。2、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右侧菜单栏“联系我们”点击“交流社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3、在后浪剧场公众号后台回复“群”“社群”“交流群”“后浪剧场听友群”,即可获得群二维码,扫码即可加入群聊。4、添加后浪剧场小浪浪vx(langpostwave),备注来源的播客平台,会邀请您入群。
12/3/202025 minutes, 4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每一次来后浪剧场,都像身处乌托邦

【特别嘉宾】李浩【嘉宾】巫丽珊(后浪剧场学员)【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运营】ACE【文案】小树常听我们节目的朋友都知道,后浪剧场除了做书做播客,还开表演课。每次表演课结束时,当目送已经将离别的时间延宕了一小时又一小时的同学们的背影中所泄露的那份深深的眷恋时,我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或许后浪剧场所营造出的这个心理空间,以及课堂内外每一秒的时间,每一寸的空气,都悄然变得珍贵,稀缺,甚至富有神性。这份珍贵,来自老师对一次虽然只有三五天却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的工作坊的深深重视,来自五湖四海赶来的同学们的求知若渴与虔诚用心,也来自我们工作人员对于创造一次次一期一会的孜孜以求。从去年开始,我不断地听到大家对这里的感受,有人说像家,有人说像乌托邦,有人说这里纯粹而诚挚,还有同学说这里给了她归属感和安全感。咱们本期节目的嘉宾,一位连续参加了李浩老师和李晔老师工作坊的同学丽珊,甚至在李晔老师工作坊的第三天告诉我,前两天上课时本来特别充实,特别忘我,特别快乐,第二天夜里突然醒来,意识到课程马上就结束了,突然悲从中来。一个小小的空间,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丽珊的故事,或许会让你让你有共鸣。本期歌单电影Jane Eyre原声(1999)作曲:John Williams课程预告:分析、体悟与体现——李浩表演工作坊第10期时间:2020年10月2日--10月6日(共5天)09:30-12:30,14:00-17:00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31号尚8设计园17号楼--3层报名:18801468255(手机&微信)(工作日8:30-17:30)
9/4/202034 minutes, 4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好好梳理一下台湾民歌的发展脉络

【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上传】ACE【文案】小树 自从出版《民歌40》以来,不少读者留言,说希望有人好好梳理一下民歌发展的脉络。 听到了呼声,我们就开始做功课,然后有了本期节目。 本期节目根据小树的梳理文章录制而成,原始文案可关注后浪剧场公众号近期的推送。
6/16/20201 hour, 26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进击的演员:从中戏到人艺

【嘉宾】周帅(微博@演员周帅)【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上传】ACE【文案】小树 【后浪剧场】的工作人员经常收到很多青年甚至青少年的来信,说:我想当演员,怎么才能当上演员? 本期嘉宾周帅的故事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周帅也是小时候就因为观看《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和《戏说乾隆》而种下了演员梦,而且他还付诸了行动,从中学开始,一直为此而准备。后来非但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而且毕业后还考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演员。 本期节目会聊到: 怎么考进中戏?在北京人艺和偶像一起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当年的超女快男对他有哪些影响?演《清平乐》《深夜食堂》《新鹿鼎记》(未播出)有哪些幕后故事?作为一名演员,他都有哪些日常的自我修养?(特别多!) 本期歌单:思ひで作曲:爱尔兰民谣作词、演唱 : 铃木常吉 嘉宾代表作: 【电视剧】2020年《清平乐》《新鹿鼎记》 2019年《可爱的中国》《动物管理局》《青春斗》 2017年《春风十里不如你》 2016年《深夜食堂》《追婚记》 2015年《三个奶爸》 【电影】2017年《心理罪》《空天猎》 2012年《心·方向》 【话剧】2019年《窝头会馆》 2018年《牌坊》
6/11/202056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世界读书日丨纸质书真的会消失吗?

【嘉宾】穿山、宝库【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上传】ACE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本期节目硬核指数五星,越到后面干货越多。疫情期间,你是怎么读书的?电子书?纸质书?有声书?讲书的音频或视频?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我们又该怎么选择?都2020年代了,书的概念一直在变,阅读形式也越来越丰富,纸质书真的会消亡吗?又有哪些不可取代之处?本期节目,邀请后浪电影学院的编辑穿山和宝库,从读者与编辑的角度,用具体的图书案例,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去年世界读书日我们也录了专题节目,向大家介绍一些选书时可以考虑的点,比如作者的背景,译者的水平、编辑的贡献,以及排版设计、装帧印刷上的行业秘密。一起配服,疗效更佳。本期书单Mondo公司,《Mondo电影海报艺术典藏》安德烈娅·阿尔文,《捕梦艺术:约翰·阿尔文的手绘电影海报》想田和弘,《这世上的偶然》盐田明彦,《映画术:如此导戏何以抓住人心》王小鲁,《电影意志》本期片单《选举》《真幌站前番外地》《大川端侦探社》《凪的新生活》《七武士》《蒲公英》《猎魔人》《冰与火之歌》本期歌单片首曲:Love Between Friends插曲:A Whole New World片尾曲:I Can't Stop Loving You#世界读书日# 我们也做活动啦!!!淘宝搜索店铺【后浪电影学院官方店】就可以找到我们啦~
4/22/20201 hour, 31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谁能成为演员?冯远征&史航对谈

【嘉宾】冯远征、史航【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上传】ACE冯远征老师常常提及德国教授路特·梅尔辛对他表演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常常回忆起在德国美好的青春岁月。2014年,后浪经由王竞老师引荐,认识了冯远征老师。五年后,他首部关于表演的专著出版。今年是2019年,距离1989年冯远征老师去德国,刚好是三十年。这本冯远征老师自称为关于表演的“小册子”的书,到底讲了什么?新书首发会上,冯远征老师和史航老师就这本书,就表演、演员聊了聊。史航:我以前跟冯老师聊过,是关于他写的那篇《我穿墙而过》,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你对礼物的概念是什么?冯老师说,他是金牛座,不送礼物(其实冯远征老师是天蝎座,说自己是金牛座是和史航老师开玩笑)。我今天听说新书出版了特别意外,不是说不送礼物吗,今天送了这一堂表演课。我觉得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遗憾,才会拿出来送,冯远征老师先聊聊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冯远征:近几年,微博老有人私信我说,冯老师您开课吗,我们想学习表演。这个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我也看过很多表演的书,长篇大论的,不要说你们,我都看不懂。所以,我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让想学表演的人都能看懂。我曾经在一个大学上课,有300多人学表演,我问,哪位同学看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现场有两位举手,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学生说我看过一些但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师说,我看完了但好多没看明白。斯坦尼的书是在70年前写的,现在可能有一点点落伍,我们不是批判他,而是现在对表演的解释跟以前会不太一样。另外,大家看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太长了,对一个简单的训练,就可能需要用半本书去解释,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地方他用了二十页纸去说,太绕了。 史航:确实,斯坦尼六本书,我每本都是翻开一部分。《喜剧之王》里周星驰就在读《演员自我修养》,但我问过一些香港演员,其实他们看的是《演技六讲》,就因为薄。我当时在中戏的时候,爱看张仁里的《启程》,它讲怎么举例子,怎么演,像名言金句,不是文章,但要怎么实践,实际上,我是懵的。看《冯远征的表演课》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刺激是,开篇就讲,到底是表演,还是演表?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最近大家都在关注演员和表演,上了岁数的就管叫老戏骨,一个老先生去世就叫一个时代落幕,其实好多人演一辈子没开窍你不能叫老戏骨,你可以叫老戏肉。我参加过一些演技类节目,大家都在说,看这段起鸡皮疙瘩了,我发现大家对表演的理解太贫乏,词汇的贫乏是因为感受的贫乏,包括说什么演技炸裂,炸裂可能是错误的,不让你炸裂你瞎炸裂,是破坏舞台的。所以,冯老师开篇就是从表演和演表说,所以我想请冯老师说说,现今大家对表演的误区,这些误区是普通人总结不出但能感受到的。冯远征:史航老师演过戏,也参加过表演的综艺,很有发言权,见解很独到,讲话也有趣。这本书很薄,我当时就是想做得薄一些,所谓表演的东西并不多,大家可能觉得没写多少,怎么就没了,然后就是一些经历和表演笔记。其实这才是表演。表演不是我学了理论技术就去演。史航老师提到老戏骨,为什么老演员演戏好?其实他演技就这样了,真正闪光的东西是他的经历、阅历,这些导致了他如何理解人物,所以我讲了很多经历。史航:经历会打开你的大脑,我夸一个有意思的人是本词典未必是好,因为这是固化的,我宁愿说你是搜索引擎,任何一个问号扔给你,你都能发现很多联想。经历能改造呈现。另外,我特别想聊聊大家对表演的误区。冯远征:比方说,表演是什么?表演就是技术,所以叫演技。演技就是我们的基本功,声台形表。我们先说戏剧演员,因为学表演都是从戏剧开始的,你没有前三项,不可能拥有表演。现在很多学生出去拍电影,导演说不要学台词了,要生活化。但是我们生活中是不用想重音的,我们能说得非常准确。很多演员,一开始就先划重点,先找重音,误区在哪?我们的老师永远只在教表演,没让他们发掘表演,我认为这是个误区。一开始对自身的认识就没有。我敢说,在座的每一位,你们身上的表演潜质跟我是一样的。只要经过训练,你们都能成为好演员。我举个例子,十个婴,每个都具备全世界所有职业的可能性。每个婴儿好好培养都能成为总统,不好好培养都能成为乞丐。我们如果把身上的潜质当作是金子,老师就是发现金子的矿工。我们过去的误区在于,误认为表演很神奇。《冯远征的表演课》这本小册子,我刚拿到手里时觉得,哎呀,我写得简单了,我纠结了好几天,仔细一想,不,这就是我想要的,技术就是这么简单。但如何熟练?我现在考察考生,一张嘴我就觉得他没有练功,你技术越纯熟,一张嘴我就知道你是有功夫的。我们的误区在于光顾着报道一个人的好,没有发现他的问题。另外,就是把表演神秘化,这是最可怕的。现在有很多表演的综艺节目,很多人问我,你觉得节目怎么样,我说这就是真人秀。我们剧院何平老师说得好,如果两三天就能成为好演员,那还要去北电中戏学习四年干什么?他就是一个秀,在短时间让观众知道,演员是怎么呈现角色的,怎么准备的。至于能不能成为好演员,不能看这个片段,要看真正的作品。还有,你发现所有真人秀演员在演戏的时候,都是以某种目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一般是哭,没有一个小片段不哭。为什么没有笑呢?因为笑比哭难演,喜剧是最难演的。为什么不让观众笑中带泪,泪中带笑?这就是误区。要准备一个角色,不是我跟他探讨探讨就解决了。我举一个例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冯远征恶名远扬的戏,是很多人童年的恶梦。2002年,中国第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这个角色没法去生活中找,那怎么塑造?怎么去寻找你心里的人物种子?我就打了妇女热线,对方马上就警觉了,觉得我是一个暴力实施者,就跟我举例子讲道理,他给我举了很多残酷的例子。经过调研,我坚信了安嘉和这个人的矛盾性,他在外是个好人,在家是个暴力者,但他不是坏人。如果当作坏人人物就不成立了,他是个心理扭曲的人,他每挥动一次胳膊,都表达了爱,他不爱不会打。如果我们不去做这些调研,就无法塑造人物。史航:冯老师一讲我想起来,我有幸和冯老师同框过。凡是家庭暴力就贴他照片,凡是街头算命行骗就贴我照片。我看安嘉和,就叫打在你身,痛在我心。他打完之后才是表演的真谛,这种拉锯感是很重要的,不是一个锤击感。表演类综艺节目,我都在看,也参与过几个。我一个很深的印象,你要让现场观众投票,那就得3分演,7分说。比如谢幕的时候说xx特别不容易,发着高烧来演戏。我去一个表演节目,一个年轻演员演的片段我不喜欢,我就说这是一个不太成熟的作品,但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春晚作品。因为春晚作品它的过程是断裂的、模仿的、拼贴的、凑上去的。史航:《冯远征的表演课》里讲到一个问题,也是我特别想探讨的,很多演员用技术来演一个角色,会几个月走不出,比如你演安嘉和,会走不出来吗?冯远征:如果我走不出来,那我回去应该先把我老婆打一顿。我回到我的生活了,为什么走不出来?有人给我说过,冯老师,我走不出来。我真不信。如果你是演一个皇帝走不出来,你应该回横店啊。你如果真的走不出来,你还跟家人在一起干嘛呢,怎么会还能自如地和我谈论?我不认为演员走不出来。表演初期可能会,但也不是走不出人物,是走不出自我。比如说,导演去拍一个年轻演员,他哭不出来,给他分析了半天,小孩哭不出来怎么办?导演问,你跟你家里谁最亲?