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amp Logo
思跑者 Cover
思跑者 Profile

思跑者

Chinese, Personal stories, 1 season, 139 episodes, 16 hours, 17 minutes
About
路虎汽车第一新媒体,为路虎汽车爱好者提供时尚资讯。
Episode Artwork

读书会|《控制愤怒》

6/21/201945 minutes, 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运动改造大脑》

【关于本书专业词】最大心率最大心率定义:指的是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定义:由于经验原因引起的大脑的结构改变。大脑由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这些细胞互相连接,通过加强或削弱这些连接,大脑的结构可以发生改变。血清素血清素的定义: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存在于一些植物和菌类中。但有著作表明有营养物质可参与合成血清素,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色氨酸(一种氨基酸),Ω -3脂肪酸,镁和锌。血清素会影响人的胃口、内驱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绪。多巴胺多巴胺的定义: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2012年有科学家研究出多巴胺可以有助进一步医治帕金森症。治疗方法在于恢复脑内多巴胺的水准及控制病情。德国研究人员称,多巴胺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这一发现或有助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定义: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是后者释放的主要递质,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但含量较少。循环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关于作者】约翰·瑞迪(John Ratey)是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临床精神病医生、跨学科研究专家、畅销书作者,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医学领域专家。1997年荣获美国最佳医生。 20世纪70年代,约翰·瑞迪曾经居住在马拉松运动最为风靡的城市——波士顿,当时还是实习医生的瑞迪遇见了一群特殊的人:因为受伤而被迫停止长跑的人。他们在停跑后,常常出现抑郁、注意力无法集中、拖延、无计划等特征。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瑞迪教授专注于研究“运动如何影响人们的大脑、心理状态”这个课题20余年。如今,瑞迪教授是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的临床副教授,他在攻击行为、自闭症、多动症、神经精神医学领域堪称世界级权威,在超过20年的研究中,他发现了运动与大脑间令人震撼的秘密。 2011年,瑞迪教授成为全球知名运动品牌锐步(Reebok)的儿童运动计划“活力儿童”项目(BOK)的形象大使,一改品牌明星代言的模式,成为该品牌首位专业人士代言人。【关于本书】本书是风靡全球的畅销读物。领跑亚马逊书榜、引爆《纽约时报》畅销榜单,重印超过16次、被译为10种语言风靡全球的革命性读物,19000名中学生验证的运动奇迹,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流行,令120000人受益的生活新方式。中国新运动风潮引领者联袂推荐。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联想集团副总裁 魏江雷,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涛,冬奥会冠军、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北京略博管理咨询公司执行董事田同生鼎力推荐。 
6/13/20195 minutes, 2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身心安顿》

在生活中修行,对生活觉察,我们就能做到身心安顿。【作者简介】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他是中国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林清玄32岁上山闭关学习佛法,感叹世人深陷与命运痛苦的轮回,故四处演讲,宣扬佛法,拯救世人。演讲的内容被整理成书,就是这本《身心安顿》。​​​【关于本书专业词】佛学是对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名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经典与佛陀学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佛教经典的整理与注释上。它有时被等同于现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较传统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传统中,产生许多不同的学派。通常有两种研究方式,一种是考证,梳理式研究。一种是实证佛学所蕴含的深刻义理的领悟式研究。佛教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 [1]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智慧在生活里或生命里可以关照、选择、判断去走一条正确的道路的能力。慈悲给予别人快乐,拔出别人的悲伤。无常凡事生在这个世界的人都会死亡;凡事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觉悟第一是觉非,即常常反思之前的错误;第二是在日常小事中提升自己生活和生命的水平。【关于本书】许多人都在痛苦的命运中轮回,一次次想要避免的事情再次发生。林清玄从佛学的角度认为是我们的被执念蒙蔽,需要开启智慧,拥有慈悲,学会在生活中保持自己,找到生活的价值,接受过往,珍惜选择,才能够创造不同的人生。​​​【本书金句】1. 这个世界的幸福不是为某个特别的人建立的;这个世界的痛苦也不是特别加在某些人身上的。2. 一个伟大的修行者,碰到病痛来临时也没有办法抵挡。可在病痛来时给我们一个观照,就是每一个痛苦都应该观照到死,观照到新生。3. 所以我们不要管过去和未来的事,而是要活在每一个今天,活在每一个眼前,往好的方向去活,就没有死亡的问题。4. 珍惜今天就是珍惜今生,珍惜今生就是珍惜永生永世。5.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可是若是没有这些东西支撑,有用的东西就失去了意义。6. 因是人生的种子,缘是人生对逆顺的力量。​
6/12/20194 minutes, 5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这不是你的错》

【关于本书专业词】羞耻感从心理学上说,羞耻感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和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绝望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公开的情境会强化羞耻感,所以减少羞耻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让自己远离他人。人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自我悲悯自我悲悯即坦然面对自己的痛苦并产生共鸣,在乎并善待自己,对那些痛苦和缺陷抱有客观,理解的态度。克里斯汀·聂夫是研究自我悲悯的先驱之一。她认为自我悲悯有三个核心要素:自我关爱、认可普遍人性、以及正念。首先,自我悲悯要求我们自我关爱,也就是温柔地对待自己并理解自己,而不是严批评和评判。其次,自我悲悯需要我们认可普遍人性,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而不是与事隔离或异化自己。最后,自我悲悯需要正念的参与,用平衡的意识审视我们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无视或放大我们的痛苦。【关于作者】贝弗莉·恩格尔贝弗莉·恩格尔(Beverly Engel),贝弗莉·恩格尔,美国知名心理医师、知名家庭与婚姻治疗师,在儿童和成人创伤领域有30多年的从业经验,被认为是情感创伤治愈专家。她曾多次登上“奥普拉脱口秀”等电视节目,被称为“万千女性不知所措时很想求助的人”;著有《道歉的力量》《尊重你的愤怒》等20多本关于情感创伤的图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关于本书】《这不是你的错》深入探究了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羞耻感是个体在遭到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并且是各种虐待的核心,它深深贯穿于受害者的观念和行为中。在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治疗童年创伤受害者的贝弗莉•恩格尔创设了同情自愈项目,此项目结合了有关自我同情、同情心和羞耻感的开创性研究,其特定的流程和专门的训练可以让童年创伤的受害者减轻或消除自身的羞耻感,不再沉沦于过往。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自愈手册,如果你正遭受因童年创伤引发的羞耻感的折磨,本书将带你踏上逐步克服羞耻感的旅程,教你用一双不同的眼睛看世界——一双不被“我低人一等、残缺不全、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等观念蒙蔽的眼睛。
6/4/20194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晚安|这世界如此喧闹】

这世界如此喧闹,你和我 不如将声音放得更低些或者干脆用眼睛来说话 但这可不是什么伤心的事因为他们是欲望,我们是爱 他们花样翻新,我们胆小笨拙 所以更多的时候,失败的将是我们 直到我们两手空空 只剩下善良和纯洁 那么,好的和坏的我们都收下吧 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 如此我们才能活的干净、自在,几乎接近幸福 如此我们才敢面对那些美好的事物,说:我爱着。
6/3/20195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热锅上的家庭》

6/2/20194 minutes, 1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美文|《我叫山果》

《我叫山果》我常抱怨日子过得不称心。我知道这么想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人朝高处走,水往低 处流 嘛。但是怎么算过得好?应该和谁比?我不能说不模糊。前些日子我出了一趟远门,对这个 问题好像有了一点震撼与感悟。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 所及 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 背着背篓拚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 篓核 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 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 也满 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 力支 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 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 容, 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 终于 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汽 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 核 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 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 信心 地说。「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 笑, 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 完核 桃再吃那些。」「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红薯面饼子。」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 间。我 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 买一点。」有人问:「多少钱一斤?」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 少 了。」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 核桃 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 就卖 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 后取 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 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 扑克 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 钱塞 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 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 窗跟 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 道说什么好。 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 前 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 久回 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簇簇漫 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 站,那 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 山中……!
5/29/201911 minutes, 4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晚安|这世界如此喧闹】

这世界如此喧闹,你和我 不如将声音放得更低些或者干脆用眼睛来说话 但这可不是什么伤心的事因为他们是欲望,我们是爱 他们花样翻新,我们胆小笨拙 所以更多的时候,失败的将是我们 直到我们两手空空 只剩下善良和纯洁 那么,好的和坏的我们都收下吧 然后一声不响,继续生活 如此我们才能活的干净、自在,几乎接近幸福 如此我们才敢面对那些美好的事物,说:我爱着。
5/29/20195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如何想到又做到》

【关于本书专业词】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自我认同自我认同的定义:自己对自己所思所做的一种认可感。自我认同包含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两部分。自我了解就是对自我所处环境的适当评估,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快修快修的定义:对人做某事的需求进行直接强化。快修的一个要点是:在开始某事之前,人们想要迅速得到它。如果要过上一阵子才能得到,人们就不会把奖励与行动挂上钩。奖励还需要恰如其分,才能让人坚持把事情做下去。妙修妙修的定义:对人做某事的需求进行间接强化。比起每次行动都有奖励相比,间接性的奖励能让人更加频繁的做这个行动,实际上,在没有期待的时候获得奖励,其实是在逐渐对奖励“脱敏”。所以,只要你感觉自己已经走在了坚持的大道上,不妨逐渐减少奖励。自动行为自动行为的定义:人们出于无意识做出的事情,如果你的行为里使用了无意识或不知不觉这样的字眼,那就可能自动行为。冲动行为冲动行为的定义:人们在受到内心强烈驱使或在愤怒的状态下所做的事情,如果你的行为里使用了痴迷、冲动、强迫或热切这样的字眼或短语,这就可能是冲动行为。常见行为常见行为的定义:人们反复做的事情,至少在做的时候,他们有部分时间是有意识的。如果你的行为里使用了动力、疲惫或无聊这一类词,这就可能是常见行为。【关于作者】肖恩·扬肖恩·扬是行为科学领域的新一代权威人士。和传统行为科学研究者不同,肖恩擅长将心理学、医学、商业和科技领域的成果结合起来,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帮助预测和改变人们的行为。 作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肖恩一手创立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字行为中心(CDB)及加州大学预测技术研究院(UCIPT),并将目光投向科技和商业领域。他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姆斯研究中心任职,还和英特尔、Facebooks思科公司(Cisco)等多家企业长期合作,帮助它们更准确地预测和引导用户行为。促使肖恩进入并留在心理学领域的动机正是在于,心理学不仅能让他与很多人建立联系,还能使他真正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留下自己的印记。于是,肖恩最终去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医学院教授的身份,带领数字行为中心和预测技术研究院,在整合现有技术的同吋,也研究如何利用技术和其他行为改变的方法来改变人们的行为。由于在学术和公众领域的杰出贡献,肖恩被视为行为科学领域中当之无愧的新一代权威人士。【关于本书】《如何想到又做到》能为你提供有关怎样实现行为持久改变的信息。它会教给你其他书里都没有的信息,比方说,帮你将你想要尝试改变的行为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并且找到改变它们所需的工具。真正把一件事坚持到底的方法,就是将它默认为习惯,或将它变成社会惯例的一部分,让它容易做到,换言之,也就是运用本书所介绍的SCIENCE框架。
5/28/20195 minutes, 2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自卑与超越》

【关于本书专业词】自卑自卑,在心理学上特指由于与合理规定标准或其他刺激物比较有差距,而产生了评价差异,进而导致的主观低落、悲伤等负面心理状态。所谓合理标准,是指人们习惯与自身比较的某个标准参考(如身高标准、成绩分数线、颜值等),当人们自身条件不及此标准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所谓刺激物,是指人们比较自身的其他非标准参考对象(如某人学习优异、事业有成等),当此对象表现良好时,并且自身条件与之形成落差,就会产生负面的自卑心态。自卑是一种“比较——评价——刺激”连锁机制所产生的结果,与此对应的有自满、自信等心理状态。从某些方面来说,自卑的心理可以促使人们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加快对自身缺点的弥补,对自身的成长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自卑对人们的心理是有一定危害的,它的后果是还是负面反馈的表现之一,当人们希望通过榜样或美好的事物来促使自身进步和努力时,由于比较的心理作用,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情绪,反而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排斥、厌恶的作用,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解决方法:1.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全面辩证地看待和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要多去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要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挫折,做到大志不改,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利用自身的特点,大胆尝试,勇于拼搏。一个人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与他们进行正确的社会比较,才有助于肯定自己,才可能克服自卑感。2.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3.自我鼓励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善于运用表扬与肯定的方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在工作、学习、思想方面的积极表现、正确做法和细微的进步,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使自己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在批评其缺点或错误时,也要适当的肯定其积极因素,做到批评中有鼓励。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4.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5.学会对比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关于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分歧与弗氏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曾主持召开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1934年定居纽约,1937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演讲时病逝。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族中。5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重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后来他进入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学学位。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尹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1902年加入弗氏集团,并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后来由于与弗洛尹德在观点上产生了分歧,阿德勒率领他的一群跟随者退出心理分析学会,而另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自称其研究为"个体心理学"。阿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在维也纳,阿德勒有众多的追随者。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为日本长岛医学院教授。1935年,他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四处争聘,他有时甚至一天之内要分赴两个城市演讲。由于过分劳累,他终于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1912年在《精神病的组成》中,阿德勒把他的学术体系定名为个体心理学。同年他还创办了这个学派的机关报《个体心理学杂志》。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目标性,人是未来定向的。他觉得由于人们为精神生活确定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更好地适应现实。他把一切心理现象都看作反映某种统一的生活计划,而生活计划的总目标就是优越。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优越性这一目标进行的。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力。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优越而奋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而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这种人不太受社会欢迎。 【关于本书】《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5/27/20199 minutes, 4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

【关于本书专业词】力比多力比多(libido)即性力。由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提出,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称为:“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弗洛依德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弗洛伊德将力比多定义为包含所谓的本我—精神内部主要的无意识结构—中的本能能量或动力。他指出这些力比多驱力可能与现有的文明行为规范相抵触,这些规范在精神结构当中表现为超我。而在荣格作品中所表述的是指个体指向自身发展或个性化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力,或称之为心灵能量。  荣格也用了力比多这个概念,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他所说的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在身体一切活动中需要寻找出路。可以说他的里比多包括性的和营养的两大类。弗洛伊德将力比多定义为包含于所谓的本我——精神内部主要的无意识结构——中的本能能量或动力。他指出这些力比多驱力可能与现有的文明行为规范相抵触,这些规范在精神结构当中表现为超我。从众求同与控制力比多的需要导致了个体的不安与紊乱,进而促使个体利用自我防卫机制将这些未满足的,而且主要是无意识的心灵能量在其他形式当中得到释放。而这一机制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神经症。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本我的驱力进入意识,容许它们获得直接的满足以减少患者对自我防卫机制的依赖性。在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看来,力比多等同于心灵能量。二元性(对立)创造了心灵能量(力比多),且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达自身,他是这样论述的:“力比多在生命过程当中表现自身,并被主观地认知为斗争与欲望。”【关于作者】朱建军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分析流派基础上独自创立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的学者,同时为释梦领域的领先者。通过多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历,朱建军博士创立了独特的意象对话技术,并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为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版著作30余部。除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之外,还涉及文化心理学、心理历史学、环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作品有《我是谁》《释梦》《你有几个灵魂》《走出迷惘》《红楼梦圆》《焦虑的中国人》等。【关于本书】第一版《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出版于2006年,历经多年打磨,2018年重磅上市。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武志红、曾奇峰、施琪嘉、张久祥、林紫等大咖鼓掌热荐。正如书名所述,这是一本能够滋养心灵的书,是一本能够疗愈心灵伤痛的书。本书为《朱建军心理学文丛》中的一本,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讲述了我们在生活中时时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读者认识自我、改善自我。书中的案例都凝聚了朱建军教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心得,文章短小精悍,读来趣味盎然。
5/22/20194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一个人的好天气》