小孩说,我姥姥。你姥姥呢?我姥姥得癌症了。后来呢?xxx说词儿!哭完之后,小孩两小时缓不过来,缓什么呢,缓他姥姥呗,他不是缓这个人物。这是针对初级的、刚入门的小孩,叫生理刺激或心理刺激,利用了他的真实情感。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你拥有了演技,拥有了哭的技术。你就是通过剧本、人物台词、对手戏,寻找到那个情感。这个时候的哭已经不是真实情感的哭,而是你赋予人物,从人物身上得来的情感。所以哭完之后,导演喊停,你马上就能停,而且你还可以再来一遍。好的演员,我写了三个阶段,第一个俗,是真实情感,第二个雅,是技术,第三个是技术加真实情感。史航:所以您说,演技是演员的技术,从技术就想到工具。我要是拿拳头砸墙,砸一下就痛了,我拿锤子,只要不累,我砸一个钟头没事儿。所以演员要学会用工具砸墙,而不是让他赤手空拳,那样可不俩小时缓不过来吗。如果只是剥削他的生理刺激,那是难以为继的。冯远征:有的演员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因为他实在找不到感觉,有的演员不会喝酒,他找不到喝醉的感觉,那把戏放在最后,让他喝完演。这个就是真的生理感受,但很冒险。史航:我想起来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夏雨演的马小军,一看有人来了,就赶紧下楼,要演出特别踉跄的那两下,姜文就在楼梯那抹了点油。如果让夏雨演这种踉跄,演不出来。还有张震,14岁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他演的是一个很内向的,宁为玉碎的年轻人,非常压抑。张震的爸爸张国柱,就演小四的父亲,后来他说过,“杨德昌就是在那把我儿子的笑容偷走了”。直到成为演员,张震才慢慢恢复。这两个例子说明,他们都是很不错的演员,算是承受下来了这种刺激,也有演员没有承受住。我知道人艺新招了一个学员班,我很想知道人艺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可不可以举个例子,你们遇到哪个学生没要,哪个学生要了。冯远征:我们六十八年来第一次招了一个成年班,从22-45岁演员训练班。我们未来缺人。人艺新建了剧场,一个容纳350人,一个容纳700人,如果加上现在的剧场,就是四个剧场同时开,每天会有80个演员在后台,所以现在100个演员就不够,大概要150个演员才能满足。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从应届毕业生马上招到那么多人,演员怎么也得经过十年时间才能成熟起来。人艺招的标准,就是艺术院校毕业,表演出身。很多人来面试,基本都有过实践,30、40岁居多,有的演员一张嘴就不行,有的是真好,但不适合人艺,他的表演习惯已经形成,比如有些演员断句很像上海的话剧演出,举个例子,史航老师,您/今天/来这儿/是坐/汽车/还是/地铁?人艺不这么说台词,我试着让他变化,他变不了,这种再好我们也不敢要。我们是要招适合人艺的演员。这次招生,最大的是42岁,最小的是24岁。史航:北京人说话,很快,含糊。但是人艺不能真的那样,还得一字一字到位,于是之说过一句话,我要演一个舞台上不常见,生活上常见的人物。这个分寸是很特别的。冯远征:北京人艺演北京戏很擅长,北京戏特别生活化,但几乎每句台词都能听清楚,那就是经过修炼的北京话。我们剧院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演员台词的方式,特别是北京话,吐字归音要说清楚,比如会经常挑尾音。史航:我们最近搞了一个朗读会,有个演员就问我,是一点儿烟味儿,还是一点烟味,我说那就一点儿烟味。冯远征:北京话可能是这么说的,一点儿是儿化音,烟不能说一点儿烟儿,北京话应该是一点烟儿味儿,这是小字眼的,就像我们说门。德胜门,不是德胜门儿,这么说的一定是外地人。屋子里的门一定是门儿,大门是门,小门是门儿。史航:崇文门,德胜门,有个别门允许儿化音,比如西便门儿。冯远征:对,因为它是小门儿。史航:所以,好多人对北京人艺的理解就是儿化音,而且我也一直关注人艺的外国戏,尤其是英若诚的翻译,他是用口语化来消化外语。冯远征:对,我们剧院很幸福的就是有一位伟大的演员,也是伟大的翻译家,英若诚先生。他留了很多好剧本,比如《哗变》,一点不觉得是美国戏,但又是美国戏。每一句话没有一个倒装句,英先生能把美国英语当中俚语的东西,用中国话对应上,翻得很顺。为什么有些剧院演的话剧,演外国戏演员会耸肩膀,人艺的不会,不会让你有违和感。 史航:当年有一个美国大明星鲍勃·霍普,他来中国表演,第一场没人笑,翻译有字幕也听不懂。第二场,他说一句,英若诚说一句,不打磕巴,说完就笑,中文和英文能对得上。冯远征:我们去美国演《茶馆》,八成是美国人,美国人看字幕就笑,他们说英若诚先生翻译得特别好。现在我们排外国戏时,都会做语言上的修正。史航:这本书,我特别关心它具体的例子,以及例子来自什么练习,什么原理。有一个台词练习我印象很深刻,需要你动手,抱着别人的大腿,你说什么话,使什么劲儿,这个练习特别好玩,声音变得有形了。实操上,这个练习对演员有改变吗?冯远征:比如两个人排戏,会先分析,这种永远是理智性的判断,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是身体的感受,演员往往一说要演戏了,就开始正襟危坐了,这就造成了下意识的紧张,会形成台词的目的性。演员往往过分去注重重音。网上有一个视频,是九个人演《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重音都不一样,最后一个人上来淡淡地说了句,“生存还是毁灭”,就非常好。之前九个人都在探讨重音应该放在哪,恰恰真的一上来,效果就很明显了。这种叫对抗。我给北电小孩教课的时候,一些小孩台词太白,让他加情感,他说不知道,后来我找了三个人压着他,让他边反抗边说词,“生存还是毁灭”(声嘶力竭),挣扎完了,累了,再说一遍,”生存还是毁灭“(缓慢),这个感觉就对了。原因是什么?就是用力量让他放松,他开始想,我说什么,这既符合了剧情,又符合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思考。所以,表演就是瞬间,你让观众相信演员在说什么。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控制。为什么?因为我要演的人物是什么人,你要知道,性格你要看到,内心活动你似乎也要看到,但是舞台上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时候,比如光错了,或者道具错了,这个时候演员一定是想怎么办?但你还要表演,这时演员的内心非常复杂,但我不能让你看到,所以演员必须要控制。比如拍电影,我对着镜头,摄影师说你别歪,歪了不好看。灯光师说,你别往那歪啊,光不行。要走移动轨了,摄影师说你要走哪哪才好看,然后还要和别人演戏。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上半身在演戏,下半身不定是什么状态。所以我认为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控制。史航:所以演戏不要挤满空间,要留腾挪闪砖的余地。刚才说哈姆雷特特别有意思,姜文的每部戏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想到一件事,哈姆雷特在说“生存还是毁灭”时,他心里在想什么?很多人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启蒙思想,有的是复仇,结果焦晃(国家一级演员)的角度很刁钻,他对女朋友奥菲莉亚是什么态度?王八蛋态度。我要替父报仇,杀我叔叔,干不过我要装疯,我要对女生恶声恶气,因为她爱我,不会还手,我才能完成我的复仇大业,我在利用我的爱人。焦晃老师说,哈姆雷特是想假装自己没下决心,还在犹豫,还在抉择,其实我早下定决心了,下定决心做坏事,但假装自己不知道该做好事还是坏事,他在掩饰内心的歉疚。冯远征:说到这里,我特别反对一个事儿,就是刚看剧本就写一个人物小传。这都是臆想的,我喜欢演完人物我再想,因为在家里读剧本,我不知道其他演员会怎么想,结果大家坐到一起对词的时候,才发现,哦,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说明他还没有读懂,就把自己固化了。角色人物是在不断排练中才能慢慢在演员身体里生根发芽的。你可以对人物不断想象,但绝不能固化ta的经历。我今年导的《杜甫》,就说不要写人物小传,先读剧本,大家读了一个礼拜没读懂,因为剧本一半以上是文言文,比如读蹭蹬,没读对,我们读了12天,读到第10天,演员全部读懂每一句文言文说的是什么,读到第12天,我就说,如果蹭蹬读不好,就改成多舛或者坎坷吧,所以人张嘴都是蹭蹬,这个词已经化到身上了,这时再排戏就非常顺了,所以读剧本非常重要。就像您说的,为什么我们那样理解哈姆雷特,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剧本太伟大了,这句话说得太深厚了,我们其实每天都在想活还是不活,吃不吃饭,起不起床,没那么复杂。何况一个十八岁的哈姆雷特,能深刻到那个地方吗。我们去演就赋予了人物很多成熟的东西,错了,大家都以为表演是一个由简到繁,我要去丰富人物。我们的表演教学也经常是这样,上台前老师说要松弛不紧张,结果学生上不去了。因为我们都在穿衣服,斯坦尼在教我们穿衣服,松弛练习、模仿动物练习、无实物练习、想象力练习等等。我们缺少的是下意识。伟大的表演全是下意识,当然是经过设计的下意识。格洛托夫斯基伟大在哪?他是让你脱衣服,光溜溜的,如果要你穿上秋衣秋裤,毛衣毛裤,你还动得了吗?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模仿动物练习,我们哪一位表演大师演过动物?中国人有几个人演过动物就是《西游记》,还是拟人化的。所以我跟老师说,不要告诉学生我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要说这句话,这是误导,如果有一天你说我要塑造有血有肉的狗,演得好我佩服你。我经常听到学生说,我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废话。史航:就是你把自己虚化掉了。有句话是,旅行就是卖了自己的房子,去看别人的地,我不存在,那下台后怎么办,还有没有这个人了。所以表演课不光是学表演,也包括阅读与欣赏。Q:上次见冯老师是在人艺的考场,我考试的时候演祥林嫂,我没有借助自身的情绪记忆,用的是此时此刻的所有理解和经历,演的时候泣不成声。老师说结束后,我哭得更厉害,老师就给我说,要学会控制。这也是我现阶段的困扰,我是按人物来理解的,但很多时候刹不住车,是我太感性还是控制力不够?A:投入演绎人物的方法是什么?比如怎样研究台词,怎么研究独白。很多考生研究独白时都没有通读剧本,比如《阮玲玉》,有一个学生读《阮玲玉》,我说“你怎么这么读呢?”他说“老师就这么教。”“那你看过阮玲玉吗?”“没看过。”我就让他看去吧,看完后说,“不是老师教的那样啊。”他都没明白。后来我发现全中国老师都是这样教《阮玲玉》的。一个决定要死的人,还在台上哭得乱七八糟,决定死的人不会这样哭,决定跳楼的人上去就直接往下跳,所以我们经常演错误的人物。还有《复活》,我发现全中国的老师都在教错误的理解,一问,发现很多老师都没有看过《复活》。生活是演员特别好的老师,我特别喜欢看法制剧,那都是真的,分家产、闹离婚,那才是真的表演。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读剧本,不光要读自己的台词,更要读对手的台词。有时候,我的台词变一下,小孩就接不住戏了,因为他没有听你说什么,只是听你说到哪了,我接词,这就是很多演员没有理解剧本。Q:老师好,我们是中戏戏文专业的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想问台词的问题。您说外国戏剧进入中国时需要做很多台词的修正。前段时间,我在人艺看《玩偶之家》时,感觉人艺念台词和我们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您是怎么拿捏话剧语言的表达和人物塑造之间的平衡?之前《浮士德》的话剧台词腔也引发了很多讨论。A:中国绝大部分剧院的演出都是话剧腔演出,只有人艺相对好一些,这跟中国教育有关。我们的表演技术是舶来品,说台词都是美声,发声方法都是后咽腔打开,一打开后,再说中国字就不清楚了。意大利人的发声是跟语言有关系,英语也是,含在后头,像很多配音的电影,我们演员一配音,发音位置就不对,所以画面和声音是违和的。我们的教学都是用西方的教学方法,其实中国的戏曲,是最好的台词训练方法。国外在70年代就注意到了东方美学和神秘主义,我们现在还在学西方。正是因为教学的问题,导致全中国都是话剧腔,正是因为斯坦尼没有教我们脱衣服,都在教我们穿衣服,我们在表演上不会用形体,这也是外国导演对中国演员表演不满的地方,我需要你强大的身体表现能力的时候,你没有。Q:今年有很多戏剧人离我们而去,像班赞,钮心慈老师,这些老师有些跟您是同事,有些是您的老师,他们在您身上留了下什么?对您影响最深的老师是谁?在写这本书时,又影响了什么?A:钮心慈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当年跟我说你不丑,才鼓励了我继续学表演。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是我的德国老师,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人,不止一个。我写这本书,很薄,但把该说的都说了。你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一定会有收获,比如我现在教学,八百标兵奔北坡,这就是最基本的吐字归音,它就是练中国人的嘴皮子,粉凤凰红凤凰没有用,它是嘴皮子松的时候才能说,但中国话一定是嘴皮子紧的时候才说得清。我让很多毕业十年的人说八百标兵奔北坡,不对,喷口没有。八(bā)——百(bǎi)——,你不归回来怎么听得清楚。你就练这一个,练一年,绝对能把中国话说得很清楚,而不是练一百个绕口令。技术是一种,其次,这本书后头有写很多我的经历,这也属于表演,而且占的比重应该更大,像老戏骨为什么演戏好,其实更多是因为他们的经历。Q:您在德国学习格洛托夫斯基方法,有没有哪个练习对您影响特别大?他们那种后现代的戏剧方式是反戏剧的,和现实主义背道而驰,回到中国您又是怎么结合的?A:我在德国受益最大的是身体训练。打开身体,你会发现身体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班一个女孩,一米六四的个儿能背着一米八的男孩到处跑,我们剧院的排练厅有八米高,我在热身训练后能爬到顶上,但是下不来了。这种身体训练对我影响特别大,让我拥有了更强的爆发力。你提到解构戏剧或先锋戏剧,首先中国没有先锋戏剧的土壤,中国人思维和外国人不一样。先锋戏剧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在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我们往往看先锋戏剧,越不懂好像越先锋,不是,先锋戏剧是思想在先,是创作者要告诉你是什么。整理:浪影新书速递—《冯远征的表演课》(可在【后浪电影学院】淘宝店铺购买,还有签名版哦~)
12/27/20192 hours, 5 minutes, 4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谁能成为演员?冯远征&史航对谈

【嘉宾】冯远征、史航【主播】小树【剪辑】大卫【封面】咩咩【上传】ACE冯远征老师常常提及德国教授路特·梅尔辛对他表演事业的巨大影响,也常常回忆起在德国美好的青春岁月。2014年,后浪经由王竞老师引荐,认识了冯远征老师。五年后,他首部关于表演的专著出版。今年是2019年,距离1989年冯远征老师去德国,刚好是三十年。这本冯远征老师自称为关于表演的“小册子”的书,到底讲了什么?新书首发会上,冯远征老师和史航老师就这本书,就表演、演员聊了聊。史航:我以前跟冯老师聊过,是关于他写的那篇《我穿墙而过》,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你对礼物的概念是什么?冯老师说,他是金牛座,不送礼物(其实冯远征老师是天蝎座,说自己是金牛座是和史航老师开玩笑)。我今天听说新书出版了特别意外,不是说不送礼物吗,今天送了这一堂表演课。我觉得是因为他觉得没有什么遗憾,才会拿出来送,冯远征老师先聊聊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冯远征:近几年,微博老有人私信我说,冯老师您开课吗,我们想学习表演。这个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我也看过很多表演的书,长篇大论的,不要说你们,我都看不懂。所以,我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让想学表演的人都能看懂。我曾经在一个大学上课,有300多人学表演,我问,哪位同学看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现场有两位举手,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学生说我看过一些但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师说,我看完了但好多没看明白。斯坦尼的书是在70年前写的,现在可能有一点点落伍,我们不是批判他,而是现在对表演的解释跟以前会不太一样。另外,大家看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太长了,对一个简单的训练,就可能需要用半本书去解释,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地方他用了二十页纸去说,太绕了。 史航:确实,斯坦尼六本书,我每本都是翻开一部分。《喜剧之王》里周星驰就在读《演员自我修养》,但我问过一些香港演员,其实他们看的是《演技六讲》,就因为薄。我当时在中戏的时候,爱看张仁里的《启程》,它讲怎么举例子,怎么演,像名言金句,不是文章,但要怎么实践,实际上,我是懵的。看《冯远征的表演课》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刺激是,开篇就讲,到底是表演,还是演表?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最近大家都在关注演员和表演,上了岁数的就管叫老戏骨,一个老先生去世就叫一个时代落幕,其实好多人演一辈子没开窍你不能叫老戏骨,你可以叫老戏肉。我参加过一些演技类节目,大家都在说,看这段起鸡皮疙瘩了,我发现大家对表演的理解太贫乏,词汇的贫乏是因为感受的贫乏,包括说什么演技炸裂,炸裂可能是错误的,不让你炸裂你瞎炸裂,是破坏舞台的。所以,冯老师开篇就是从表演和演表说,所以我想请冯老师说说,现今大家对表演的误区,这些误区是普通人总结不出但能感受到的。冯远征:史航老师演过戏,也参加过表演的综艺,很有发言权,见解很独到,讲话也有趣。这本书很薄,我当时就是想做得薄一些,所谓表演的东西并不多,大家可能觉得没写多少,怎么就没了,然后就是一些经历和表演笔记。其实这才是表演。表演不是我学了理论技术就去演。史航老师提到老戏骨,为什么老演员演戏好?其实他演技就这样了,真正闪光的东西是他的经历、阅历,这些导致了他如何理解人物,所以我讲了很多经历。史航:经历会打开你的大脑,我夸一个有意思的人是本词典未必是好,因为这是固化的,我宁愿说你是搜索引擎,任何一个问号扔给你,你都能发现很多联想。经历能改造呈现。另外,我特别想聊聊大家对表演的误区。冯远征:比方说,表演是什么?表演就是技术,所以叫演技。演技就是我们的基本功,声台形表。我们先说戏剧演员,因为学表演都是从戏剧开始的,你没有前三项,不可能拥有表演。现在很多学生出去拍电影,导演说不要学台词了,要生活化。但是我们生活中是不用想重音的,我们能说得非常准确。很多演员,一开始就先划重点,先找重音,误区在哪?我们的老师永远只在教表演,没让他们发掘表演,我认为这是个误区。一开始对自身的认识就没有。我敢说,在座的每一位,你们身上的表演潜质跟我是一样的。只要经过训练,你们都能成为好演员。我举个例子,十个婴,每个都具备全世界所有职业的可能性。每个婴儿好好培养都能成为总统,不好好培养都能成为乞丐。我们如果把身上的潜质当作是金子,老师就是发现金子的矿工。我们过去的误区在于,误认为表演很神奇。《冯远征的表演课》这本小册子,我刚拿到手里时觉得,哎呀,我写得简单了,我纠结了好几天,仔细一想,不,这就是我想要的,技术就是这么简单。但如何熟练?我现在考察考生,一张嘴我就觉得他没有练功,你技术越纯熟,一张嘴我就知道你是有功夫的。我们的误区在于光顾着报道一个人的好,没有发现他的问题。另外,就是把表演神秘化,这是最可怕的。现在有很多表演的综艺节目,很多人问我,你觉得节目怎么样,我说这就是真人秀。我们剧院何平老师说得好,如果两三天就能成为好演员,那还要去北电中戏学习四年干什么?他就是一个秀,在短时间让观众知道,演员是怎么呈现角色的,怎么准备的。至于能不能成为好演员,不能看这个片段,要看真正的作品。还有,你发现所有真人秀演员在演戏的时候,都是以某种目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一般是哭,没有一个小片段不哭。为什么没有笑呢?因为笑比哭难演,喜剧是最难演的。为什么不让观众笑中带泪,泪中带笑?这就是误区。要准备一个角色,不是我跟他探讨探讨就解决了。我举一个例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是冯远征恶名远扬的戏,是很多人童年的恶梦。2002年,中国第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这个角色没法去生活中找,那怎么塑造?怎么去寻找你心里的人物种子?我就打了妇女热线,对方马上就警觉了,觉得我是一个暴力实施者,就跟我举例子讲道理,他给我举了很多残酷的例子。经过调研,我坚信了安嘉和这个人的矛盾性,他在外是个好人,在家是个暴力者,但他不是坏人。如果当作坏人人物就不成立了,他是个心理扭曲的人,他每挥动一次胳膊,都表达了爱,他不爱不会打。如果我们不去做这些调研,就无法塑造人物。史航:冯老师一讲我想起来,我有幸和冯老师同框过。凡是家庭暴力就贴他照片,凡是街头算命行骗就贴我照片。我看安嘉和,就叫打在你身,痛在我心。他打完之后才是表演的真谛,这种拉锯感是很重要的,不是一个锤击感。表演类综艺节目,我都在看,也参与过几个。我一个很深的印象,你要让现场观众投票,那就得3分演,7分说。比如谢幕的时候说xx特别不容易,发着高烧来演戏。我去一个表演节目,一个年轻演员演的片段我不喜欢,我就说这是一个不太成熟的作品,但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春晚作品。因为春晚作品它的过程是断裂的、模仿的、拼贴的、凑上去的。史航:《冯远征的表演课》里讲到一个问题,也是我特别想探讨的,很多演员用技术来演一个角色,会几个月走不出,比如你演安嘉和,会走不出来吗?冯远征:如果我走不出来,那我回去应该先把我老婆打一顿。我回到我的生活了,为什么走不出来?有人给我说过,冯老师,我走不出来。我真不信。如果你是演一个皇帝走不出来,你应该回横店啊。你如果真的走不出来,你还跟家人在一起干嘛呢,怎么会还能自如地和我谈论?我不认为演员走不出来。表演初期可能会,但也不是走不出人物,是走不出自我。比如说,导演去拍一个年轻演员,他哭不出来,给他分析了半天,小孩哭不出来怎么办?导演问,你跟你家里谁最亲?小孩说,我姥姥。你姥姥呢?我姥姥得癌症了。后来呢?xxx说词儿!哭完之后,小孩两小时缓不过来,缓什么呢,缓他姥姥呗,他不是缓这个人物。这是针对初级的、刚入门的小孩,叫生理刺激或心理刺激,利用了他的真实情感。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如果你拥有了演技,拥有了哭的技术。你就是通过剧本、人物台词、对手戏,寻找到那个情感。这个时候的哭已经不是真实情感的哭,而是你赋予人物,从人物身上得来的情感。所以哭完之后,导演喊停,你马上就能停,而且你还可以再来一遍。好的演员,我写了三个阶段,第一个俗,是真实情感,第二个雅,是技术,第三个是技术加真实情感。史航:所以您说,演技是演员的技术,从技术就想到工具。我要是拿拳头砸墙,砸一下就痛了,我拿锤子,只要不累,我砸一个钟头没事儿。所以演员要学会用工具砸墙,而不是让他赤手空拳,那样可不俩小时缓不过来吗。如果只是剥削他的生理刺激,那是难以为继的。冯远征:有的演员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因为他实在找不到感觉,有的演员不会喝酒,他找不到喝醉的感觉,那把戏放在最后,让他喝完演。这个就是真的生理感受,但很冒险。史航:我想起来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夏雨演的马小军,一看有人来了,就赶紧下楼,要演出特别踉跄的那两下,姜文就在楼梯那抹了点油。如果让夏雨演这种踉跄,演不出来。还有张震,14岁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他演的是一个很内向的,宁为玉碎的年轻人,非常压抑。张震的爸爸张国柱,就演小四的父亲,后来他说过,“杨德昌就是在那把我儿子的笑容偷走了”。直到成为演员,张震才慢慢恢复。这两个例子说明,他们都是很不错的演员,算是承受下来了这种刺激,也有演员没有承受住。我知道人艺新招了一个学员班,我很想知道人艺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可不可以举个例子,你们遇到哪个学生没要,哪个学生要了。冯远征:我们六十八年来第一次招了一个成年班,从22-45岁演员训练班。我们未来缺人。人艺新建了剧场,一个容纳350人,一个容纳700人,如果加上现在的剧场,就是四个剧场同时开,每天会有80个演员在后台,所以现在100个演员就不够,大概要150个演员才能满足。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从应届毕业生马上招到那么多人,演员怎么也得经过十年时间才能成熟起来。人艺招的标准,就是艺术院校毕业,表演出身。很多人来面试,基本都有过实践,30、40岁居多,有的演员一张嘴就不行,有的是真好,但不适合人艺,他的表演习惯已经形成,比如有些演员断句很像上海的话剧演出,举个例子,史航老师,您/今天/来这儿/是坐/汽车/还是/地铁?人艺不这么说台词,我试着让他变化,他变不了,这种再好我们也不敢要。我们是要招适合人艺的演员。这次招生,最大的是42岁,最小的是24岁。史航:北京人说话,很快,含糊。但是人艺不能真的那样,还得一字一字到位,于是之说过一句话,我要演一个舞台上不常见,生活上常见的人物。这个分寸是很特别的。冯远征:北京人艺演北京戏很擅长,北京戏特别生活化,但几乎每句台词都能听清楚,那就是经过修炼的北京话。我们剧院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演员台词的方式,特别是北京话,吐字归音要说清楚,比如会经常挑尾音。史航:我们最近搞了一个朗读会,有个演员就问我,是一点儿烟味儿,还是一点烟味,我说那就一点儿烟味。冯远征:北京话可能是这么说的,一点儿是儿化音,烟不能说一点儿烟儿,北京话应该是一点烟儿味儿,这是小字眼的,就像我们说门。德胜门,不是德胜门儿,这么说的一定是外地人。屋子里的门一定是门儿,大门是门,小门是门儿。史航:崇文门,德胜门,有个别门允许儿化音,比如西便门儿。冯远征:对,因为它是小门儿。史航:所以,好多人对北京人艺的理解就是儿化音,而且我也一直关注人艺的外国戏,尤其是英若诚的翻译,他是用口语化来消化外语。冯远征:对,我们剧院很幸福的就是有一位伟大的演员,也是伟大的翻译家,英若诚先生。他留了很多好剧本,比如《哗变》,一点不觉得是美国戏,但又是美国戏。每一句话没有一个倒装句,英先生能把美国英语当中俚语的东西,用中国话对应上,翻得很顺。为什么有些剧院演的话剧,演外国戏演员会耸肩膀,人艺的不会,不会让你有违和感。 史航:当年有一个美国大明星鲍勃·霍普,他来中国表演,第一场没人笑,翻译有字幕也听不懂。第二场,他说一句,英若诚说一句,不打磕巴,说完就笑,中文和英文能对得上。冯远征:我们去美国演《茶馆》,八成是美国人,美国人看字幕就笑,他们说英若诚先生翻译得特别好。现在我们排外国戏时,都会做语言上的修正。史航:这本书,我特别关心它具体的例子,以及例子来自什么练习,什么原理。有一个台词练习我印象很深刻,需要你动手,抱着别人的大腿,你说什么话,使什么劲儿,这个练习特别好玩,声音变得有形了。实操上,这个练习对演员有改变吗?冯远征:比如两个人排戏,会先分析,这种永远是理智性的判断,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是身体的感受,演员往往一说要演戏了,就开始正襟危坐了,这就造成了下意识的紧张,会形成台词的目的性。演员往往过分去注重重音。网上有一个视频,是九个人演《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重音都不一样,最后一个人上来淡淡地说了句,“生存还是毁灭”,就非常好。之前九个人都在探讨重音应该放在哪,恰恰真的一上来,效果就很明显了。这种叫对抗。我给北电小孩教课的时候,一些小孩台词太白,让他加情感,他说不知道,后来我找了三个人压着他,让他边反抗边说词,“生存还是毁灭”(声嘶力竭),挣扎完了,累了,再说一遍,”生存还是毁灭“(缓慢),这个感觉就对了。原因是什么?就是用力量让他放松,他开始想,我说什么,这既符合了剧情,又符合哈姆雷特这个人物的思考。所以,表演就是瞬间,你让观众相信演员在说什么。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控制。为什么?因为我要演的人物是什么人,你要知道,性格你要看到,内心活动你似乎也要看到,但是舞台上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时候,比如光错了,或者道具错了,这个时候演员一定是想怎么办?但你还要表演,这时演员的内心非常复杂,但我不能让你看到,所以演员必须要控制。比如拍电影,我对着镜头,摄影师说你别歪,歪了不好看。灯光师说,你别往那歪啊,光不行。要走移动轨了,摄影师说你要走哪哪才好看,然后还要和别人演戏。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上半身在演戏,下半身不定是什么状态。所以我认为表演的最高境界是控制。史航:所以演戏不要挤满空间,要留腾挪闪砖的余地。刚才说哈姆雷特特别有意思,姜文的每部戏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想到一件事,哈姆雷特在说“生存还是毁灭”时,他心里在想什么?很多人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启蒙思想,有的是复仇,结果焦晃(国家一级演员)的角度很刁钻,他对女朋友奥菲莉亚是什么态度?王八蛋态度。我要替父报仇,杀我叔叔,干不过我要装疯,我要对女生恶声恶气,因为她爱我,不会还手,我才能完成我的复仇大业,我在利用我的爱人。焦晃老师说,哈姆雷特是想假装自己没下决心,还在犹豫,还在抉择,其实我早下定决心了,下定决心做坏事,但假装自己不知道该做好事还是坏事,他在掩饰内心的歉疚。冯远征:说到这里,我特别反对一个事儿,就是刚看剧本就写一个人物小传。这都是臆想的,我喜欢演完人物我再想,因为在家里读剧本,我不知道其他演员会怎么想,结果大家坐到一起对词的时候,才发现,哦,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说明他还没有读懂,就把自己固化了。角色人物是在不断排练中才能慢慢在演员身体里生根发芽的。你可以对人物不断想象,但绝不能固化ta的经历。我今年导的《杜甫》,就说不要写人物小传,先读剧本,大家读了一个礼拜没读懂,因为剧本一半以上是文言文,比如读蹭蹬,没读对,我们读了12天,读到第10天,演员全部读懂每一句文言文说的是什么,读到第12天,我就说,如果蹭蹬读不好,就改成多舛或者坎坷吧,所以人张嘴都是蹭蹬,这个词已经化到身上了,这时再排戏就非常顺了,所以读剧本非常重要。就像您说的,为什么我们那样理解哈姆雷特,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剧本太伟大了,这句话说得太深厚了,我们其实每天都在想活还是不活,吃不吃饭,起不起床,没那么复杂。何况一个十八岁的哈姆雷特,能深刻到那个地方吗。我们去演就赋予了人物很多成熟的东西,错了,大家都以为表演是一个由简到繁,我要去丰富人物。我们的表演教学也经常是这样,上台前老师说要松弛不紧张,结果学生上不去了。因为我们都在穿衣服,斯坦尼在教我们穿衣服,松弛练习、模仿动物练习、无实物练习、想象力练习等等。我们缺少的是下意识。伟大的表演全是下意识,当然是经过设计的下意识。格洛托夫斯基伟大在哪?他是让你脱衣服,光溜溜的,如果要你穿上秋衣秋裤,毛衣毛裤,你还动得了吗?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模仿动物练习,我们哪一位表演大师演过动物?中国人有几个人演过动物就是《西游记》,还是拟人化的。所以我跟老师说,不要告诉学生我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我们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要说这句话,这是误导,如果有一天你说我要塑造有血有肉的狗,演得好我佩服你。我经常听到学生说,我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废话。史航:就是你把自己虚化掉了。有句话是,旅行就是卖了自己的房子,去看别人的地,我不存在,那下台后怎么办,还有没有这个人了。所以表演课不光是学表演,也包括阅读与欣赏。Q:上次见冯老师是在人艺的考场,我考试的时候演祥林嫂,我没有借助自身的情绪记忆,用的是此时此刻的所有理解和经历,演的时候泣不成声。老师说结束后,我哭得更厉害,老师就给我说,要学会控制。这也是我现阶段的困扰,我是按人物来理解的,但很多时候刹不住车,是我太感性还是控制力不够?A:投入演绎人物的方法是什么?比如怎样研究台词,怎么研究独白。很多考生研究独白时都没有通读剧本,比如《阮玲玉》,有一个学生读《阮玲玉》,我说“你怎么这么读呢?”他说“老师就这么教。”“那你看过阮玲玉吗?”“没看过。”我就让他看去吧,看完后说,“不是老师教的那样啊。”他都没明白。后来我发现全中国老师都是这样教《阮玲玉》的。一个决定要死的人,还在台上哭得乱七八糟,决定死的人不会这样哭,决定跳楼的人上去就直接往下跳,所以我们经常演错误的人物。还有《复活》,我发现全中国的老师都在教错误的理解,一问,发现很多老师都没有看过《复活》。生活是演员特别好的老师,我特别喜欢看法制剧,那都是真的,分家产、闹离婚,那才是真的表演。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读剧本,不光要读自己的台词,更要读对手的台词。有时候,我的台词变一下,小孩就接不住戏了,因为他没有听你说什么,只是听你说到哪了,我接词,这就是很多演员没有理解剧本。Q:老师好,我们是中戏戏文专业的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想问台词的问题。您说外国戏剧进入中国时需要做很多台词的修正。前段时间,我在人艺看《玩偶之家》时,感觉人艺念台词和我们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您是怎么拿捏话剧语言的表达和人物塑造之间的平衡?之前《浮士德》的话剧台词腔也引发了很多讨论。A:中国绝大部分剧院的演出都是话剧腔演出,只有人艺相对好一些,这跟中国教育有关。我们的表演技术是舶来品,说台词都是美声,发声方法都是后咽腔打开,一打开后,再说中国字就不清楚了。意大利人的发声是跟语言有关系,英语也是,含在后头,像很多配音的电影,我们演员一配音,发音位置就不对,所以画面和声音是违和的。我们的教学都是用西方的教学方法,其实中国的戏曲,是最好的台词训练方法。国外在70年代就注意到了东方美学和神秘主义,我们现在还在学西方。正是因为教学的问题,导致全中国都是话剧腔,正是因为斯坦尼没有教我们脱衣服,都在教我们穿衣服,我们在表演上不会用形体,这也是外国导演对中国演员表演不满的地方,我需要你强大的身体表现能力的时候,你没有。Q:今年有很多戏剧人离我们而去,像班赞,钮心慈老师,这些老师有些跟您是同事,有些是您的老师,他们在您身上留了下什么?对您影响最深的老师是谁?在写这本书时,又影响了什么?A:钮心慈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当年跟我说你不丑,才鼓励了我继续学表演。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是我的德国老师,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人,不止一个。我写这本书,很薄,但把该说的都说了。你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一定会有收获,比如我现在教学,八百标兵奔北坡,这就是最基本的吐字归音,它就是练中国人的嘴皮子,粉凤凰红凤凰没有用,它是嘴皮子松的时候才能说,但中国话一定是嘴皮子紧的时候才说得清。我让很多毕业十年的人说八百标兵奔北坡,不对,喷口没有。八(bā)——百(bǎi)——,你不归回来怎么听得清楚。你就练这一个,练一年,绝对能把中国话说得很清楚,而不是练一百个绕口令。技术是一种,其次,这本书后头有写很多我的经历,这也属于表演,而且占的比重应该更大,像老戏骨为什么演戏好,其实更多是因为他们的经历。Q:您在德国学习格洛托夫斯基方法,有没有哪个练习对您影响特别大?他们那种后现代的戏剧方式是反戏剧的,和现实主义背道而驰,回到中国您又是怎么结合的?A:我在德国受益最大的是身体训练。打开身体,你会发现身体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班一个女孩,一米六四的个儿能背着一米八的男孩到处跑,我们剧院的排练厅有八米高,我在热身训练后能爬到顶上,但是下不来了。这种身体训练对我影响特别大,让我拥有了更强的爆发力。你提到解构戏剧或先锋戏剧,首先中国没有先锋戏剧的土壤,中国人思维和外国人不一样。先锋戏剧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在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我们往往看先锋戏剧,越不懂好像越先锋,不是,先锋戏剧是思想在先,是创作者要告诉你是什么。整理:浪影新书速递—《冯远征的表演课》(可在【后浪电影学院】淘宝店铺购买,还有签名版哦~)
12/27/20192 hours, 5 minutes, 4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元旦特辑丨中戏教授:素人也可以学方法派表演