【关于本书专业词】飞特族“飞特族”广泛流行于“朝九晚九”的“工作狂”国家日本。据日本官方统计,他们国内的“飞特族”已经接近400万。频繁更换工作是“飞特族”的常态,工作之后的休息才是更精彩的生活内容。在他们看来,工作和上班并不是一码事儿,不同的短期“上班”仅仅是他们赚取生活成本的途径,而与事业无关。在“飞特族”的字典里,“工作”是为下一份好发展而努力,“上班”则是为下一个好假期而赚钱。“飞特”(Freeter)这个词汇的升温,跟畅销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分不开。作者是日本80后女作家青山七惠,她凭借这部小说拿下了本年度日本文学届的最高奖项“芥川文学奖”。日本评委八票中的六票都投给了这位年轻的作家,他们评价这部作品“有清新亲切的生活细节”,没想到这“细节”在中国也找到了知音——《一个人的好天气》自从9月份在中国出版以来,一直在畅销小说榜上居高不下,年轻读者是热捧的主力。书中所描写的“飞特族”的生活已经在中国有了影子。因此,自认为“飞特”和向往成为“飞特”的年轻人都成为购买这本书的群体。就像当年自称“SOHO”的人可以自我炫耀一番一样,抱有这样生活态度的人,也终于可以给自己贴上“飞特”的新标签——这是个所有人都在寻找新标签的时代。【关于作者】青山七惠青山七惠是典型的日本“80后”女作家,因获得日本最高奖芥川文学奖而名声大振,她的获奖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最近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讲述的是一位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青山七惠之所以能摘得桂冠,是因为日本年轻作家不是大写通俗爱情公式似的手机小说,再不然就是情节高潮起伏不断的剧情小说,就她的《一个人的好天气》而言,这样如此清淡的细节小说,可谓别具一格。据悉,2005年9月,她凭借小说处女作《窗灯》一举摘得有“芥川奖摇篮”之称的第42届日本文艺奖,在日本文学界崭露头角;继而又在2007年1月,以第二部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摘得“芥川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三位年轻的女性得主。与中国很多“80后”的写手经历颇为相似,青山七惠目前在东京新宿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写作只能算是她的副职。她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据日本官方统计,15至34岁的短期雇工在1996年到2004年之间翻了一番,达21.4万人。调查也显示,打零工的人收入不稳,结婚生子的几率大减,这对少子化严重的日本来说是一大警讯。因此她想通过写作告诉人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帮助他们“迈出第一步”。青山七惠的最新作品《一个人的巴黎》收录在张悦然主编的《鲤》书系—第一辑《鲤·孤独》(2008年6月15日发行);而她的成名作《窗灯》,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世纪新文本出版中心正式引进出版。就在此前不久,青山七惠刚刚荣获了本年度的川端康成文学奖,成为这个以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字命名的文学奖36年来最年轻的得主。【关于本书】高中毕业的少女知寿只身来到东京投靠远房亲戚——一个寡居多年的老太婆。知寿不想继续上学,只想打发日子般地打工,对她来说生活唯一目标就是把日子过下去。当然,她对自己也有个要求,就是存钱存到一百万日元。父母离异,和知寿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母亲终归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对于知寿来说,继父以及母亲离开后的生活,都是难以克服的哀伤;高中毕业,没有合适稳定的工作,没有一个明亮的前程,一个不咸不淡的男朋友一开始看上去就可有可无,身边没有聊得来的朋友,更没有关心她的骨肉亲人。知寿作为一个成年人,终日面对一个古稀老人,对于刚过二十岁生日的知寿来说,其中的尴尬可想而知,尽管舅奶奶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实际上都是好相处的人,可年轻的知寿无论如何还总是难免带着几分哀伤。她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发愁,却时常因为乏味的生活而感到愁绪涌上心头。
5/21/20196 minutes, 1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身份的焦虑》

【关于作者】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国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等。 1992年,发表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1994年,入围法国费米娜奖;1996年,完成《拥抱似水年华》;2000年,出版《哲学的慰藉》;2002年,出版《旅行的艺术》;2006年,出版《幸福的建筑》。1969年,德波顿出生于瑞士苏黎世,8岁就被送到伦敦上寄宿学校,四年后全家人移居伦敦。他最早学的是法语,写作以英语为主,同时通晓法、德、西班牙语。18岁入剑桥大学,正式学历为剑桥大学历史系毕业。对学校的课程他一点也不感兴趣,好在学业比较宽松,有足够的时间随心所欲地博览群书,自学成才。整个大学期间他主要依靠大学图书馆和附近一家书店,在那里他父母给他开了一个账户,随他自由买书(后来他买书之多令他父母后悔当初的慷慨)。1991年,阿兰·德波顿发表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爱情笔记》对爱情进行了哲学式的探讨。此后的《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更是继续着对爱情进行哲学探讨。1996年,完成《拥抱似水年华》;2000年,《哲学的慰藉》出版,运用欧洲哲学的智慧医治现代人的焦虑不安;之后的《旅行的艺术》以及《幸福的建筑》又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们对旅行、对建筑的看法。2011年,德波顿被选为英国皇家文学院成员。2015年,出版《新闻的骚动》。【关于本书】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的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绪”。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 焦点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这本书并非一本充满学术语言的“高深”著作。它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为现代人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身份”这个词在这本书中更多的还是指一种社会地位,一种当代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为什么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势利”,对于金钱和时尚的欲望之壑为何总也填不满?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呢?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一方面,你会惊叹于德波顿广博的知识,那信手拈来的典故和风趣的点评,为你从多个视角展现了人类的“身份”观念;另一方面,你会渐渐审视自我,发现许多已经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开始动摇和解体。
5/20/20193 minutes, 3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急救》

【关于本书专业词】情绪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人的情绪有天生也有后天控制的成分。低自尊低自尊的人不太愿意检验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并且不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对人际关系、社会过分敏感。行为方面:低自尊者经常贬低自己,如说“我做不好任何事情”、“我笨拙”和“我没用”等等。他们缺乏责任感,行为不负责任。例如,他们往往很难把自己已答应的工作坚持到底。他们缺乏自信心,抱着失败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是防御性的和孤独的。当朋友们通过赞扬和建设性批评对他们进行帮助时,他们不予理会,或者对朋友进行攻击。例如,他们可能会说,“喔,你也像那样,”或者“你也不完美。”他们把别人的帮助看成是对其自我的威胁。因此他们不仅排斥自己,也排斥别人。他们常常不能或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提供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他们“自我公开”——使自己的情况为人所知,那么,这种“自我公开”也是不真诚的、言不由衷的,其价值主要在于粉饰。他们常常抵制变化。他们似乎更喜欢僵化和无所作为的行为方式而不愿冒险尝试新的行为、环境和人际关系。 思想方面:低自尊者对自己抱着一种阴郁的看法,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象产生于一种一般性的态度:我是无价值的,因此,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微不足道。他们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不必要的。他们似乎认为,他们不应当对自己抱有好感,否则,就会导致自负。有这种自我贬损态度的人看不清他们生活的目的,常常对自己生存的理由发生怀疑。他们认为自己对变化无能为力,而竭力在自己之外寻求答案。因此,他们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这种脆弱的立场使得他们的言行更多地适合别人的需要和欲望。未能得到自我满足的挫败常常导致他们的“放弃”。他们接受这种观点,即这个世界是悲惨的,对此任何人都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至于他们自己尤其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常常用对待自己的不信任态度来对待世界。 感情方面:他们心情抑郁,而且,严重的负面情感如果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加以排遣而郁积在心,会进一步侵蚀自尊心,导致自我怜悯和自我低自尊者感觉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他们常常把别人关爱的表示看成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是因为他们不爱自己。【关于作者】盖伊•温奇盖伊•温奇博士(Guy Winch, Ph.D),是畅销书《嘎吱作响的车轮》(The Squeaky Wheel)的作者。1991年获得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家庭与夫妻治疗的博士后研究。从1992年起,他一直以私人心理医生的身份在曼哈顿工作,帮助病人将情绪急救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作为美国心理协会的成员,温奇博士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网站开设“嘎吱作响的车轮”专栏,受到热烈欢迎。他是研究减轻心理压力方面的专家,也是炙手可热的主持人和国际知名作家。偶尔地,他会在纽约市内或周围的俱乐部表演单口相声。【关于本书】拒绝带来尖锐的痛苦;孤独引发毁灭性的疼痛;丧失使我们的生活破碎不堪;难以摆脱的内疚感毒害了我们的安宁和人际关系;对痛苦的反刍倾向很快会发展为焦虑和沮丧;失败导致极度的失望;自卑则使我们拒绝帮助我们的人。我们经常性地遭受情绪创伤,如同经常性地遭受身体创伤。失败、内疚、拒绝和丧失就像偶尔擦伤胳膊和拉伤肌肉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自然而然包扎伤口或者冰敷扭伤的脚踝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却空空如也——它根本就不存在!结果就是,情绪伤害只要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就会放任不管,从而使我们感觉糟糕的时间比我们应当感到的延长很多。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些方法,它们就好像精神急救一样用来处理受伤的情绪。在这本亲切友好、可按步骤实施的图书中,执业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利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确、逐步深入的治疗方案。对于应对各种常见的麻烦,从对痛苦的强迫性反刍到极具破坏性的自卑,这些方案均立竿见影,简单便捷,且效果明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温奇博士展示了仅仅几个简单的行动便能帮助我们抚慰情绪痛苦,从麻烦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气和信心战胜挫折。
5/20/20197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心流》