嘉宾简介:姜若瑜,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主攻戏剧表演、导演,辅修现代舞编舞,回国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后调至表演系。曾任北京京剧院导演。书籍简介:李·斯特拉斯伯格(Lee Strasberg,1901—1982),美国方法派表演理论创始人,演员、导演、教师。早年于美国实验剧院师从在西方传授斯坦尼体系的第一人波列斯拉夫斯基,1931年在纽约成立了同仁剧院,1948年加入备受推崇的演员工作室,并担任总监 一职长达30年。斯特拉斯伯格是影响20世纪表演风格的里程碑式人物,其学生包括玛丽莲·梦露、詹姆斯·迪恩、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保罗·纽曼、杰克·尼科尔森、达斯汀·霍夫曼、哈维·凯特尔、梅丽尔·斯特里普等。在大银幕方面,曾凭借《三个老枪手》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以及凭借《教父2》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1/1/20191 hour, 9 minutes, 2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为什么英国演员大多是学霸

主播 | 小树剪辑 | 大卫设计 | 咩咩嘉宾介绍:王成荫,国家大剧院吉琳,《英国皇家戏剧学院表演训练法》译者
12/7/201849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胡金铨致敬爱豆老舍:你个“北京怂人”!

赠书:关注+留言,抽选2位听友获得一本《老舍和他的作品》抽奖时间:11月26日主播 | 长乐剪辑 | 长乐设计 | 咩咩”嘉宾介绍:杨早,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穿山,电影编辑,《老舍和他的作品》责任编辑。著名的武侠电影宗师胡金铨写了一本书,叫《老舍和他的作品》(这本绝版书已由后浪整装重启)。这不像是一位导演和作家的“交锋”,更像是胡金铨这位“北京小市民”的扯闲篇儿。在他的笔下,老舍这一辈子被写的活灵活现:学生时代并非学霸、当“公务员”不太习惯、国外生活颇感苦恼、被母催婚大龄成家、明星教授备受追捧、编辑求稿逼到崩溃、辞职创作念头反复、主持“文协”有勇有谋……胡金铨为何要写老舍?胡金铨研究老舍的前因后果,在其生前唯一口述自传《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中有所交代。他喜欢看老舍的小说,在为导演处女作《大地儿女》创作剧本时,“有小部分是从老舍的《火葬》中获得灵感的”,而且“从《四世同堂》也拿了一部分过来”。胡金铨还曾想过和李翰祥一起,将《四世同堂》拍成电影,可惜碍于原著的篇幅没能拍成。胡金铨真正动笔做老舍研究,则源于一个偶然的契机。他看到香港杂志《明报月刊》上刊出有关老舍的文章,反馈给总编辑胡菊人说:“这文章很多错处。”胡总编趁势向胡导演邀稿,于是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开了连载专栏来讲老舍生平和创作,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除了对老舍作品的喜爱带来动力外,“写这些文章还有一个理由,那是因为老舍自杀而死,但当中的经过不太清楚,我想了解真相,所以执笔写那些文章。”不过胡金铨对老舍人生的记述,包含的是老舍的出生、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尚未涉及到老舍去世的六十年代,个中原因今日已不得而知,但从其对老舍个性和处世哲学的总结中,我们也许能对胡金铨未解答的疑问有所领会。
11/20/20181 hour, 11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声音旅行 | 法国的表演教育与戏剧节

主播 | 小树嘉宾 | 邵斯凡剪辑 | 阿汤设计 | 咩咩如题,本期节目聊的主要内容是法国的表演教育与戏剧节,是第41期《法国的剧院与戏剧出版》的后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演员教育与戏剧演出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戏剧文化的重要入口,也是了解其地域文化和时代风貌的重要路径。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最触动我的地方有两点:□ 一点是嘉宾斯凡提到的两所学校的演员教育都与演员实践紧密相连,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便开始练习真正以一个演员的身份在台上或镜前演出,同时也为日后的个人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另一点是当我问及斯凡在接触中法两国演员的时候,感受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斯凡说其实不在演技,而在艺术修养,还举了例子,说在法国逛艺术展像在国内去饭馆吃饭一样日常,朋友约会见面很多都是约在展厅的。这两点让我想到,无论任何专业,校园的职业(专业)教育终究是有年限的,那么毕业后如何真正进入行业,并在行业里走得更深远,就需要一种将所学运用于日常生活,同时又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的自觉与能力。做到这一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数千个朝朝暮暮的积累。所以对于一名演员来说,除了专业教育,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属于演员的生活方式,这里既包括技术方面的(身体与声音的训练),也包括艺术甚至生活方面的,比如广泛的阅听、深入的观察、独立的思考,等等。这让我想到几年前和同事一起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聊天的一则小事,当时学院的老师建议后浪给表演学院所在的B楼二楼的图书阅览室推荐一些后浪出版的读物,当时除了选择“后浪剧场”与“后浪电影学院”系列图书,我们特意加入了一些艺术甚至人文社科类的图书,比如《世界艺术史九讲》《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毛以后的中国》等,用心自然也出于此。而每次与中戏的老师聊天时,大家推荐给我的书,除了表演向的,也大多为社科、文史向的,理由是,表演向的像工具书,其他大类的则是诗外的功夫。在准备这期节目上线的前夕,我有幸去国家大剧院观赏了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音乐剧《生如夏花——致香颂女王芭芭拉》,该剧改编自法国香颂女王芭芭拉(Barbara)未完成的自述体回忆录《曾有一架黑色的钢琴》(Il était un piano noir),用极度诗意的方式讲述了芭芭拉的一生(心灵史),自然也包括承载她悲惨遭遇的童年——德国占领巴黎时期(社会史)。除了钢琴,台上唯一的演员便是朱丽叶·比诺什,一个生命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短暂一生,要在不到100分钟内讲述完,除了依靠比诺什的形体与台词功底,更依赖于她对芭芭拉一生的心理流变及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的理解。翌日,我看到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的李浩老师发了这样的观后感:一个人必须要了解历史,否则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历史是由正史、野史(厚黑学一类)和心灵史构成的,而所谓“演员”(包括教师),所治的应该是“心灵史”。扣回到本期节目,节目中当我问及斯凡在法国佛罗兰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时印象最深刻的人事时,他提到了一位对他启发良多的良师,在那位老师身上,他看到了一种关怀并陪伴个体生命成长的意愿与能力,他认为那是高明的育人方式,是善意而智慧的,而非强制而粗暴的。自己当导演之后,他也会继承恩师的某种精神,用陪伴的方式来与他视作家人的剧组同事一起工作,并在意创作过程中某种令人舒服的空气。而他的作品,也大多更倾向于关怀人物内心的表达,而非外在的戏剧性冲突。如此看来,也是一种修治心灵史的自觉了。就在我写完这篇文案的时候,在豆瓣看到斯凡的新戏——音乐剧场作品《告白》将于2018年10月2日—10月4日在北京蓬蒿剧场演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感受一下。售票地址:https://www.douban.com/event/31209145/斯凡在导演阐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可以略窥其平日里观察与思考的角度,与大家分享:在《告白》的开头,有这一段话:“人借由说话表达心里所想,但说话往往只能诠释一部分自己。说话是为了表达,人却甚少用心聆听。人以自我度量世界,世界便是你以为的世界,你也只是被旁人误解的你。若言语不能表达真相,沉默即是最快的解决,一并隔绝歪解、口角、话中有话、言下之意等系列问题。直到内在欲望足以打破这道沉默,言语才演变为告白。”我想激发出这埋藏在心的内在欲望,打破这道因为惧怕而生的沉默。我想成为那一个用心聆听的人,他们的第一个聆听者。
9/18/20181 hour, 8 minutes, 1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押井守凭什么可以每天只工作3小时?

赠书福利:欢迎关注+留言本期节目,我们抽取5位读者,送一本《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日复一日的劳作消磨了干劲,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心累,积压的待办事项加班加点也赶不完……“丧班一族”大概都曾自问过:难道就要这样周一盼周末、时间换工钱,不开心地混下去了吗?执导过《攻壳机动队》的押井守导演虽被外界称作“小众的帝王”,然而他却有极为朴素务实的工作、组织观念,这次,他以自身的胜败观为基础,精选九部经典电影,对应公司中的各级职位,设身处地思考角色的出路,开出了一剂“向社畜说不”的工作哲学处方。最近,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了日本著名导演押井守的《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这是大陆首次引进押井守的书。很多人看到书名都表示非常惊讶,想不到押井守会出这样一本书,与印象中的押井守截然不同,比如书里押井守说到自己当老二最舒服,别人都在拿他和宫崎骏比较,但他自己却不想承担当老大的“责任”。以及说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喜欢拍摄现场,只想每天工作3小时,如果没看书的话,真的完全无法想象这居然是押井守说的。这本书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位鬼才导演。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本书的编辑穿山,以及动画爱好者路西法尔,聊了聊押井守的创作观念,来分析分析(笑)押井守为什么可以每天只工作3小时?主播|草草二、小树嘉宾|路西法尔、穿山剪辑|大卫设计|咩咩05:50s-07:45s本书中的观点很有意思,比如,押井守认为自己的电影是娱乐电影09:40s-12:00s押井守说娱乐电影是为了骗别人进电影院14:40s-18:05s押井守作品的一个特点是,他的角色人物必须放在一个系统里面去观察17:53s-20:28s押井守的作品是一个连贯性的宇宙,是反复构筑而成的26:32s-28:39s各位嘉宾对押井守的作品进行一个排序,表明立场29:14s-30:01s为什么攻壳真人版要让斯嘉丽·约翰逊来演?因为她演过《超体》,是一种延续31:03s-34:08s挨个吐槽卢卡斯、宫崎骏、高畑勋、铃木敏夫35:09s-36:30s押井守认同戈达尔,这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会去拍真人电影42:25s-46:15s押井守最喜欢用虚拟与现实去混淆政治与爱情49:00s-53:01s电影最后都会变成动画,这是押井守对于虚拟与现实这一主题的结论54:10s-1:02:52s押井守作品里的左派意识可能是由合作者带来的,他更像是在主张一种盲动,先从虚假的和平里走出来 1:05:30s-1:11:37s押井守作品里的世界观不是他塑造的,是他观察到的1:11:38s-1:19:50s前期押井守在描绘后人类的无所不能,后期发现后人类与普通人一样,会受到诸多限制1:23:33s-1:43:05s押井守的处世哲学1:43:45s- 2:03:13s押井守不仅开启了ova时代,更是达到了ova的巅峰涉及片单《攻壳机动队》《攻壳机动队2:无罪》《攻壳机动队第一季》《攻壳机动队第二季》《攻壳机动队真人版》《机动警察ova》《机动警察剧场版1》《机动警察剧场版2》《次世代机动警察》《红色眼镜》《人狼》《空中杀手》《福星小子》《福星小子2:绮丽梦中人》《电影导演押井守:赋妄想以有形》  《魔法少女小圆》《风人物语》《宇宙战争》《东京无国籍少女》《阿瓦隆》《立食师列传》《拯救大兵瑞恩》《死者田园祭》《超体》《八部半》《刀剑神域》《银翼杀手》《黑客帝国》《头号玩家》《在这世界的角落》音乐开场曲:main theme_opening(SOUND of The Sky Crawlers)插曲:风の诗~WINDY TALES~(风人物语)结束曲:テーマ・オブ・パトレイバー2 (机动警察パトレイバー2 the Movie)
9/11/20182 hours, 10 minutes, 2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手冢治虫:日本漫画史上未尽的传说

它拥有无尽的生命,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其存在具象了人类对于生命长存的期盼,其鲜血成为贪婪者不择手段都想要得到的“灵丹妙药”……志士仁人、魑魅魍魉,在这亦真亦假的多元世界里,将如何区分人和鬼?“永生”又会是对人类的“致命诅咒”还是“终极幸福”?2018年8月份,后浪出版公司出版了“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作品《火鸟》,其宏大又极具哲学思辨的主题,堪称手冢治虫创作生涯的巅峰。这部作品历经34年,至手冢治虫临终时,《火鸟》仍未完结,就如漫画里描述的一般,“火鸟”消逝,却早已成为传说。直至今天,这部作品也是日本漫画史上不可绕过的杰作。有人说,《火鸟》中出场人物都执著着的“不灭的生命”不正是存在于手冢老师的作品中吗?但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手冢治虫可能已是“远古”人物了。为了回望这位不朽名家,后浪剧场请到了手冢治虫的忠实读者秦楚老师,以及《火鸟》责任编辑孙歌,再聊手冢治虫。主播|草草二嘉宾|秦楚、孙歌剪辑|大卫设计|咩咩秦楚,手冢治虫忠实读者孙歌,后浪漫画编辑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出生于大阪府丰中市。手冢从孩提时代起就喜欢昆虫,擅长画漫画。小学四年级时突发奇想,确定了“手冢治虫”这个笔名。1945年,大阪大学附属医学部入学,1951年毕业,1953年取得医师执照,1961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发表《小马的日记》(少国民新闻),从此以漫画家身份出道。此后手冢发表了《森林大帝》《铁臂阿童木》《怪医黑杰克》《火鸟》《三个阿道夫》等作品。从幼儿取向到成人取向,手冢不断尝试各种题材的漫画,也被尊称为“漫画之神”。据说手冢终其一生,创作漫画达700部以上,留下约15万张的原画。而几乎所有手冢作品都被收录在《手冢治虫漫画全集》(全400卷,讲谈社)中。1989年2月9日,手冢治虫去世,享年60岁。如今,兵库县宝塚市建有一座“宝塚市立手冢治虫纪念馆”。
9/4/201857 minutes, 3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声音旅行 | 法国的剧院与戏剧出版

不久前,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戏剧导演邵斯凡。斯凡是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辗转找到我的。然而第一次见面,我们便真诚地畅聊了很多彼此近些年思考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位艺术家长期保持文化输出,那么他又靠什么输入呢?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灵感光顾的频率还是艺术生命的长度?在一个山寨泛滥的时代,为什么依然需要经典与精品,精心打造的戏剧或商品背后传递着怎样的价值观?等等,等等。这次会面,让我几乎忘记了时间,出于对这种谈话气氛的迷恋,我又邀请斯凡做客后浪剧场。这个邀请背后,其实暗含了很多信息:我们是因为戏剧这条纽带相遇的,艺术常常有这样的能量,把不同的人汇聚到一起;两个不善social的人,可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可以敞开心扉毫无戒备地聊这么多,本质上是因为真诚吧,真诚是通往一切的道路;真诚让斯凡展示出一种可持续合作性,这在当今的时代格外可贵,所以我们希望邀他进一步畅聊甚至寻求合作的可能。这期节目里,我们主要聊了两大主题:巴黎有哪些重要剧院,每个剧院喜欢演哪种风格类型的戏剧;一家名为“不合时宜的孤独者”的戏剧出版社及其折射的法国戏剧出版生态。从前者出发,我们既可以略窥巴黎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国家对戏剧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出戏剧文化在市民中的弥漫范围。后者,则如其名,透露了戏剧出版(包括戏剧、出版)在法国的处境,这种处境在我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前路艰难,并不曾阻挡勇敢者的步伐。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份“不合时宜的孤独者”的logo,他们所有的书都用相同的封面和相同的logo,在这个logo里,一群流浪者背对读者\观众,向蓝天与白云深处走去,虽是孤独的流浪者,却衣装得体,十分体面,这个富有韵律与史诗感的画面,在斯凡第一次从包里掏出书本时就打动了我,也引发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想了很多,现在贴出来,希望你们也会喜欢。
8/24/20181 hour, 29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大银幕vs小荧幕:未来,我们怎么看电影?