【关于本书专业词】 精神熵定义:指人的精神状态一旦缺乏足够的管理和维护,会自动趋于混乱、涣散、无序。我们的心智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机制,它就会被无意义的耗散。 心流定义:“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在生活中,心流主要构成要素:可完成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全程全神贯注的做这件事。有明确的目标。有及时的反馈。能深入而毫不牵强的投入到行动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进入“忘我”的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时间感异常。【关于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本书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其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 【关于本书】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5/20/20194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心的重建》

【关于作者】露易丝·海露易丝·海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全球畅销书《生命的重建》的作者。她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这位伟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体亲切地称为“*接近圣人的人”。大卫·凯思乐大卫·凯思乐是世界公认的研究悲伤与失落情绪的专家、奥普拉网的特约作者和美国在线的健康专家。所著《临终的需求》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褒扬。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丽安娜·威廉森等名人在亲友垂危时得到过他的帮助,他还在安东尼·博金斯与迈克尔·兰登临终时伴其度过。【关于本书】《心的重建》是世界心理治疗专家、全球心灵导师露易丝·海的新作。她的经典作品《生命的重建》全球销量3000万,翻译成29种语言。而《心的重建》这本书中,露易丝·海主要想指导读者在经历失去时如何疗愈自己,让自己积极地生活。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失去,包括失恋、离婚、亲人远离、爱人或亲人死亡、失业、失去朋友、爱宠去世等。《心的重建》通过分享真实精彩的生命故事教给大家正面自我肯定的力量和新的思维方式。
5/20/20192 minutes, 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这才是心理学》

【关于本书专业词】安慰剂效应定义: 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指心理咨询者在咨询中向来访者提供“ 安慰剂”,使来访者由于期望而促进心理障碍减轻或病情好转的心理现象。心理咨询中的“ 安慰剂”包括心理病理性药物、生物意义上的中性物质、咨询者的形象、咨询者的言语和非言语技术及咨询环境的建构,咨询人员通过药物、药物替代、言行及环境暗示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改变和发展。心理咨询与临床医学“ 安慰剂”的不同在于它更强调咨询者本身的形象、对来访者的引导和心理咨询环境的建设,他们对个体认知改变、心理适应和发展甚至比药物“安慰剂”的作用更大。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地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发现过程1、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习得性无助”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 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2、60年代对这种“习得性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宾州大学的马丁·赛利曼他把笼中的狗从钢制格栅地板通以强烈而持久的电,以致狗不再企图逃避,“学会了”处于无助状态。赛利曼和史蒂芬·麦尔与詹姆士·吉尔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当一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训练时,以下的行为是常态:初遭电击,狗就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直到爬过障碍时间较快,如此反复,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击。再一步,赛利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又放回电击时可以逃脱的穿梭箱时,赛利曼发现:这样的狗在穿梭箱最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但它却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狗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3、80年代,心理学家仍在继续做这种“习得的无助感”的实验。费城天普大学,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实验人员训练老鼠去认识警示灯,让它们知道5秒钟之内将有电击。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灯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区避免电击。在老鼠学会了这一步以后,实验人员又把安全区挡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电击而无法逃避。可以想见,后来即使可以逃避了,老鼠们还是无法重新很快习得逃避。柏希又让372只老鼠遭受难以忍受的雷击,以测验巴夫洛制约和习得的无助感之间的关系。他们报告说,“实验结果并不很能确定习得无助”而“一些基本的问题仍然存在。”对人的启示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认为学习成绩差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好,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所以要想让自己远离绝望,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关于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目前担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的国家首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他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Grawemeyer Award in Education)。他至今已发表了200多篇科学论文。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他所撰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书被全球300多所心理学高等教育机构采用。【关于本书】它既可以作为一本独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心理学导论、批判性思维、研究方法或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参考书。通过帮助学生识别伪科学,并将其从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中区分出来,《这才是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更明智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可被验证性、操作主义、实验控制以及实验研究和统计方法,给学生提供了独立判断心理学论述的有效工具。与上一版相比,这个最新版本扩展了信度、效度、元分析、随机取样与随机分配之间差异等问题的讨论。
5/20/20195 minutes, 1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爱的五种语言》

5/18/20198 minutes, 5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当下的力量》

5/17/20198 minutes, 5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急救》

【关于本书专业词】情绪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人的情绪有天生也有后天控制的成分。低自尊低自尊的人不太愿意检验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并且不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对人际关系、社会过分敏感。行为方面:低自尊者经常贬低自己,如说“我做不好任何事情”、“我笨拙”和“我没用”等等。他们缺乏责任感,行为不负责任。例如,他们往往很难把自己已答应的工作坚持到底。他们缺乏自信心,抱着失败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是防御性的和孤独的。当朋友们通过赞扬和建设性批评对他们进行帮助时,他们不予理会,或者对朋友进行攻击。例如,他们可能会说,“喔,你也像那样,”或者“你也不完美。”他们把别人的帮助看成是对其自我的威胁。因此他们不仅排斥自己,也排斥别人。他们常常不能或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提供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他们“自我公开”——使自己的情况为人所知,那么,这种“自我公开”也是不真诚的、言不由衷的,其价值主要在于粉饰。他们常常抵制变化。他们似乎更喜欢僵化和无所作为的行为方式而不愿冒险尝试新的行为、环境和人际关系。 思想方面:低自尊者对自己抱着一种阴郁的看法,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象产生于一种一般性的态度:我是无价值的,因此,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微不足道。他们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不必要的。他们似乎认为,他们不应当对自己抱有好感,否则,就会导致自负。有这种自我贬损态度的人看不清他们生活的目的,常常对自己生存的理由发生怀疑。他们认为自己对变化无能为力,而竭力在自己之外寻求答案。因此,他们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这种脆弱的立场使得他们的言行更多地适合别人的需要和欲望。未能得到自我满足的挫败常常导致他们的“放弃”。他们接受这种观点,即这个世界是悲惨的,对此任何人都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至于他们自己尤其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常常用对待自己的不信任态度来对待世界。 感情方面:他们心情抑郁,而且,严重的负面情感如果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加以排遣而郁积在心,会进一步侵蚀自尊心,导致自我怜悯和自我低自尊者感觉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他们常常把别人关爱的表示看成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是因为他们不爱自己。【关于作者】盖伊•温奇盖伊•温奇博士(Guy Winch, Ph.D),是畅销书《嘎吱作响的车轮》(The Squeaky Wheel)的作者。1991年获得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家庭与夫妻治疗的博士后研究。从1992年起,他一直以私人心理医生的身份在曼哈顿工作,帮助病人将情绪急救的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作为美国心理协会的成员,温奇博士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网站开设“嘎吱作响的车轮”专栏,受到热烈欢迎。他是研究减轻心理压力方面的专家,也是炙手可热的主持人和国际知名作家。偶尔地,他会在纽约市内或周围的俱乐部表演单口相声。【关于本书】拒绝带来尖锐的痛苦;孤独引发毁灭性的疼痛;丧失使我们的生活破碎不堪;难以摆脱的内疚感毒害了我们的安宁和人际关系;对痛苦的反刍倾向很快会发展为焦虑和沮丧;失败导致极度的失望;自卑则使我们拒绝帮助我们的人。我们经常性地遭受情绪创伤,如同经常性地遭受身体创伤。失败、内疚、拒绝和丧失就像偶尔擦伤胳膊和拉伤肌肉一样,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我们自然而然包扎伤口或者冰敷扭伤的脚踝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却空空如也——它根本就不存在!结果就是,情绪伤害只要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就会放任不管,从而使我们感觉糟糕的时间比我们应当感到的延长很多。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些方法,它们就好像精神急救一样用来处理受伤的情绪。在这本亲切友好、可按步骤实施的图书中,执业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利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确、逐步深入的治疗方案。对于应对各种常见的麻烦,从对痛苦的强迫性反刍到极具破坏性的自卑,这些方案均立竿见影,简单便捷,且效果明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温奇博士展示了仅仅几个简单的行动便能帮助我们抚慰情绪痛苦,从麻烦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气和信心战胜挫折。
5/17/20197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关键对话》