美国最大流媒体平台Netflix(奈飞)这两年跟戛纳撕扯不断。去年奉俊昊和鲍姆巴赫的电影被戛纳群嘲、抵制,今年戛纳“掌门人”福茂则宣布奈飞出品的电影无缘主竞赛,奈飞本来要放到戛纳的五部电影也临时撤片。虽然二者的矛盾牵扯到的因素相当多,但仅从电影放映及发行方式来看,里面所呈现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会看电影的人。电影在未来的存续方式是否会因流媒体的发展而产生变革?大银幕与小荧幕哪个更适应我们今天的生活节奏?VR到底是不是电影的未来?【嘉宾介绍】开寅笔名「九只苍蝇撞墙」,生于北京,现居蒙特利尔。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201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电影理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与意识形态、电影语言与技巧演变及中国电影史。曾任电影专业媒体编辑、记者,电影编剧、电影项目策划。Peter Cat 国内最为专业的电影节媒体深焦的联合创始人,现从事电影国际发行、制片等工作。【节目概览】03:14 - 14:00  嘉宾就这两年Netflix与戛纳之间的恩怨阐述自己的观点及流媒体对传统电影放映方式的挑战。14:25 - 23:40  嘉宾聊自己的观影习惯及不同媒体上电影的美学观念分歧。对比电视对电影院的冲击,流媒体对电影院的冲击甚至更大。国内引进片的删减对于观影选择产生的影响。24:09 - 41:00 从《小偷家族》谈国内电影市场氛围,艺术电影在国内的现状与大众品味。中国的电影文化氛围较为特殊,看电影更像是一种“运动”。电影院文化在当前阶段的各种样貌。41:20 - 48:25  从蔡明亮与盗版的纠纷谈国内的盗版文化及影响。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价值该从什么角度判断。48:40 - 54: 27  对于卢米埃尔兄弟与爱迪生发明两种观影性质的讨论,二者的区别是否就是传统观影与未来观影的雏形。VR到底能不能做电影,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不是与电影本体南辕北辙。54:30 - 01:04:00 《托尼·厄德曼》与《燃烧》都经历了戛纳场刊评分炸裂,资源放出评分下滑的情况,这种状况是不是与观影方式及氛围有很大关系。两位嘉宾就此展开激烈辩论。01:04:10 - 结尾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影行为的影响。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海量选择时,碎片化的趋势在任何领域无法阻挡。算法对于观影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与局限。Peter Cat 推荐《盛夏》。欢迎关注“后浪剧场”微信服务号houlangjuchang,本期节目彩蛋将会在服务号独家推送。
8/17/20181 hour, 20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丁一滕:《窦娥》幕后创作谈

福利:送《窦娥》戏剧票,欢迎大家订阅、分享和评论。作为一名戏剧类图书的编辑,我一直很关注当下的戏剧创作,尤其是国内青年导演们的创作,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预示着中国戏剧的未来走向。作为从欧丁剧场学习归来的年轻导演,丁一滕没有选择西方的经典剧本,而是将目光锁定在关汉卿的《窦娥冤》这一古老戏曲剧本,这一点我还是挺意外的。更意外的是,作为一名不到30岁的九零后导演,他选择了“个人的天问”这个表达主题,借窦娥的错位人生与悲惨命运,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因为在我的刻板印象中,20多岁的小孩似乎更容易关注情感生活,尤其是爱情生活。这一切的选择,他是怎么考虑的呢?他在节目里皆给出了答案,很诚恳的答案。话剧《窦娥》有很多挑战,比如:他选择男女反串出演。这样的设置在国内外很多传统戏剧中都比较常见,但稍微搞不好,就会有猎奇和搞笑之嫌。那么,丁一滕为什么要这样做,又如何来把握其中的分寸的呢?这背后,藏着他的性别观,而且是超越了艺术,抵达生活本身的、几乎上升到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意义的性别观。又如:虽是传统戏曲故事,使用了戏曲中的脸谱、念白、唱词、步伐、梆子和二胡,但同时又使用了很多话剧的、影像的甚至西方的东西。于是便有了诸多碰撞: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戏曲与戏剧、舞台与影像。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情节结构、舞美造型,还是演员表演,都需面对这样两个难题:如何从已有的舞台语言中挖掘新的可能性?如何大胆采用新的媒介与表现方式?(戏剧评论家林克欢先生在《戏剧表现的观念与技法》中提出的疑问)对于一滕来说,他有着自己的野心,如果说铃木忠志、大野一雄先生在与西方艺术、文化接触之后,可以在自己国家传统戏剧文化中找到新灵感,发展出新形式(铃木训练法、舞踏)的话,他也希望在全球化的视野里,重新发掘传统戏曲的魅力,并在新旧传承中试着寻找属于中国话剧的“新程式”。在这部戏里,一滕既是导演又是主演,都说导演是演员的一面镜子,那么如何当自己的镜子呢?在自己分身乏术的情况下,团队的其他小伙伴们,尤其是舞台监督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了,因为他们的工作是把所有的艺术设想量化、可操作化。接着,我们聊到了在丹麦欧丁剧团学习和工作后,对他们的演员与我们国内年轻演员的对比。一滕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演员在很多方面都有一些散漫与惰性,这个既存在于纪律意识上,也存在于演员的平时训练以及日常生活的细节上,所以,他们的团队也在努力从改善意识做起,试图改进行为;从生活小事做起,试图影响舞台呈现。可是聊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没有找到欧丁剧团的方法,他们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呢?对此,一滕有自己的解读。最后,回归到一个词“残酷”,这是巴尔巴先生在乌镇戏剧节时从一滕身上发现的闪光点,也是一滕在阅读格洛托夫斯基和安托南·阿尔托先生的著作时读到的,那里藏着一滕人生改变的重要秘密,他说“戏剧给了他生命力,在边缘时刻,让他的创作和生活燃起了希望”。这个秘密,既是一滕从戏剧里发现的秘密,或许也是戏剧本身的秘密。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8/3/20181 hour, 34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丁一滕:神圣的演员是献祭的

福利:送《窦娥》戏剧票,欢迎大家订阅、分享和评论。这些年,演员这一行业突然大热了起来,或许是过去一段时间内,虚假的、不真诚的表演太多了吧,当走势进入谷底,似乎便会迎来反弹的生机。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表演训练班或工作坊,演员进入行业的机会也逐渐增多,甚至很多非科班出身的表演爱好者也获得了不少进入行业的机会。那么,从表演爱好者到职业演员,到底有没有门槛与鸿沟呢?对90后的丁一滕来说,他用自己的经历和体悟证明,二者之间并无一道门。重要的不是科班与否,而是“舞台上那一股子劲儿,你敢不敢在舞台上燃烧自己”,这决定了你能不能做演员,以及艺术生命可以持续多久。高中时某次跟随同学去中戏观看某届学生的毕业大戏《名扬四海》,燃起了表演梦。虽然家长严厉拒绝他搞艺术,但他最终还是通过“曲线救国”,考去了北师大,因为那里有传说中的北国剧社。刚进入北师大,一滕就加入了北国剧社,打算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爱好中的表演。在北师大的四年,他演了16部戏,平均一年4部。而且大一时就在大学生戏剧节中,凭借《最后的小丑》获得了诸多奖项,并变身为校园红人。一滕似乎很幸运,在大约大二的时候,进入了黄盈导演的《卤煮》剧组和孟京辉导演的《活着》剧组,甚至出演了黄渤(福贵儿)和袁泉(家珍)的儿子有庆。之后便加入了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出演了工作室的两部有名的戏:《我爱XXX》和《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后来甚至成了工作室的重要主创,和丁博轩、关笑天组成了孟导团队中有名的“二丁一笑”组合。再后来,他在乌镇戏剧节因为《女仆》这部戏,被当时乌镇戏剧节的名誉主席尤金尼奥·巴尔巴先生发掘,并因着此次奇妙的缘分,随巴尔巴先生到丹麦欧丁剧团学习进修。他还考上的中央戏剧学院的研究生,前几天,他又刚刚拿到了中戏的博士录取通知书。自此,非科班出身的表演爱好者丁一滕,已经一路成长为备受瞩目的青年演员和青年导演。此时的他,还不到30岁。丁一滕真的这么幸运吗?这一路行走,是否有什么秘诀呢?他的成长之路对于其他的年轻人、其他的表演爱好者有哪些启示呢?本期节目,他敞开心扉,聊及:北国剧社时的观察与学习;在黄盈和孟京辉两位导演身上学到的;对黄渤和袁泉两位优秀演员的观察;和巴尔巴先生结缘的过程;以及对世界著名的欧丁剧团之演员训练方法的理解;对中戏学习生活的体悟;等等,等等。原本约定的一个小时的访谈,我们一不小心就聊了超过三个小时,直到录音当日晚上九点半。所以本期节目,可谓干货满满。一滕自己也觉得,一切进行得很欢畅,聊得也很深入。如果你曾听过或看过他的戏,这期节目一定要听。如果你还不知道他,不妨快来了解一下。等了解过丁一滕的人之后,我们下一期继续了解他的戏:《窦娥》。
8/3/20181 hour, 43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声音旅行 | 上海文艺旅行地图(下)

我们可能在一座城市居住或旅行,却未必曾好好丈量和品味过这座城市的地理肌理和文化气韵。而这二者,可能正是我们区分不同城市性格的重要元素。这一期后浪剧场邀请老朋友蔡艺芸一起做了一个关于上海的系列,这里的上海既包括我们印象中的老上海,也包括当下的新上海。艺芸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上海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在上海读的大学,毕业后又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了六年,所以她可以提供一个本地视点;我不是上海人,至今也没去过上海,却从各种文艺作品中阅听过太多上海故事,也过太多想象,可以提供一个外来视角。我们就这样做了一个组合,尝试着聊聊上海这座城市。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上海有着多元共存的文化景象:既有法租界、英租界等西洋人和东洋人,也有黄皮肤黑眼珠的中国人;既有宁波帮、广东帮、苏北帮、苏吴帮等外来人,又有松江华亭的本地人;既有进城讨生活的乡下人,也有土生土长的小市民……上海的文化就像其象征物旗袍一样,复古又现代。因其开放的姿态,整个城市充满了生命力,尤其是民国时代,中国的电影、话剧、流行音乐、报业、出版业等皆草创于此。
7/25/20181 hour, 19 minutes, 5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演员王子川:表演中的查克拉

出于对当下戏剧现场的兴趣,我们接着邀请了鬼才王子川。这是后浪剧场聚焦新锐戏剧人的第二弹。因着工作的需要及个人的爱好,我经常跑去北京大大小小的剧场看戏,因为很想知道:当代的戏剧工作者他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在以什么样的创作理念、什么样的舞台形式为当代观众提供精神食粮?我们当代演员的观念与格局是怎样的?生活中,他们拥有怎样的自我修养方式?创作中,他们如何创造角色?子川像他的舞台形象一样鬼马,穿着萌萌的绿拖鞋晃晃悠悠、溜溜达达地来道了后浪剧场。和很多第一次来后浪的嘉宾一样,他的小伙伴一进来就开始称赞这座红色小楼自带的盛夏凉气,在她眼里,这座老楼及其中的书店和录音间,竟然成了质朴而炫酷的存在,她还告诉我们她对纸质书的钟爱,觉得作为有形有质有香味的书,捧在手里与电子书是不同的,而且书店安静的氛围也特别重要,可以为人提供安心的气氛。这都是戏剧人对环境或物体的一种本能的敏感。子川则一进来就对整个录音师空间的场域以及不时传来的风声和窗外自行车铃铛声很感兴趣。说来也巧,室内,我们聊着戏剧人的生存境遇,子川毫不掩饰他对金钱和买房的渴望,因为自话剧引入中国以来,戏剧人几乎一直难逃物质上的清贫,石挥已经是话剧皇帝的时候,还得在上海的亭子间里栖息,在连演七十多场晕倒在舞台上的时候,还在为要不要吃个鸡蛋或大饼而纠结。所以子川“夸大其词”的渴望,我看到的是一种对欲望的坦诚。窗外,一会儿是收废品的叫卖声,一会儿又是快递员飞速而过的声音。大家都是为了生计,都是为了饭碗,终生忙碌,众生皆苦。室内室外,互相对照。在艰辛\诱惑的生活面前,或许更加考验创作者\劳动者对艺术的尊严与赤诚。而像《繁花》的朋友一样,他们也是一进书店就指着各种书说哪本买过,哪本读过,再次印证了那句“几乎每个电影人或戏剧人书架上都至少有一本后浪的书”。读者的反馈,对编辑来说,是莫大的礼物。话题开始,我们主要聊了子川松弛的表演风格,这个也是观众对其称赞有加的地方。他很不学院范儿,很王子川。语言是洞察一个人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重要密码,从子川和我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想法和他的演出一样天马行空、与众不同,而他的语言也弥漫着一种忽而懒散忽而认真的北京味儿。从他的内容中,则可以看出,他表面漫不经心,实际一直在暗下功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去“偷”,去蹭各种形式风格的免费表演工作坊,去和从法国雅克·勒考克国际学校学习回来的郗望聊天,并且会反省自己在舞台上“耍”的尺度与“戒律”。最好玩的是,他用《火影忍者》中的查克拉(チャクラ,人体掌控各组分能量完美融合所产生的一种能量。)来比喻演员的能力和能量,并通过在演出现场和空间以及观众的互动来描述观众与演员共赴某处的美妙幻觉。子川并没有把演员身份神圣化,不过是一种职业,一种饭碗,所以当我赞叹他整个六七月连着赶三个戏的高强度劳作时,他则说,你们上班不也得这么劳动么,你没看见刚刚路边在大热太阳底下修路的工人吗,大家都是在工作。无论生活中还是舞台上,都充满了规矩,大部分人也都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地生活着、创作着,但这种平静中,需要一些人偶尔调皮地玩耍一下,打破一下禁忌,因为只有不断地挑战和打破,我们的生活和创作才会激起水花,获得新生。所以无论是表演还是录音,你都可以看到子川的调皮和不按常理出牌,也危险,也好玩,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游戏快感。或许这也是我们原始戏剧体验的一种吧。只要这危险也拥有其自身的戒律与尺度。王子川毕业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05级。09年,成立戏子合作剧团,担任戏子合作社社长、导演和编剧。2011年,受邀参加艺术人文“新青年”·第三届先行青年创意戏剧节2012年,受邀参加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市民剧场-国际五城市民戏剧秀。2013年,受邀参加首届两岸三地青年戏剧节。2016年,受邀参加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开幕大戏。2017年,受邀参加第三届全国优秀原创戏剧邀请展。2017年,荣获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导演”奖。2017年,受邀参加北京新文艺团体“优秀戏剧作品展演”。2018年,获新京报“年度新锐艺术家”。主要作品:《哈姆雷人》 、 《狂聊斋》 、 《狗跳墙》 、《奥菲利亚》、《非常悬疑》、《非常悬疑2:再来一遍》、《疯子公主老国王》、《四情旅店》、《我叫水冰月》、《枕头人》、《开放夫妻》、《雅各比和雷弹头》、《厨神传奇》等。
6/27/20181 hour, 5 minutes, 4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书中浪漫|莫里康内:用音乐创造电影的灵魂诗人

本期书籍:《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2018年,莫里康内整整90岁。作为世界电影配乐之神,他的艺术生命长达近60载,光是由他谱曲的影视类作品就将近1000部,其中获奖得的奖杯也数不胜数,包括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和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莫里康内被誉为用音乐创造电影的灵魂诗人,其参与的电影横跨半个世纪的电影史。我一直好奇,他为何拥有这么旺盛的创造力?在重读《莫里康内:50年一瞬的魔幻时刻》这本书时,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这本书记录了编者在2009—2010年间断断续续15次对莫里康内的采访,是我们了解莫老的第一手资料。首先,他拥有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书中详细写到他每天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以及他是如何展开工作的。这些,使得他可以健康且长寿。其次,他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伴侣玛丽亚,可以帮他打理生活中和工作中(主要是人事上)的很多事情,这样他就可拥有一种安全的创作空间,可以专注其间而不被琐事打扰。难怪无论去领奖还是遇上什么好事,他都带上太太,就连创作的案头,摆放的也是太太的照片。创作上,他一直在秉持实验精神,而且在实验之前,他是非常谙熟世界音乐的历史的,既包括古典音乐的历史,也包括流行音乐,这些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证据,也正是这种充足的准备,使得他的创新得以凑效,实现了创作风格的多样化。此外,他还非常乐于也善于学习,在谈及他的众多合作者(意大利老中青三代导演,以及欧美界的众多导演)时,他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学到些什么,当然也不乏对一些人的毒舌评价。这些也使得他的创作获得了从不间断的源泉和刺激。从他提及的这些合作者身上,我们几乎可以串联起半部意大利私人电影史,也可以从莫里康内对大家的评价中反观莫老的性格。深入了解一位创作者的最好方式,除了欣赏他的作品,还可以走进他的生活,既包括创作生活,也包括日常生活,研究他的成长历程,并反观其所处的时代。总之,从了解他是如何成为他自己入手。在这本书中,莫里康内坦诚聊及了他的原生家庭、求学经历、当兵经历、求职经历、初恋与婚姻、妻子与儿女,还谈及了其日常的业余爱好、宗教信仰,以及对政治和社会的态度,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其作品背后思想的重要密码。而编者每次采访他时,都不忘提及对幕后情境的描述,包括莫里康内的衣着、家居设置,甚至桌上的书和墙上的画。这是多么私密的创作现场啊,我们皆可从书中找到蛛丝马迹,并串联出勾勒莫里康内作品背后思想的地图。然而,我们或许并不知道,走入电影配乐这行,竟然出于偶然,那么莫老当初的志愿是什么呢?答案就在书中。
6/25/201837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这是上海话的时刻|舞台剧《繁花》爆红的秘密

前几天我和后浪剧场的老朋友蔡艺芸录了两期上海文艺旅行地图,一开始我便提到,无论是舞台上还是银幕上,近几年很少看到真正深入城市深处展现上海市民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这不,这两期节目还没来得及播呢,我就听说有着上海“人情世态的博物馆”之称的《繁花》剧组要来北京演出了。我们赶紧请来了《繁花》的导演马俊丰先生和主演王家珧小姐。二位从胡同深处走来,一进纳福胡同13号这个院儿,就开始聊及对后浪所在的这座小红楼的感受。对环境和空间的敏感,几乎是创作者的一种本能直觉。我们从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以及对上海精神的理解展开话题,因为我们很容易在一座城市里旅行或栖居,却很难找到解开这座城市普通市民生活方式与情感结构的密码,而那些恰恰是与每一位都市人息息相关的寻常又珍贵的吉光片羽,也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自我交流、与人相处的神秘法则。录音期间,窗外不时传来老北京胡同特有的声音交响乐:叫卖声、自行车或电动车呼啸而过的声音、街坊邻居打招呼或聊大天儿的声音,等等。这样,录音便成了双重叙事:声音的前景,是我们仨一起讨论上海这座城市中的世俗文化;声音的后景,则是北京这座城市东城一隅的皇城根儿下的民间日常。二者交相呼应。听众未必可以看到这一切,却可双重声响中获得无穷的想象空间。马导思维活跃、语速超快,一开始便带起了整场聊天的节奏,我则像打太极一样,不停地接招再出招,所以原本准备的提纲完全不必再拿出来,而是成了一次三人即兴的声场表演,而且这种逐渐积累逐渐加强的节奏,根本顾不上中间插歌,所以变成了一气呵成的进行曲。节奏是了解一个人或一部作品的方式之一,从这场密不透风的暴风骤雨式的谈话,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导思维的敏捷,也可以从家珧的“不响”中感受到静默带来的巨大想象力,你不知道那些静默的瞬间,她的脑内过了多少戏码。而这种三方来回交接能量的碰撞,带来了超多意料之外的火花,也让三位谈话者感到了语言的快感。除了节奏,我们重点聊了语言对于进入角色或进入戏剧情境的帮助,聊了观演关系以及每场演出中演员相应的调整,以及演员进入和退出角色的方式,角色对演员的影响,包括对舞台上处理大量“不响”的挑战与乐趣,形式创新为角色服务的要旨,等等,等等。聊天结束后,我们照例带嘉宾去后浪书店挑选图书,一进书店,二位嘉宾不约而同地聊起了对纸质书的钟爱,尽管手机或kindle很便捷,大家还是更钟爱有质感、有味道的纸质书,把书捧在手里,做笔记也方便呀。每当有读者这样说,作为编辑的我便隐隐对纸质书的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几乎每位电影人和戏剧人书架上都至少有一本后浪的书,所以他们一进书店就指着书架上的书一本本地告诉我,他有这本,她有这本,读过这本,读过那本。对于这个赠书仪式,马导给了一个形象的联想,说CC会为他们的客人赠送典藏DVD,并且还记录下这个过程,这个很有意思。可不是嘛,大家选书的过程也充满了趣味,而每个人选书的品味也从侧面透露出其内心更愿关注和了解的世界。所以我们打算以后把嘉宾选书的过程也拍出来。谢谢马导启发!当把越来越多的电影和戏剧创作者请到后浪剧场做客时,我突然意识到,后浪剧场不再只是一个在图书市场不景气下致力于出版表演和戏剧向小众书的图书品牌,也不再只是一个聊与艺术有关的一切的空中播客,而是一座空中桥梁,它让书中前人总结的经验和当下创作者的经验发生了连接,让国外的理论体系和国内的创作实践发生了连接。当每位奋战在一线的创作者带着后浪的书回到他们日常构思的案头,或是回到他们的排练场与片场时,我感到了能量的传递与流动。有了流动,作为能量承载体的后浪剧场便也有了生命。
6/20/20181 hour, 38 minutes, 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一名新社畜的自白:我在日本学戏剧

大家还记得“东京文艺旅行地图”系列的嘉宾吉琳吗?一位元气满满的酷似能年玲奈的二次元少女。小时候因为看了《美少女战士》,便相信十岁的时候,会有一只黑猫对她说,“变身成美少女战士吧”。虽然长大了这只黑猫并没出现,但她和日本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各种动漫与日剧中她自学了日语之后,她终于听着《海女》的音乐走进了日本大学的考场。如今学成归来,已然变身为一名戏剧工作者,为国内的观众引进各国的戏剧,比如NTlive,以及日本的戏剧影像。这期,我们请吉琳把她原本打算开赴日留学顾问公司的干货都免费拿出来,与大家共享。那么,赴日留学,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如何克服语言关?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如何解决签证问题?考试之前要不要先见导师?考试的流程和时间安排是怎样的?考上了之后课程如何设置?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或看戏?如何学会独自在日本生活?如何处理自己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毕业季,以留学生的身份求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留在日本还是报效祖国?且听吉琳以她充满元气的声音嗨皮道来。吉琳:西安妹子,南京艺术学院2010级导演系,日本大学大学院艺术学研究科(日艺,NUArt)舞台艺术学硕士,主攻中日演剧演出教育比较论、演出论,辅修民俗艺能特论及艺术管理特论,(日)传统演剧文化研究会成员,现任陕西大剧院戏剧项目经理,一个爱与正义的元气演剧少女(剪刀手)。
6/14/20181 hour, 29 minutes, 4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戛纳特辑:逆转、欢呼、是枝裕和、中国军团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刚刚落幕,这一届被影迷们称为戛纳“大年”,我们邀请了刚刚回国的几位嘉宾,一起聊了聊这届戛纳最受关注的几大热点。(有轻微剧透)主播|长乐    嘉宾|李迅、单佐龙、吴泽源李迅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地球最后的夜晚》文学顾问 单佐龙荡麦影业CEO、《地球最后的夜晚》制片人 吴泽源《环球银幕》编辑、影评人节目要点10:15s-16:34s李迅、吴泽源谈为什么不喜欢《燃烧》,李沧东没得奖很可能是女评委不喜欢16:42s-20:56s《小偷家族》能否进入是枝裕和最佳作品行列?28:08s-35:08s 每年的戛纳市场,中国买家都极其活跃,但买走的电影都不知去哪了35:34-41:25s戛纳与网飞之争41:28s-47:30s戈达尔和他的影像47:30s-51:00s李迅谈3D技术的真正价值1:01:15s-1:05:51s《地球最后的夜晚》真的只是《路边野餐》升级版本吗?
6/9/20181 hour, 17 minutes, 1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谈论《米花之味》,是今年华语电影最为重要的事

电影是一个显性故事,电影幕后则是一个不易被察觉的隐性故事。我们或许可以说,一部“电影”是由这两种故事组成。那些使电影成为电影的动人瞬间,也应该是我们留意和抓住的部分。《米花之味》从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影评界持续的赞誉。甚至在一些评论中,带上了“最”、“新”等颇具里程碑意义的词。从它的影响力,我们甚至可以说,谈论《米花之味》,是今年华语电影最为重要的事。《米花之味》,讲述了一个外地务工的母亲回到地处中缅边境村寨的故事,在母亲返乡期间,和自己的孩子,和村寨,发生的种种事情。这样的题材,在近两年的华语电影中并不罕见,《石头》《旺扎的雨靴》《那年八岁》《冈仁波齐》都算是其中的代表者。它们或表现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内在碰撞、或表现边陲的一隅。无论成色如何,起码我们在大银幕上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而《米花之味》,则拥有了更加轻盈的姿态,这也是它最为难得的一面。这期后浪剧场·影人,我们向《米花之味》导演鹏飞、女主角英泽,抛出了对这部难得作品的好奇和疑问。主播|长乐、小树    嘉宾|鹏飞、英泽鹏飞,1982年出生于京剧世家,旅法学习电影八年并毕业于法国国际影像与声音学院导演系。2008年起与蔡明亮合作,担任《脸》助导,《郊游》编剧、助导。 《地下香》为其首部剧情长片,先后获鹿特丹影展、戛纳影展基金,初试啼声即广受好评,获得第72届威尼斯影展“威尼斯日”最佳影片;第二部剧情长片《米花之味》再度入围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竞赛单元。英泽,中国新生代演员,同时担任部分电影幕后工作。高中毕业于英国著名女校,大学间隔年曾游学西班牙、美国。之后被世界顶级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录取,获得社会政策和犯罪学学位。于2016年夏天在哈佛大学进修哲学研究生学分课程,并以满分完成。曾主演并联合制片电影“地下香”,影片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欧洲影评人最佳影片大奖。节目要点02:10-04:54 与蔡明亮一起工作的感想:他感觉到了才会拍04:54-08:08 女主英泽:从伦敦政经的社会政策和犯罪学专业,跳到了电影13:31-27:14 在傣族生活了一年,改变了我的很多误解27:14-34:00很多幽默的桥段都是不经意出现的,都是因为生活的魔力插曲 铃木庆一《刹那即永恒》53:13s-1:11:02 谈创作|最后一场戏用舞蹈来表现,千言万语都能汇聚
5/10/20181 hour, 24 minutes, 3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声音旅行|德国文艺旅行地图(上)

在走过法国阿维尼翁、日本东京之后,声音旅行来到了德国。德国柏林戏剧节,是世界三大戏剧节。创办于1964年,是柏林艺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德语戏剧界的“奥林匹克”。这期,跟我们一起去德国听戏吧。主播|小树    嘉宾|蔡艺芸蔡艺芸80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从事剧场工作十余年,从大学起就和朋友们组建聆舞剧团,成为上海第一批拿到营业许可证的民间剧团,2012年开始来北京发展,以个人名义组建女性剧团“歇斯底里剧团”,作品风格诗意当代,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不局限于剧场空间,近年来涉猎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主要作品有《写诗》、《我的秘密生活》、《小美人鱼》,受邀哥本哈根舞台、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多个国际性艺术节。2012年开始尝试诗歌和绘画创作,第一本诗集《幕间休息》将于2018年独立出版。
5/3/20181 hour, 28 minutes, 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如何指导演员

图书推荐:《如何指导演员》《如何做导演》主播|小树           嘉宾|孙帅孙帅导演、编剧、教师。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专业硕士。后浪·拍电影网特聘导演教师。约翰休斯(北京)影视技术公司艺术总监。2014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剪辑课程。2015年6月赴越南参加越南河内戏剧影视大学学术交流。2014年纪录片《莓迪》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影展参展影片导演。2015年11月摄影作品《红色的越南》《1680元里的爱情》入围金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大赛。执导电影《时尚女模头》《时尚女模头2》在爱奇艺播出执导中国海军2017招飞宣传片《海空在召唤》节目要点01:23 导演和演员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05:40 演员的外貌重要还是演技重要?14:30 开拍前导演和演员一般何时见面?15:30 导演不要教演员怎么演,而是让演员感到安全、自信。21:40 扎实的基本功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可增强创作悟性。痛仰乐队《公路之歌》。31:11 如果演员表演不够,导演可以通过摄影、剪辑等弥补。39:30 遇见大牌演员怎么办?39:54 如果演员NG太多次。42:20 怎样指导零基础的演员。45:23 好的演员会自带剪辑点。48:30 男导演怎样指导女演员。50:00 如何看待网大。55:00 导演如何因陋就简用妙招化解困境。59:00 怎样的时代才能造就大演员。朴树的《平凡之路》。
4/26/20181 hour, 9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毒舌影评人九苍:我是怎样“看”电影的

 后浪赠书:订阅+留言,选择5位听友获得《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在开始前,我们可以先试着想一下,我是怎样“看”电影的?这个“看”如果按豆瓣的设置,包含了“想看”和“已看”,是对一部电影开始之前和之后的判断。是依赖于媒体的宣传力度,还是选择点进豆瓣看一下评论?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观影人群是被这两者控制住了方向。今天的内容,我们则希望跳出这两者,重新聊聊“看”电影。开寅老师是一位毒舌影评人,说毒舌,是因为多数时候他和大众的评价截然不同,我们邀请他来录后浪剧场的节目,原因之一也是想为新书《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做做广告,但没想到,连作者罗杰·伊伯特也被他“吐槽”了。无论是对未来电影媒介的判断,还是对影评人现象的分析,开寅老师的回答都能让人耳目一新。这不仅是在谈论如何看一部电影,也是谈论如何看待电影本身。主播|长乐、草草二           嘉宾|开寅开寅:笔名「九只苍蝇撞墙」,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系。2011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电影理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影与意识形态、电影语言与技巧演变及中国电影史。曾任电影专业媒体编辑、记者,电影编剧、电影项目策划。现居加拿大。节目要点:2:40s-9:26s现在,我们对电影的讨论基本被媒介统治9:38s-12:49s我的电影观念:不喜欢讲故事的电影13:32-21:27s看电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摆脱驯化的过程,要有一个基本认识是:我们看的不仅是一个文化产品,更是一个商业产品25:24s-27:30s我的电影观是在写作当中形成的30:44s-34:19s未来,人们可能不再走进电影院34:20s-41:35s视频化电影和明信片电影42:03s-43:53s是不是非得把一次性看完的东西叫电影?44:04s-49:07s插曲 小林武史《Theme of Yen Town (Ending)》52:59s-57:15s影评人写影评,一是为了生存,二是因为喜欢1:00:16s-1:02:28s影评人对自己要有伦理要求1:03:32s-1:05:28s无论拍电影还是写影评,引起共鸣都是比较简单的事情1:05:28s-1:14:00s为什么说德勒兹有趣,他一直强调的是,影像除了套路,应该还有其他1:14:06s-1:18:50s电影不是用来理解的,是要去感受的。要提高感受电影的能力,首先应该是感受周围生活的能力
4/19/20181 hour, 23 minutes, 5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素人在表演课上学什么

一个素人,前一秒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下一秒便出现在了后浪剧场的表演课堂,他们为什么来?千里迢迢地来,甚至从台湾远道而来。他们又能在表演课上收获到什么呢?传说中的解放天性练习,真的可以让我们的心结打开吗?排练场上的游戏,真的可以让我们变得简单而快乐吗?就算不当演员,这些表演课上学到的东西,真的可以助益我们的日常生活吗?会让我变成更自信更有趣的人吗?很多人儿时都有演员梦吧,不管当初因为何种缘由错过,长大后,大概都有过抚慰一下那个梦想的冲动吧。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和表演班上的朋友聊了一阵天儿。主播|小树           嘉宾|刘淼节目要点00:00s表演就是过百种生活5:39s为什么会扎根进表演这个“坑”10:30s如何在镜头前控制自己12:58s声音,另一种表演17:50s信念感:怎么把你当成你,把他当成他22:58s:迎头枪,由根起,多找剧本上没有的东西
4/13/201836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声音旅行|东京文艺旅行地图(上)