5/16/20195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原生家庭》

【关于作者】苏珊·福沃德 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她的作品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她拥有二十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在多家心理机构和医学诊所担任心理医师和指导顾问,解除了无数人心灵方面的困扰。此外,由于独特的性格和出色的沟通技能,她在ABC广播频道主持过6年全国性的热线节目。克雷格•巴克 影视编剧兼制片人,他曾为全美许多杂志和报纸撰写文章,探讨人类行为问题,现居于美国洛杉矶。他曾与苏珊·福沃德合著过多部作品。【关于本书】《原生家庭》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家庭心理疗伤经典之作。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伤害子女,并特续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的。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主旨并不在于控诉这样的父母,而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名词拓展】言语虐待心理学家说,言语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在一个逐渐限制父母体罚权的现代社会里,父母很可能将失落的体罚权改成言语虐待,通过粗暴的、羞辱性的、威胁性的语言来“管教”自己的孩子,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一种,奴隶主式威胁。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剥夺孩子的自主可能性。比如,父母对很小的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把你扔掉。”这种威胁会导致小孩子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说:“你吃我的,用我的,你有什么资格对我说话。”“这个家里我说了算,你给我闭嘴。” 第二种,死亡威胁。有些父母口无遮拦,似乎不说出“死”字就不过瘾,让孩子极度恐慌。比如,“你再哭,我一巴掌打死你”;“看你这么不争气,我一头撞死算了”;这种语言虐待很容易催生孩子“走极端”的病态心理。 第三种,羞辱式贬低。某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当期望无法满足时,便说出刻薄挖苦的话来贬低羞辱自己的孩子,比如:“你自己去照照镜子看,一副白痴相”;“我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出你这么一个低能儿”;“你考那点分数,还有脸回家”。 第四种,嘲讽式贬低。某些父母毫无顾忌地讽刺嘲笑自己的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比如:“我怎么看你怎么不顺眼,你是不是哪里缺根筋”;“你小孩子懂个屁,先把自己的鼻涕擦干净再说。” 父母的这种态度是极不负责任的,那些连大人都无法承受的语言虐待,孩子怎么可能承受得起?有调查显示,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
5/16/20195 minutes, 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卡耐基说话技巧与人际交往》

5/15/20193 minutes, 5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心的重建》

【关于作者】露易丝·海露易丝·海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全球畅销书《生命的重建》的作者。她帮助了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这位伟大的女性被世界各地的媒体亲切地称为“*接近圣人的人”。大卫·凯思乐大卫·凯思乐是世界公认的研究悲伤与失落情绪的专家、奥普拉网的特约作者和美国在线的健康专家。所著《临终的需求》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褒扬。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丽安娜·威廉森等名人在亲友垂危时得到过他的帮助,他还在安东尼·博金斯与迈克尔·兰登临终时伴其度过。【关于本书】《心的重建》是世界心理治疗专家、全球心灵导师露易丝·海的新作。她的经典作品《生命的重建》全球销量3000万,翻译成29种语言。而《心的重建》这本书中,露易丝·海主要想指导读者在经历失去时如何疗愈自己,让自己积极地生活。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失去,包括失恋、离婚、亲人远离、爱人或亲人死亡、失业、失去朋友、爱宠去世等。《心的重建》通过分享真实精彩的生命故事教给大家正面自我肯定的力量和新的思维方式。
5/15/20192 minutes, 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人生不设限》

【关于本书专业词】设限定义: 对自己的人生设限,限制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要想过一个不设限的人生,需要:强烈的意识到生命的目的不可磨灭的希望对上帝及无限可能有信心喜爱并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态度决定高度勇敢的精神愿意改变愿意信任的心渴望机会有评估风险与笑看人生的能耐有服侍他人的使命【关于作者】力克·胡哲力克·胡哲(Nick Vujicic),出生时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没有四肢,曾经三次尝试自杀。10岁那年,第一次意识到“人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在决定以“激励他人”为生命目标后,创设“没有四肢的人生”非营利组织,实行各种创意行善,至今已在五大洲超过25个国家、举办1500多场演讲,给予(接受)数百万个拥抱,自称为“拥抱机器”。 他获各国、各界领袖接见,在国会发表演说,除了常常在各国体育馆、斗牛场、表演厅或巨蛋演讲,也不断造访教会、学校、垃圾城、贫民窟、勒戒中心、监狱和红灯区。 他散播希望与爱的行动,深受教师及家长赞誉,认为应该把他的故事列入学校课程。至今已有六亿人听说了他的勇气人生。【关于本书】通过本书,力克将告诉我们:就算环境不能改变,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改变我们自己看待人生的态度。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能力,请信任那些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以及能够指引你的人。 如果你正面对人生的变化,在掌控你不想要或突然发生的变化时,请保持警觉,迅速认知到你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无论是好是坏。觉察到变化可以减轻压力。 如果你正打算放弃梦想,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礼拜、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你会发现,拒绝退场的结果令人惊讶。只有拒绝再试一次的人才会被打败。 如果你心里忧伤难过,在悲伤的另一边,有一条不同的出路。会让你更坚强、更坚定,让你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5/15/20193 minutes, 1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另一种选择》