春天是个旅行的季节,此次我们特别策划了文艺旅行地图系列,这期是东京篇(上)。大家还记得后浪剧场第一期的嘉宾成荫吗?他在春节期间去了日本,既去了纪伊国屋书店观察了图书分类,又去日本艺术大学拜访了当年牵头与中戏做中日友好交流的左派教授,还去全世界最小的剧场以及文学座等地巡礼。东京期间,他看了四部代表不同风格样式的戏剧,从中我们可以略窥东京戏剧文化生活之一斑:这些戏的演出信息在哪里找?如何买票?日本的售票体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商业剧、文艺剧、小剧场戏剧以及庶民剧各有何特点?日本观众的成分和素质如何?欧巴桑打赏的场面何等壮观?等等。这四部戏分别是:30座地下剧场的净琉璃《衣衣》、讲求艺术性且超级无敌难考的文学座的毕业公演、大编剧大导演大卡司的《上海月亮》,以及超级嗨皮的大开眼界的大众演剧。此外,成荫还带来了他的旅伴,一位元气满满的二次元少女吉琳。吉琳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知道很多少有人知的旅游秘境,什么让小三去死神社啦,前男友去死神社啦。她像一位卡哇伊导游一样,可以带给我们一个独特的在地视角,并会科普很多日本戏剧的相关知识。主播|小树           嘉宾|成荫、吉琳王成荫: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导演系,英国东十五表演学院剧场导演艺术硕士,于俄罗斯戏剧艺术大学(GITIS)修习斯氏体系,亦参与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 RADA )等戏剧院校之专题工作坊。现于国家大剧院担任戏剧艺术普及工作,同时致力于演剧方法的探索与普及。主要剧场创作经历:《华沙旋律》执行导演、《求证》演员与导演、《脏手》导演、《我可怜的马拉特》导演。吉琳:西安妹子,南京艺术学院2010级导演系,日本大学大学院艺术学研究科(日艺,NUArt)舞台艺术学硕士,主攻中日演剧演出教育比较论、演出论,辅修民俗艺能特论及艺术管理特论,(日)传统演剧文化研究会成员,现任陕西大剧院戏剧项目经理,一个爱与正义的元气演剧少女(剪刀手)。开场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Louis Armstrong)插曲:《话しかけたかった》(南野陽子)片尾曲:《彼女は革命家》(頭脳警察)节目点02:08出发原点:野村万斋X广末凉子X井上下X栗山民也版《上海月亮》(鲁迅与许广平的故事)06:35意外之喜:热血天使剧团(中二爆表)26:50大众演剧的杀马特style29:00 什么是时代剧大众演剧的观众成分,百分之九十是欧巴桑36:00歌舞伎的袭名传统38:00东京小剧场的奇异景象39:38安利新宿的花园神社(非常灵验的求艺能的神社)的野外戏剧43:00纪伊国屋书店里的“后浪书架”,里边还有个小剧场45:16日本买书太贵,上课都不发书,只用复印本51:00文学座的毕业公演,一次圣地巡礼56:15看戏时如何在黑暗中做笔记01:06:20文学座毕业选戏跟中国戏剧院校很像
3/31/20181 hour, 9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后浪电影编辑部建了一座剧场,你们都是主演

这期是后浪剧场的特别企画,之所以有这期节目主播的自白,用小树的话说,节目做了有段时间了,要不要咱仨碰个头?正好,也可以和大家聊聊,我们为什么会建这座剧场,以及大家为什么要花时间来这座剧场希望大家喜欢主播一号:小树主播二号:长乐主播三号:草草二节目时长:1小时11分06秒00:00s三个人依次自白02:36s为什么不好好上班,去鼓捣了一个电台?04:09s小树的电台情结:在我孤独的时候,是电台拯救了我16:08s长乐:电台开启了不止一扇门,而是一堆门23:24s草草二:其实,我想建的是一座绿洲……27:05s所以,为什么要选我们三个主播?27:56s在打造后浪剧场的过程中,朋友变成了嘉宾,嘉宾成为了朋友31:11s打歌一,the pillows《Beautiful Morning with You》 34:50s做了主播后发现,对着话筒就跟对着墙一样,并没有梁朝伟讲话的感觉37:55s当我聊的太嗨时,地心引力都拉不住我40:00s我们就想随意一点,聊点很随意的话题41:17s最开心的时刻:终于有人回复我们的节目了42:19s别人刚听开头曲,以为是个养生节目51:33s打歌二,Mr.Children《kurumi》55:24s节目走向,要和听众做朋友1:04:07s打歌三,小田和正《深信不疑》
3/23/20181 hour, 11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为什么天海祐希是日本女性最想成为的人?

妇女节要到了,这次我们为您介绍一位极富魅力的女性:天海祐希。中野祐里考宝塚音乐学校看榜时的照片光是作为女性,她便有着超多闪光的品质;演员的身份,则帮助她更多地探索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的活法,并借助作品在世界传播开来。作为主播的小树呢,也是隔空受到了天海的鼓舞,才有勇气开启后浪剧场这档节目,并接任主播的重任。而这期的嘉宾程婕,在不懂日语,非艺术专业的情况下,因为天海就敢贸然去日本学戏剧,所以在节目中她说到,“天海改变了我迄今为止的人生呢”。主播|小树           嘉宾|程婕嘉宾介绍:程婕。表演艺术行业从业者,撰稿人、摄影师,宝塚歌剧深度爱好者,曾赴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宝塚歌剧研究。节目要点:00:33 开场介绍05:30 天海与表演有关的成长经历12:00 考宝塚音乐学院的经历、长相优势,曾想放弃考宝塚26:40 为什么叫“天海祐希”33:10 中场音乐(天海祐希新人公演和毕业公演剧目中me and my girl的主题曲Lambeth Walk)35:10 宝塚歌剧团的介绍41:00 宝塚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1:16:10 宝塚歌剧团的演出经历1:18:05 和粉丝的关系1:25:00 天海祐希的黄金搭档麻乃佳世1:38:40 退出宝塚歌剧团 平静离开,没有流泪(宝塚退团的再见美学,天海祐希平静而宏大的退团方式)片尾曲:退团曲目,天海祐希与麻乃佳世合唱的《今なら言える》
3/7/20181 hour, 49 minutes, 5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限制你想象力的可能不是贫穷,而是奥斯卡动画

后浪赠书:参与规则:订阅或分享节目,从中抽取5位听众获得《坏狐狸》漫画书籍介绍:不容错过的法式浪漫主义风格,清新自然的田园诗意,晕染的水彩充满诗意,点到为止的线条描绘出生动的形象。作者充分发挥动画导演的优势,每幅画面像电影镜头般一帧一帧自然而紧密地衔接,如绘本般的阅读体验,令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今天,已经第90届的奥斯卡成为了美国人的盛典,也成为了朋友圈的盛典。昨天,我们简单聊到了奥斯卡和电影节的运行模式,但发现,仅仅聊电影是不够的,因为,奥斯卡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其实是动画啊!主播丨草草二      嘉宾丨马小褂马小褂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动画学术趴副主编。动画独立研究者,在知乎动画领域、B站、微博,都致力于翻译和传播优秀的动画知识。开场曲: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高橋洋子插曲:《鲁邦三世 princess of the breeze ~隐藏的空中都市》--大野雄二片尾曲:《Komm,susser Tod(M-10 Director’s Edit.Version)》--Arianne / Hideaki Anno03:14  奥斯卡动画奖到底是怎么投的?09:17  奥斯卡动画奖在世界动画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19:50  东欧四天王(波兰、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的个人创作27:12  西欧艺术中心的法国,奥斯卡提名最多之一的英国39:20  日本动画到底会不会药丸?从制作和表现手法看日本动画48:08  当我们在谈论“画风”、“作画崩坏”、“帧数爆炸”,到底在谈什么?50:20  中国动画凉了?我觉得熊出没是2017年最好的动画!56:49  儿童文学对动画创作的影响1:02:01 从山寨到外包,韩国动画向我们走来
3/5/20181 hour, 12 minutes, 1 second
Episode Artwork

奥斯卡特辑:浅谈奥斯卡和电影节的运行模式

『 后浪赠书 』参与规则:订阅或者分享节目,选取5位听友获得下列书籍《希望为电影》书籍介绍:他发掘了李安,他是《综艺》“全球娱乐业影响力五百人”之一,现任亚马逊影业制作部主管。听“纽约无成本制片之王”特德·霍普畅谈电影制片风云史 —— 一部有干货、有远见、有真心、有八卦的制片人手记。奥斯卡要来了,各大电影公号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预测,今天后浪剧场不做预测和分析,跟你聊聊奥斯卡和电影节热闹背后的景象。主播丨长乐      嘉宾丨胤祥、圆首的秘书胤祥电影研究者、最为勤劳的电影节影迷,搞不好要专注东欧电影三十年。圆首的秘书来自国内最为专业的电影节媒体深焦,2017年深焦影评大赛冠军,以记者身份参加了2017年戛纳电影节。开场曲:《Visions of Gideon》--Sufjan Stevens插曲:《鲁邦三世 princess of the breeze ~隐藏的空中都市》--大野雄二01:50  奥斯卡和电影节之间的关系和区别?13:00  三大电影节如何经营自己?16:50  电影节小评审团和大评审团的不同20:10  除了欧洲三大电影节,还有哪些电影节值得关注?26:57  对于三大电影节,有哪些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地方?41:40  电影节攻略,怎样规划日常安排,花费多少?49:55  是否存在导演瞄着电影节奖去创作的“电影节特供电影”?62:17  电影获得电影节大奖对中国市场是否有影响?
3/2/20181 hour, 12 minutes, 4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如何获得更多演戏机会?这三样东西你必须做好

主播丨小树      嘉宾丨戎震欢迎回到后浪剧场。年过完了,我们“剧场”的员工也悉数回京上岗,继续给大家制作好玩又涨姿势的电台节目。还记得上期节目我们聊了啥吗?没错,就是带你一口气了解世界著名的表演院校。那从学校毕业之后要做什么呢?当然是谋求演戏的机会,但这方面的技巧,往往是那些内心充满表演理想的新人缺乏的。你知道演员资料卡放什么样的照片最有可能获得面试机会吗?你知道自我介绍视频要选什么样的背景吗?你知道演戏视频要怎么制作能让制片人更愿意观看吗?戎震导演说,演员资料卡、自我介绍视频和演戏视频是演员事业发展的基础,这是他一直在给年轻演员们传授的演艺圈生存技能。本期后浪剧场就请他来聊聊演员面试的技巧,教你获得更多的演戏机会。『 关于嘉宾 』戎震青年导演。代表作:话剧 《百年小楼风雨情》,电影《Sans Issue》。先后毕业于法国自由电影学院CLCF和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VFS ,二元表演训练法创始人。现任北京电影培训中心职业进修班表演教师。微信公号:戎震导演工作室(ID:DJRworkshop)新浪微博@导演戎震。
2/25/201823 minutes, 2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我们“拜访”了世界上著名的表演院校,发现

上次我们请了北电的老师聊了艺考的流程,相信大家听完后,对艺考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很多人可能会问,艺考之后会怎么样呢?学完表演专业是不是都能成大明星?国内的学校都是什么表演方法?我想出国留学该选什么学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先后在法国、加拿大留过学的戎震来跟我们聊聊各大表演院校究竟怎么样?赠书:订阅+点赞本期节目,送出5本《表演应试手册》书籍介绍:本书汇集了林洪桐教授十六年的艺考考官经验与近六十载表演教学经验,系统而详尽地解答了考生在整个艺考过程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与疑惑,从有报考的念头,到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去报名,再到备考、冲刺、临场发挥,以及出榜、录取或落榜后如何面对,等等。如果你想参加艺考,却不知该如何报名;或者已经报名,却不知如何复习,更不知临场该怎样表现,请拿起这本书吧,它将是陪伴你走过整段艺考时光的良师益友。嘉宾介绍:戎震青年导演。代表作:话剧 《百年小楼风雨情》,电影《Sans Issue》。先后毕业于法国自由电影学院CLCF和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VFS ,二元表演训练法创始人。现任北京电影培训中心职业进修班表演教师。个人微信公号:戎震导演工作室(ID:DJRworkshop),新浪微博@导演戎震。
2/9/201844 minutes
Episode Artwork

声音旅行|法国文艺旅行地图

这期后浪剧场,我们邀请了独立戏剧导演蔡艺芸,和我们一起聊聊她眼中的戏剧,跟着她的声音,我们一起去往国内外最好的戏剧节。蔡艺芸80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从事剧场工作十余年,从大学起就和朋友们组建聆舞剧团,成为上海第一批拿到营业许可证的民间剧团,2012年开始来北京发展,以个人名义组建女性剧团“歇斯底里剧团”,作品风格诗意当代,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不局限于剧场空间,近年来涉猎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主要作品有《写诗》、《我的秘密生活》、《小美人鱼》,受邀哥本哈根舞台、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多个国际性艺术节。2012年开始尝试诗歌和绘画创作,第一本诗集《幕间休息》将于2018年独立出版。
1/25/20181 hour, 7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千里挑一的艺考,到底是怎么挑的?

主播丨小树      嘉宾丨苏桐丨Song List丨追梦赤子心 - 徐歌阳一年一度的艺考季已经来临了,据我们今天的嘉宾——老师苏桐透露,去年电影学员表演专业的报名人数大概来6000左右,今年只能说比6000还多,最后只招50人,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那么,对于即将参加艺考的学生来说,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呢?对于未来打算参加艺考的学生来说,有那些方面是需要他们在备考期间需要重点学习的呢?本期后浪剧场,主播小树将和嘉宾苏桐老师聊聊艺考的获胜法则。苏桐演员、表演教师。2012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2013年跟随张华教授,崔新琴教授研究影视表演教学,担当助教。同年开始担任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进修班表演指导教师。2013年参加庶吉教育表演培训班表演艺术指导。2014年参加北京新面孔模特学院表演课程教学。话剧代表作,《雷雨》《北京人》等,歌剧《赵氏孤儿》《托斯卡》等。『 相关阅读 』《表演应试手册》修订版(内含10小时在线参考视频)林洪桐 著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林洪桐教授十六年的艺考考官经验与近六十载表演教学经验,系统而详尽地解答了考生在整个艺考过程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与疑惑,从有报考的念头,到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去报名,再到备考、冲刺、临场发挥,以及出榜、录取或落榜后如何面对,等等。如果你想参加艺考,却不知该如何报名;或者已经报名,却不知如何复习,更不知临场该怎样表现,请拿起这本书吧,它将是陪伴你走过整段艺考时光的良师益友。『 留言·投稿』1.欢迎向主播或嘉宾提问,我们会在之后的节目中回答。2.欢迎推荐他人或您自己,来后浪畅聊表演。3.欢迎投稿声音作品(剧本朗读、创作感想、影剧评论或其他生活故事等)可发送至1156913060@qq.com,择优在本平台展示(有奖励)
1/18/201858 minutes, 3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芳华》女主被孤立,演员该为戏牺牲多少?(下)