【关于本书专业词】 |复原力定义: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特征: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复原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影响因素: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  内在保护因素:指个体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质,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情绪的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倾向等、自我效能感等。外在保护因素: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具有能够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如家庭,社会的支持。台湾学者萧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出7个复原力因子:具有幽默感并对事件能从不同角度观之;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能自我认同,表现出独立和控制环境的你呢管理;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据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关于作者】 |谢丽尔·桑德伯格商业领袖、慈善家、Facebook(脸书)首席运营官,著有畅销书《向前一步》,并创立了旨在鼓励全球女性勇敢实现自己抱负的“LeanIn.Org”女性社区。她曾在谷歌公司担任在线销售部门副总裁,也曾就任美国政府财政部办公厅主任。目前,她和两个孩子生活在美国加州。亚当·格兰特知名心理学家、沃顿商学院最受好评的明星教授,著有畅销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离经叛道》。他是研究内在驱动力和人生意义的顶级专家。亚当曾获得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成就奖。同时,他也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目前,他与妻子和三个孩子居住在美国费城。【关于本书】 |畅销书《向前一步》作者、脸书COO谢丽尔•桑德伯格的丈夫戴夫•高德伯格于2015年5月突然去世,她认为自己和孩子们再也不会有真正纯粹的快乐了。谢丽尔在书中写道:“我陷入了空虚。巨大的空虚占据了我的心脏、我的肺叶,限制了我思考的能力,甚至呼吸的能力。”谢丽尔的朋友、沃顿商学院知名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告诉谢丽尔,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一步步从支离破碎的不幸与灾难中复原。我们不是生来就拥有复原力的,复原力需要我们在后天培养和提升。本书将谢丽尔的个人经历与亚当关于培养复原力的开放性研究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及阐述。谢丽尔向我们敞开心扉,从她发现丈夫猝然倒在健身房的地板上开始,描述了她在丈夫去世后感受到的急性悲伤和极度的孤独。然而,本书并没有局限于谢丽尔的个人经历,而是从更广泛的层面去探讨我们该如何克服人生中的逆境,包括疾病、失业、性侵、自然灾害、战争、暴力等不幸。同时,来自不同群体的案例也揭示了每个人都可以培养及提升内在坚韧的复原力,并且拥有重获快乐的能力。复原力源自我们的更深层次的内在,也来自外部的支持。即便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与不幸,我们仍可能找到更多的人生意义,并且学会感恩,从而获得成长。本书还提供了诸多极具实践性的方法,启发我们积极地帮助他人,培养自己的同理心,乐善好施,教育出更加坚毅的孩子,创建具有复原力的家庭、职场和社区。戴夫去世两周后,当孩子们准备参加学校的亲子活动缺没有父亲的陪伴时,谢丽尔痛苦地对朋友说:“我只想要戴夫。”朋友说:“既然选择A已经不存在,你就只能考虑选择B了。”是的,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人生中的选择B,这本书将帮助我们充分了解选择B,勇往直前,乐观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失败,重新找到快乐与幸福。
5/15/20195 minutes, 4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别独自用餐》

​《别独自用餐》​​【关于本书专业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定义: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人际交往原则:尊重原则:尊重包括两个方面:自尊和尊重他人。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都要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要自暴自弃。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格和价值。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真诚原则:只有诚以待人,胸无城府,才能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没有人会喜欢虚情假意,多少夸夸其谈都会败下阵来。宽容原则: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产生一些矛盾冲突。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宽容别人,不斤斤计较,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先犯我,礼让三分。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陷入人际纠纷,这样我们会浪费很多时间,同时也变得很自私自利变得很渺小。互利合作原则:互利是指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能得到对方的报答。人际交往永远是双向选择,双向互动。你来我往交往才能长久。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既要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又要深化感情。理解原则:理解是成功的人际交往的必要前提。理解就是我们能真正的了解对方的处境、心情、好恶、需要等,并能设心处地的关心对方。有道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海茫茫,知音可贵啊!善解人意的人,永远受人欢迎。 平等原则: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不要爱富嫌贫,不能因为家庭背景、地位职权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平等待人就不能盛气凌人,不能太嚣张。平等待人就是要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信用原则: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非君子”。要取信于人:第一,要守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第二,要信任,不仅要信任别人,而且要争取赢得别人的信任。第三,不轻易许诺。第四,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要尽量做到,做不到的要讲清楚,以赢得对方的理解。第五,要自信,给别人以信赖感和安全感。 社交社交定义: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当今时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扩充自己。社交秘诀:感情愉悦价值观相似慎重给人提建议善于倾听别人说话换位思考【关于作者】基思.法拉奇他还是法拉奇绿讯营销咨询顾问公司的创建者和首席执行官,还是《0NC》、《华尔街日报》及《哈佛商业评论》的专栏作家,他先前曾担任过德勤顾问公司和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的市场总监,还担任过好莱坞著名知名媒体营销公司——YaYa Media的首席执行官,现居住于洛杉矶和纽约。法拉奇出生子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乡村,父亲是一个钢铁工人,母亲是个清洁工。他少年时代为别人做过球童,从中悟出了人际交往和人脉对成功的重要性。高中毕业后,法拉奇考入耶鲁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于199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了MBA学位,之后担任德勤顾问公司市场总监。32岁时,法拉奇被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聘请为市场总监,据称当时他是财富500强公司中最年轻的市场总监。2000年,他成为好莱坞知名媒体营销公司——YaYa Media的首席执行官(CEO),并使公司的年收入翻了一番——即使在网络泡沫破灭的那几年也是如此。 塔尔.雷兹《小型商业财富》的一名编辑,为《INC》、 《耶路撒冷邮报》、《旧金山纪事报》和《GQW》供稿,现居住于纽约。 【关于本书】《别独自用餐》是法拉奇的第一部作品,多次再版,畅销欧美多个国家。在书中,法拉奇用他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从给人当球童起就悟出了人际交往和人脉对成功的重要性。这让他在寻求和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热情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交圈。这让他从一个小镇上默默无闻的孩子,成为人才济济的哈佛商学院一员,又成为全美顶尖的职业经理人,后又创建法拉奇绿讯营销咨询顾问公司。除了才华和天赋,任何成功还源于人们在世界中丰富的情感联系。本书告诉读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建立自己的圈子,提升自己的社交圈,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本书就许多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在一次会议、一次聚餐或一次偶然联系中建立双方关系的方法。本书“著名交际案例”部分介绍了众多知名人士的社交案例,包括比尔·克林顿、埃莉诺·罗斯福、凯瑟琳·格雷厄姆、戴尔·卡耐基、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弗农·乔丹等。本书通俗易懂,各种事例贯穿其中,读起来胜似一本故事书。适合多种职业和年龄层的读者。
5/15/20197 minutes, 4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心流》

【关于本书专业词】 精神熵定义:指人的精神状态一旦缺乏足够的管理和维护,会自动趋于混乱、涣散、无序。我们的心智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机制,它就会被无意义的耗散。 心流定义:“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在生活中,心流主要构成要素:可完成且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全程全神贯注的做这件事。有明确的目标。有及时的反馈。能深入而毫不牵强的投入到行动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进入“忘我”的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时间感异常。【关于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本书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其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在教育领域中,“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 【关于本书】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5/15/20194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关于本书专业词】精进精进,指在某方面一心进取。常见佛学中,意思为努力向善向上,放逸刚好与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故名不放逸。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 断舍离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断舍离指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绝、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信息噪音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C·E·Shannon)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概念,即指由于技术故障或技术不完善造成的干扰并使得发出信号与接受信号之间出现的信息失真。当前,以高速度、数字化、宽频带、多媒体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已经可以将信息失真减小到最低程度。然而,新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另一种新的困扰:社交网络技术在建构出前所未有的个性化自由传播空间的同时,也相应地制造了更为直接和严重的噪音干扰。也就是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噪音。信息噪音分类:虚假信息(谣言和商业诈骗信息等)不良信息(色情、迷信、暴力、赌博等)危害公共安全信息(主要指利用手机短信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 恶意病毒信息【关于作者】采铜原名崔翔宇,知乎网知名作者,浙江大学心理系博士,曾任华为用户体验研究员,目前为自由写作者,从事学习、思维、创新方法的研究与写作工作。采铜曾出版知乎盐系列电子书《开放的智力》《深度学习的艺术》,在豆瓣均获得9分以上好评。最新出版纸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主题是个人成长、心智进阶、思维方法等,目前在各大网站畅销。2011年6月3日,采铜加入知乎成为第41161号用户。至今为止,采铜贡献了975个回答,获得了493598个赞同与115293次感谢,其较真的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被知乎网友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采铜惯于使用手术刀一样的文字,剖析人们思维里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放于困惑的熔炉中反复冶炼,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采铜选取了影响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一一设计出它们的精进路径,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只需要非常小的力量,你就可以成为真正的赢家。 【关于本书】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人生总有挫折,攀登到顶峰的旅程相当曲折,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努力,学业不调、前程不通就不再是你的问题。如果你需要一本能给你方向、鼓励的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壹心理学院
5/15/20193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人生的智慧》