大家好,欢迎来到后浪剧场。这里是一个交流情感与思想的“空中剧场”。我们依托于“后浪剧场”系列图书,一方面放眼国际,引介斯坦尼、波列斯拉夫斯基和铃木忠志等表演、戏剧大咖的精辟观点;另一方面着眼国内,邀业内人士和研究学者一起关注时下的各种影视戏剧表演现象,并以轻松欢乐的方式和大家畅聊表演与生活。后浪剧场还是个人生剧场,向所有对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免费开放,希望大家可以从表演中照见自己,照见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进而找到生活中属于自己的角色。『 后浪赠书 』选取5位听友获得下列书籍《尊重表演艺术》[美]乌塔·哈根 / 哈斯克尔·弗兰克尔 著内容简介: 本书被纽约H·B工作室的学员奉为《圣经》,是有志献身戏剧工作、对表演心存虔诚的表演爱好者和演员们的实用手册。作者以60多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告诉您即使没有较好的容貌与过人的天赋,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员,她从点滴的生活细节入手,教您如何培养演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格,训练肢体、声音、语言,分析角色,对角色及其处境建立信念,最终融入角色,靠自己释放角色之生机,进而与观众建立无间的交流。以还原演员应有的生活状态,还表演应有的艺术尊严。《银幕形象创造》表演课百年诞辰典藏纪念版赵丹 著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丹生前留下的唯一一本探讨电影表演方法与风格的专著,是其一生实践与思索的总结。书中精选了《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武训传》《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在烈火中永生》九部代表作,从影片制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各部门协力的创作过程,以及对角色的认知、体验与塑造,来探讨舞台与银幕表演的区别、体验派和表现派的长短利弊,以及演员自身的局限与无限等问题。本次修订的典藏纪念版中,特别附上全新整理的赵丹电影作品年表、精选修复的40余幅珍贵照片,以及夏衍、巴金等撰写的纪念文章,希望值此百年诞辰之际,读者可以重新梳理与思考赵丹留下的宝贵经验,探寻合乎民族文化心理的表演创作之路。《演员的力量》查伯克十二步骤表演法[美]伊万娜·查伯克 著内容简介: 本书是伊万娜·查伯克多年表演教学生涯的经验结晶。“查伯克表演法”,在理论上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迈斯纳、乌塔•哈根等体验派前辈表演大师的传承、补充和发展,在实践上指导性非常鲜明:作者如庖丁解牛般提炼出十二种核心的表演工具,步步为营,指导演员完成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她强调演员要有效地运用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痛苦的部分)去达到角色的目标,从而呈现出强有力的、真实有机的表演。书中提供了深度的剧本和角色分析,以及她所教过的学生的大量幕后案例,且行文如她日常授课一样平易、幽默,是一本专业、易读、实用性强的表演指导书,对于导演或编剧也有宝贵的启发。
1/11/201843 minutes, 3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芳华》女主被孤立,演员该为戏牺牲多少?(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后浪剧场。这里是一个交流情感与思想的“空中剧场”。我们依托于“后浪剧场”系列图书,一方面放眼国际,引介斯坦尼、波列斯拉夫斯基和铃木忠志等表演、戏剧大咖的精辟观点;另一方面着眼国内,邀业内人士和研究学者一起关注时下的各种影视戏剧表演现象,并以轻松欢乐的方式和大家畅聊表演与生活。后浪剧场还是个人生剧场,向所有对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免费开放,希望大家可以从表演中照见自己,照见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进而找到生活中属于自己的角色。『 后浪赠书 』选取5位听友获得下列书籍《尊重表演艺术》[美]乌塔·哈根 / 哈斯克尔·弗兰克尔 著内容简介: 本书被纽约H·B工作室的学员奉为《圣经》,是有志献身戏剧工作、对表演心存虔诚的表演爱好者和演员们的实用手册。作者以60多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告诉您即使没有较好的容貌与过人的天赋,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员,她从点滴的生活细节入手,教您如何培养演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格,训练肢体、声音、语言,分析角色,对角色及其处境建立信念,最终融入角色,靠自己释放角色之生机,进而与观众建立无间的交流。以还原演员应有的生活状态,还表演应有的艺术尊严。《银幕形象创造》表演课百年诞辰典藏纪念版赵丹 著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丹生前留下的唯一一本探讨电影表演方法与风格的专著,是其一生实践与思索的总结。书中精选了《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武训传》《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在烈火中永生》九部代表作,从影片制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各部门协力的创作过程,以及对角色的认知、体验与塑造,来探讨舞台与银幕表演的区别、体验派和表现派的长短利弊,以及演员自身的局限与无限等问题。      本次修订的典藏纪念版中,特别附上全新整理的赵丹电影作品年表、精选修复的40余幅珍贵照片,以及夏衍、巴金等撰写的纪念文章,希望值此百年诞辰之际,读者可以重新梳理与思考赵丹留下的宝贵经验,探寻合乎民族文化心理的表演创作之路。《演员的力量》查伯克十二步骤表演法[美]伊万娜·查伯克 著内容简介: 本书是伊万娜·查伯克多年表演教学生涯的经验结晶。“查伯克表演法”,在理论上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迈斯纳、乌塔•哈根等体验派前辈表演大师的传承、补充和发展,在实践上指导性非常鲜明:作者如庖丁解牛般提炼出十二种核心的表演工具,步步为营,指导演员完成对角色的理解与塑造。她强调演员要有效地运用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痛苦的部分)去达到角色的目标,从而呈现出强有力的、真实有机的表演。     书中提供了深度的剧本和角色分析,以及她所教过的学生的大量幕后案例,且行文如她日常授课一样平易、幽默,是一本专业、易读、实用性强的表演指导书,对于导演或编剧也有宝贵的启发。
1/10/201837 minutes, 1 second
Episode Artwork

演戏,为什么不能演情绪?

赠书:订阅后浪电影学院并留言,从中选出5位听友获得《表演的艺术》。大家好,欢迎来到「后浪剧场」。作为国内表演、戏剧类图书的专业出版品牌,我们一直致力于译介、挖掘国内外经典表演、戏剧专著。现在,我们开设了一档同名音频播客,由编辑小树主持,每期邀请一位业内人士或相关研究者,结合专业知识,同时又接地气地跟大家一起来聊聊「表演与生活」这件事儿。主播丨小树      嘉宾丨谢霜南谢霜南,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担任话剧团团长,创立“轩辕”话剧专场。研究生考取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士考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现已参与创作多部舞台作品,包括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五台山》、德国当代经典剧目《公司感谢你》、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出品《失恋博物馆》等。剧评曾发表于《人民日报》、国家大剧院院刊等。曾在李六乙戏剧工作室工作。相关书籍:《表演的艺术》斯特拉•阿德勒的22堂表演课[美]斯特拉•阿德勒 著[美]霍华德·基塞 编李浩 译影响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的经典课程全球知名的斯特拉·阿德勒表演学院创始人权威之作选编自三十余年教学手稿、课堂录音及笔记,首度引进中文版丨Song List丨安吉拉乔治乌 - 晴朗的一天中国爱乐乐团 - 为艺术,为爱情
12/27/201752 minutes, 3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都在聊《演员的诞生》,但你看懂表演了吗?

随着近期表演话题的持续升温,今天后浪剧场请来了国家大剧院的王成荫,和后浪戏剧图书编辑小树,一起聊聊表演这件事。同时,我们也整理出了后浪剧场的表演书单,给对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后浪电影学院X喜马拉雅FM联合赠书活动:订阅本节目,留言说出你对于《演员的诞生》的一句话评价。我们会选择五位优质留言者,赠送书单里的任意一本!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0日请密切关注站内私信,获取中奖通知!《李国修编导演教室》这本书告诉我们,编剧、导演、演员,都不只是唯天赋/灵感论,是有方法培养的,创意也可以训练。作者结合自己从启蒙到实践再到教学的经验,整理出了一套系统而科学的训练体系,简直像建筑师的设计图纸一样,可模仿,可学习,也可消化为自己的东西。而且所有内容都是结合了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的,说的是人话,所以听来易懂,易懂却精炼。比如在表演课中,提及研究人物时要抓其潜意识里的两大能量:欲望与恐惧,欲望是想要,恐惧是不想要,前者如火车头,后者似身后的恶犬。方法好学,勤奋与用心即可。但要从技师变成大师,则需要生活经验,需要人生顿悟。需要持续探索自己的内心,关心社会的发展。所谓看戏修心,演戏修行。《演技六讲》这是目前为止我读到过的最有趣的表演书,简直像一部浪漫爱情疯癫喜剧,外行人也能读的懂,且会被吸引。不管你是刚入门或想要入门的表演/戏剧好好者,还是已经是业内人,都可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作者举重若轻,不用一本正经的专业术语吓唬你,而是看似跟你闲言碎语地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却在这个唠嗑的过程中,把表演中的重要课题夹杂了进来。所以你以为对方跟你唠嗑,其实课已经上完了。比如,在讲节奏的时候,作者带着学生坐着电梯去帝国大厦顶层,在一层层上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形象地讲完了节奏的要义,而且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亲自感受。《表演训练手册》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下表演到底是什么?你还处在入门阶段,可以考虑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的正文只有80来页,一趟地铁的功夫估计就可以读完。书很薄,但这绝不代表这本书很浅薄。它是根据大卫·马梅的表演大师班笔记整理而成的,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微言大义,帮助你建立对表演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认识。所以其实也适合进阶甚至高阶阶段的读者。总之,不同段位的读者,可以读到不同的深度。首先,全书先区分了自己可以控制的和无法控制的部分。天分无法控制,所以搁置,这里只聊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可量化的技能。你找不到表演的诀窍,不是没天分,而是缺乏勤奋和意志力,且没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而在训练表演技术之前,需要一些表演的常识,包括帮你把剧本信息转化成表演信息的能力,面对失败的恐惧、自我的束缚和其他无数障碍仍然能全身心投入表演的勇气,以及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放弃的意志力。关于表演技术,你需掌握,表演本质上是在戏剧的规定情境中真实地生活,这里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找到人物的目标与动作,目标是驱使动作行进的心理动力;另一方面,演员在行动的过程中,要时刻感受每一个真实的瞬间,并作出对这个瞬间的真实而即兴的反应,这样才可以保证表演的新鲜感与活力。《演员的力量》如果你已经拿到一个角色,最关心的是自己该如何演好这个角色,且塑造得有心理深度与生活意味,急需一些快速有效的实操方法,可以选这本书。这本书把演员塑造一个角色分为了12个步骤,你可以按照这12个步骤来塑造自己的角色,也可以在表演中遇到障碍时对着这本书寻找“病症”与“解药”。或者,当你需要表演喝醉、嗑药、处理性关系、怀孕、残疾、杀人、死亡之类情境时,也可以查阅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专门针对上述特殊情境给了具体的招儿及其心理依据。这本书是斯坦尼一派的,所以对角色外部行为背后内心的根源更感兴趣,而那个根源,其实皆关乎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根本需求,比如安全感、被关注、被肯定、被爱、被尊重、自我实现等。这便是演员的力量。这个力量,有时候会借力于演员自身的情感经验。为了挖掘和体验角色的情感,演员难免需要挖掘自己的情感记忆,尤其是一些负向的伤痛的记忆。这个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其实是迫使演员正视自己过往伤痛的过程,而正视,便是解决的开始。所以,挖掘演员的力量,既是深度塑造角色的过程,其实也是演员自我疗育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到这里,这本书其实已经不止是一本表演书了,越过表演的表象,从心里根源上看,它更像一本教你如何面对自己、面对生活的书。而在作者的观念里,所有的负向信息,焦虑、心结、痛苦等,都是力量的源泉,我们其实与角色一样,要做拥有生活主动性的人,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所赐的所有好的与不好的,而非被动地去逃避,去自欺欺人。《尊重表演艺术》如果你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既想学习表演中的基础技能,又想有进一步的提升,想做一个有思想、有高级自我的演员,可以考虑这本书。书中强调,在做演员之前,你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有着良好的品德:互相尊重、礼貌、良善、慷慨、信任、严肃、体谅他人、勤奋、专注,等等。作者把表演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外而内的表现派,以科克兰为代表,一种是由内而外的体验派,以斯坦尼为代表。作者属于后者。作为演员,你需要负责两件事,一件是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另一件是有集体意识,可以和团队有效地沟通与合作。自己分内的事情,又分三部分:才华、道德与思想、外在工具(声音、语言能力、肢体训练)。“才华是高度的敏感性、易受伤的心灵、性能极好的知觉器官(视、听、嗅、触、味——强烈的)、活泼的想象力、对现实的领悟力、想传达自身经验与感触的强烈欲望、想让自己的一切被人耳闻目睹的冲动等等的混合体。只有才华还不够。品格和道德、对于你身处世界的看法以及教育基础,你都必须具备与发展。最理想的年轻演员,应该具备或求取历史、文学、语言学(加上外国语言则更佳)、戏剧史,以及剧场与演员的关系的知识,还有其他艺术形式(音乐、绘画、舞蹈等等)的熏陶。”由此可知,美貌与智力并非成为演员的必然要素,重要的其实是感受生活与反思生活的能力。“外在的美丽不是演员的前提条件。许多明星都不是传统上的俊男美女。他们中的最好的,是能够给观众创造美。智力上的出众也不是一个关键。许多聪明的演员反而不能融于真实的表演冲动中。不服从或反叛现状是一个艺术家的特性……你必须问自己:我如何能把这些主张带到剧场里?”在建立了以上观念之后,作者才代领你进入目标训练与剧本及角色分析。《表演的艺术》如果你对自己的定位非常高,绝不甘心只做一个技人,也不想只是靠着表演混口饭吃,而想做一个人格完善且有独特魅力的、有思想的艺术家,表演只是你发现自我、剖析生活、关照生命、传播爱与真理的工具,那么你一定要读这本书。首先,作者无意于做表演专业的蓝翔技校讲师,也无意于做什么职业培训,而是一再地强调,戏剧是关乎思想的,剧院是发现真理和传播思想的舞台。当我们低俗、浅薄、混乱、慌张、焦虑、沮丧、绝望时,演员便成了救赎的角色,演员可以提醒观众,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可以成为什么样子。在这一点上,演员应该是精神上的贵族。可见,作者在关注演员的技术之前,首先关注的是演员作为人类一员的个人的成长,且是站在人类历史与空间的坐标中去关照的。“作者阿德勒是他们那一代表演教师中唯一一位跟随斯坦尼本人学习过的人。学习回来后,阿德勒纠正了方法派的创立者李·斯特拉斯伯格情感体验的部分,而是强调了想象力,这也是其表演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对于斯特拉斯伯格来说,对经历过的情感进行二度创作,处于演员任务的中心位置。而阿德勒强调说,对于她本人,以及对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想象力必须处于主导地位。演员的情感体验与他所扮演角色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理解与想象将演员带进角色的内心。阿德勒强调,表演是一种针对观众的努力,而不能仅仅涉及自我隐私。对于阿德勒来说,表演就是行动。她说,行动不仅在演员中,也在观众中引发情感。如果演员理解所表演动作的本质的话,就是在帮助观众更为深入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强调“做”而不是强调感觉,使得阿德勒的方法更加接近实际。这是合情合理的,她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宣称期待演员有能力去表演动作,而期望演员“唤起”情绪则是不合理的。”正是在想象力的基础上,作者从具体的动作入手,教我们如何阅读剧本、理解角色并寻找动作。《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如果你想知道一位技术一流又不乏思想的广受一代又一代观众爱戴的表演大师创造角色的秘密以及日常积累的方法,想学现成的好使的招儿,可以选择这本书。石挥如何伟大,这里不提。只是告诉你,对于读者,他是坦诚的,他愿意告诉你他的表演功课是怎么做的,愿意告诉你他创造角色用了哪些招儿都有哪些秘密。要知道,但凡有魅力到可以牢牢吸引观众的演员,都有自己的秘密,但敢于完整而细致地公开自己的秘密的,恐怕没几个。《演出手记》一章,尤其是《大马戏团》和《秋海棠》的演出手记,堪称演员塑造角色的圣经,作者毫不吝啬地说出了自己塑造这两个经典角色的每一个步骤,这也是石挥表演理论的重要基石和实践运用,每一部戏都连演70多场,直演到石挥晕倒在舞台上,事实证明,他的角色是成功的。先定个调,上面聊的大部分书都属于体验派,但石挥是信科克兰的,所以他属于体现派,曾经说要做中国的科克兰。所以他的表演,一直有一只理性的眼在观看和控制,而非放飞自我的纯感性体验。但这不代表石挥只重视外部动作而轻视内在心理,这一点,可以从其《演剧的两条路:迎头抢·由根起》中看出,他是坚持“由根起”的。石挥的表演理论,有功夫在诗内的,也有在诗外的,这里先聊诗内的。郝蕾曾经提到一个观点,作为演员,她自信自己台词的功力,同时羡慕袁泉对身体的控制力。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偏台词轻动作的倾向,尤其是当很多演员儿时没有较好的身体训练时。在石挥这里,台词与动作是并重的,且他纠正了当时重台词轻动作的倾向。他的表演理论,对演员的台词与动作都有系统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都可以让你拿来就用。如《舞台语》一节,系统而有序地介绍了演员训练发声与台词的方法。除了台词与动作,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一直是石挥研究的重点,演员与观众,如恋爱的游戏,演员要时刻保持吸引力,既不能令观众顺利追到手进而很快对你厌倦,又不能高高在上让观众失去关注你的兴趣,还要时刻给他新鲜感。那些故意讨好和故意不讨好,其实都有问题的,这一点上,石挥堪称恋爱专家。接下来聊诗外的,除了演员的身份外,石挥堪称一位生活杂家,且有着学者般的研究热情。所以他会观看京剧、曲艺、滑稽戏、其他话剧(包括国外的)等来吸取营养,也会通过自学英语阅读和翻译国外表演理论来拓展视野。这其中,京剧和曲艺是他的重要老师,京剧的间离效果和他信奉的用第二自我控制的表现派理论是一致的,这一点,很多戏曲出身的演员不妨重点看一下。综上可知,石挥的表演理论是建立在其丰富的创作经验、观赏经验、阅读经验基础上的,既来自生活本身,又有着中西兼顾、传统与现代兼包的广阔视野。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把表演这件事当作生活的乐趣,处处研究,故而处处有学问。《表演应试手册》如果你说我还是个中学生,想学表演,想做演员,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艺考,可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这块料,不知道该报那所学校,怎样报名,报名后该怎么准备,各科目该如何复习,如何准备朗诵材料和歌唱曲目,如何现场即兴做命题练习,又如何处理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关系。那么,请选择这本吧。这本书,几乎回答了你在从日常生活进入艺考状态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作者既是北电表演教师,又做过16年艺考考官,所讲的,也都总结自他的教学和考官经验,所以可不是纸上谈兵。 
12/18/201744 minutes, 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