【关于本书专业词】意欲意欲是这个世界的本原,它超越于时间、空间和因果以外,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目的;它盲目、不顾一切地争取客体化。我们这个存在于时间、空间,遵循着因果律的复杂多样的现象世界就是意欲的产物和表现。由于意欲在客体化的过程中遵循着个体化原理,亦存在于现象世界中的具体、单个组成部分的意欲各自为战,为生存、发展而努力;在现象界中,这也表现在低一级的形态向着高一级的形态争取、斗争之中。菲利斯特人源自德国的大学生词汇。他们由于仅仅具备了那常规的、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并没有精神思想上的要求。后来,这一名称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虽然它和原来的意思依然相似;“菲利斯特人”指的是和“缪斯的孩子”恰恰相反的意思,那就是“被文艺女神抛弃的人”。确实,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我应该把菲利斯特人的定义确定为所有那些总是严肃古板地关注着那并非现实之现实的人。 公民名誉它所根据的是这样一个前提:我们必须无条件地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因此,我们不可以运用不公正和法律不许可的手段谋取自己的利益。这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和睦交往的条件。一旦我们做出某一明显违背上述前提的行为,和因此遭受了判罚,公民名誉就离我们而去了。【关于作者】亚瑟·叔本华亚瑟·叔本华,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是哲学史上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第一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同时,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提出了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他出生在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很早就奠基了其哲学大厦,在他30岁的时候,其哲学思想就已完全成熟,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只是做着装修和局部扩充的工作。【关于本书】《人生的智慧》探讨了一个现代人基本上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体验幸福的人生?幸福是每个人都期望的,但是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重重阻碍。本书正是围绕着幸福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的事情也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最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本书从幸福的本源说起,让我们清晰认识到幸福是源于自身的,我们的个性与思想对于幸福的体验至关重要,而日常的社交不过是让我们变得平庸。最后,在“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的问题上也透彻的讨论了其可行性和价值。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晚年的作品,叔本华之前所著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曾受到了出版商的冷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与思想都没有获得认可。到了1850年,他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遗》问世,《人生的智慧》实际上也是取自其中,这本书终于令叔本华在沉寂多年后一举成名。也让这位哲学家的话得以应验“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很多哲学的书籍都由于语言的晦涩难懂而被读者拒之门外,但是叔本华这样一位语言大师,他的文字冷峻、简明、流畅,所举的例子也都不会脱离实际,很容易被读者接触并读懂,作为入门书籍再合适不过。壹心理学院
5/15/20195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你好,焦虑分子》

5/14/20195 minutes, 5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是什么》

5/13/201914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少有人走的路》

5/12/20195 minutes, 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思跑者·朗读会,我是朗读者阿夏,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加措活佛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本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这是一部可以源源不断给人补充内在能量的书。不管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世间何种烦恼,你都可以从加措活佛对人生的加持与开示中获得改变的力量,把自己变得更好。世间一切苦乐都只是一步之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更有力量的自己。亲爱的朋友们,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次见。
5/12/20191 minute, 2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社会性动物》

5/11/20195 minutes, 3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为何家会伤人》

5/10/20194 minutes, 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5/9/20195 minutes
Episode Artwork

《幸福的婚姻》

5/8/20195 minutes, 3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医治受伤的自信》

5/7/20194 minutes, 2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直面内心的恐惧》

5/6/20195 minutes,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小结:开始情绪管理第一步-管理你的愤怒情绪

11/16/201810 minutes, 3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总结:实现目标只要这样的情绪状态

11/16/201810 minutes, 2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推荐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

11/16/201811 minutes, 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推荐阅读《轻疗愈》

11/16/201811 minutes, 5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推荐阅读《亲密关系》

11/16/201810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推荐电影《万箭穿心》

11/16/20187 minutes, 3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戴着镣铐跳舞的爱情

11/13/201815 minutes, 5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发生性关系后男朋友对你好吗?

11/13/201813 minutes, 2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不堪重负的未婚先育的年轻爸爸

11/13/201814 minutes, 4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再一次遇到初恋的男人

11/13/201813 minutes, 5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重男轻女观念下压抑的家庭主妇

11/13/201812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婚姻中没法示弱的女汉子

11/13/201812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用微笑战胜失恋

11/13/201811 minutes, 1 second
Episode Artwork

个案:相亲的女精英

11/13/201812 minutes, 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没有自信心得女大学生

11/13/201811 minutes, 3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发生性关系后男朋友对你好吗?

11/13/201813 minutes, 2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不堪重负的未婚先育的年轻爸爸

11/13/201814 minutes, 4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个案:用微笑战胜失恋

11/13/201811 minutes, 1 second
Episode Artwork

个案:婚姻中没法示弱的女汉子

11/13/201812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减肥瘦身敲击树:第四部分树根让你永远瘦不下来的束缚性

11/9/20188 minutes,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小结画出你的第一棵敲击树

11/9/20185 minutes, 5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减肥瘦身敲击树:第三部分树干那些长期影响你情绪的事件

11/9/20185 minutes, 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减肥瘦身敲击树:第二部分树枝你的情绪是什么

11/9/20185 minutes, 2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减肥瘦身敲击树:第二部分树枝你的情绪是什么

11/9/20185 minutes, 2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状态调整的重要工具:画出你的敲击树

11/9/20184 minutes, 5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清理减肥障碍:确定更具体的情绪治疗目标

11/9/20185 minutes, 1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减肥瘦身敲击树:第一部分树叶你的症状是什么

11/9/20184 minutes, 5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知识点:为什么减肥瘦身后容易反弹不能持续保持

11/9/20184 minutes, 4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知识点:通过治疗情绪问题让皮质醇水平下降有什么好处

11/9/20185 minutes, 3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知识点:情绪化饮食是怎么被控制的?

11/9/20187 minutes, 3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知识点:戒不掉的甜品?是什么让你无法抗拒垃圾食品

11/9/20186 minutes, 2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知识点:减肥失败是你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过高导致的

11/9/20186 minutes, 2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知识点:减肥了才能自信还是自信后顺便瘦身?

11/9/20186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操体验步骤六:做完一轮敲击治疗后的主观焦虑评分

11/9/20185 minutes, 4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操体验:步骤二为你的主管焦虑打分

11/9/20184 minutes, 5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操体验步骤五:依次敲击8个穴位边敲边说

11/9/20185 minutes, 2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践体验篇导言:什么是自爱式瘦身

11/9/20185 minutes, 4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操步骤一:找到你在减肥瘦身方面的压力王事件

11/9/20187 minutes, 2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操体验步骤三:写出你的问题描述语基本框架是什么

11/9/20185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操体验步骤四:边说压力王事件边敲击手刀点

11/9/20186 minutes
Episode Artwork

情绪释放疗法实践:初次体验一分钟敲击治疗的6个基步骤

11/9/20188 minutes, 3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释放疗法步骤一的注意事项

11/9/20185 minutes, 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拖延和你的童年经历有关

11/8/20186 minutes, 2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你所不知道的情绪智力(情商)

11/8/20186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种什么体验

11/8/20185 minutes, 1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实现目标的终极秘诀

11/8/20185 minutes, 2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面对挑战人不如动物

11/8/20187 minutes, 1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面对挑战时的两种反应

11/8/20187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累觉不爱的真相是什么

11/8/20186 minutes, 4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能力自信的自我评估

11/8/20186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你是否成功

11/8/20185 minutes, 5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倦怠觉察训练:了解你的倦怠模式

11/8/20186 minutes,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崔老师的人际自信

11/8/20186 minutes, 5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高自我效能感是什么?

11/8/20185 minutes, 4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对经常半途而废的人的建设性问题

11/8/20185 minutes, 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包治百病的GROW模型是什么

11/8/20186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独自打拼的你面对挑战事如何获得成长

11/8/20185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GROW模型:你现在最想要什么你知道吗?

11/8/20186 minutes, 3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包治百病的GROW模型是什么

11/8/20186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GROW模型:如何做现状分析

11/8/20185 minutes, 4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GROW模型:从想做到真的做到你需要的承诺

11/8/20188 minutes, 3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GROW模型: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11/8/20185 minutes, 4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12名职业运动员告诉你怎么才能成功

11/8/20186 minutes, 5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怎么样控制你的生活和情绪

11/8/20186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心理强大意味着没有人性?

11/8/20187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为什么容易敏感的人难以成功?

11/8/20185 minutes, 5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为什么成功人士也需要心理训练

11/8/20186 minutes, 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完美主义者如何建立控制感

11/8/20185 minutes, 2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生活控制中的高手和低手

11/8/20186 minutes, 3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控制高手和低手

11/8/20186 minutes, 2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强者在运动领域的四个关键特征

11/8/20186 minutes, 2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七大要素能让你从挫败中快速恢复

11/8/20187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对经常半途而废的人的建设性问题

11/8/20185 minutes, 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独自打拼的你面对挑战事如何获得成长

11/8/20185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身处逆境也要坚定内心继续抗争

11/6/20186 minutes, 4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倒数十步骤培养一周梦想生活习惯

11/6/20187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税所弘晨型人的训练模式

11/6/20187 minutes, 2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管理运用的七个场景

11/6/20186 minutes, 4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自我评估方法

11/6/20185 minutes, 3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导致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压力因素

11/6/20186 minutes, 44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吃了什么?

11/6/20186 minutes, 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孩子有了抑郁症状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11/6/20185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有巨大影响

11/6/20187 minutes, 4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中年危机和斜杠生活

11/6/20187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一半的疾病都是情绪病

11/6/20185 minutes, 3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轻疗愈的一分钟情绪疗法

11/6/20185 minutes, 2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为什么人会被气死

11/6/20185 minutes, 1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女巫的勇气棒

11/6/20185 minutes, 5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竞争和机会并存下的亚历山大

11/6/20186 minutes, 52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每100个人就有90个经常情绪失控

11/6/20185 minutes,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蓝洁瑛为什么没有笑到最后

11/6/20185 minutes, 28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刘晓庆笑看人生的法宝

11/6/20185 minutes, 1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迷茫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优势

11/6/20185 minutes, 21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德鲁克谈自我管理

11/6/20185 minutes, 3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不要制造麻烦是人际关系里重要的责任

11/6/20185 minutes, 19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情绪管理和减肥:案例之产后抑郁的妈妈

“减轻体重,感觉良好的最有力方式,就是用敲击疗法清除所有负面情绪和束缚性信念。”“肥胖的最主要诱因是心理压力,而压力来源于深埋你心底的束缚性信念,负面情绪,消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施压,他人的伤害等。”本周情绪释放疗法(EFT)指导内容:消除消极的自我暗示,敲击瘦身练习。在半年前我就想把减肥做一个专项治疗项目。来访者中95%都是女性。不管是大学生,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孩子成年的中年女性,都对体重,身材不满意,自卑。这其实也是现实婚恋中存在的问题。担心另一半因为自己身材不好移情别恋,或者老公出轨,看上更漂亮的人。一直没有开始,是因为咨询中有更重要的难题急需解决。而减肥,瘦身,锻炼,运动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更需要时间坚持去做。而更明显的问题,比如说当下面临的情绪失控,亲密关系,沟通等,更容易“立竿见影”。不过随着咨客数量的增加,以及问题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减肥面对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是和其他问题一样的。同样要运用情绪释放疗法中敲击树的四项内容来解决。1.减肥的现状2.带来的感觉感受3.记忆中的重要事件4.束缚性观念只有辅导学员一层层剥开减肥后面的情绪问题,她对食物,运动和自己,才会不再排斥,压抑,苛责。就像《轻疗愈2:敲敲瘦》中的案例一样,我在我的来访者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运用EFT来减肥,敲击瘦身的核心观念同样是情绪释放疗法。可以让学员从无助,压抑,安全感缺失,不自信的深渊里慢慢走出来。其中一个案例。北京的一个学员。刚刚当上妈妈,孩子四个月。来咨询的问题是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她家境一般,目前和婆婆住在一起。怀孕后就没有上班,生完孩子后老公基本上就没有亲密互动,和婆婆也是因为各种琐事口角不断。她特别焦虑,烦躁。略去产后抑郁治疗和情绪状态调整部分。大概在20天左右,她主动说能不能辅导她减肥。带孩子等各种现实原因她根本不可能去健身房运动。我于是在一次辅导中专门针对减肥作为主题,带领她做敲击练习。首先引导她说目前的现状:老公不和我亲热我身材变形了生孩子让我变丑了然后让她说感觉和感受:我很伤心很委屈觉得被孤立了特别自卑太累了接着说记忆中的事件:老公说我刚生完孩子,怎么还想着亲热。我很难过,其实是想让他抱一下就好。婆婆说女人就是这样,辛苦是应该的。每次洗澡我都讨厌我的身体。最后是束缚性信念:我爸爸从小就不喜欢我家境不好,嫁给我老公低人一等我还是有自信,不过结婚以后就不可能了一个多小时的辅导,三轮敲击练习,学员说了很多事情,感觉和束缚性问题,看起来大部分都和减肥没有直接关系,但这是她面临的一个压力问题,减肥这件事,让她越发自卑和烦恼。再做了几轮敲击治疗后,她说突然心口压着的石头松了一口气一样,她没有那么嫌弃自己了。之前她因为生孩子身材变形非常焦虑,愤怒。然后我让她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今天就去做的,有助于她减肥的。她想想说,可以先从在小区散步开始,也可以试试在下午婆婆带孩子的时候看看瑜伽视频,她一直想学。还有就是想去超市买点水果,她认为多吃水果对身体好。这就是EFT神奇的地方。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让躁郁不安,老公说话语气不对都会想到死的年轻妈妈,有了平静和理性做计划的能力。我压抑住兴奋,让她先试着坚持一周。在此期间,每天针对减肥主题做三轮敲击治疗。运动对情绪的益处不用多说了。周五总结的时候,这名学员说,她每天都去小区散步,顺便等她老公下班一起回家,我又让她找出来以前恋爱的时候她常穿的衣服穿上。后来她高兴地说,那天她和老公一起做电梯上楼,她老公微笑着看她,感觉特别温柔。结婚后很久她没看到这样了。她还说,之前觉得家里人个个看她不顺眼,处处针对他,老公也嫌弃她,现在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挺好的,老公对她也不错,她更有信心了。我也让她发点自拍照到朋友圈。她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信心发照片了。还好,她是一个很配合的学员。有一天还专门告诉我,她老公给她点赞了。减肥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特别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对于一个产后抑郁的年轻妈妈了。辅导和治疗过程出于隐私不能详细介绍,这些描述也不能全面反应在减肥这件事上,这位学员减了多少斤,是否瘦身成功?这也是作为治疗师要强调的。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是重点。所有特别想达成的目标以及和别人的比较,其实是自卑,自我伤害和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减肥在我们看来是特别痛苦的事。只有解决了心理和情绪因素,才开始真正的减肥之旅。情绪释放疗法(简称EFT)是一套结合东方经络穴位按摩和西方心理学的能量疗法。能有效消除压力与负面情绪。文/情绪释放治疗师冼老师
10/22/20187 minutes, 20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003【习惯】写心情日记–冼老师情绪管理100讲

用心情日记来做情绪管理
8/2/20184 minutes, 26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001【开始】你的情绪管理之旅-冼老师情绪管理100讲

大家好,欢迎收听冼老师情绪管理100讲,我是情绪释放治疗师冼一丹。在过去的三年里,我试图找到快速调整情绪,帮助更多人从负面情绪彻底解脱出来的方法。同时发现,积极的心态需要我们能够处理好情绪的问题。管理大师德鲁克说,21世纪是自我管理的时代,的确,今天的我们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我们有更多的信心去处理工作生活人际关系中方方面面的事。在过去这一年,我终于发现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情绪和状态。这就是EFT,情绪释放疗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我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更有自信地面对人生。在从事咨询和治疗中,我也发现大多数人的自卑来自于童年创伤,以及负面经历导致的负面情绪,这些未处理的负面情绪不是我们不去理会,有意志力就可以消除的,而是要找到它们,处理它们,从而清除我们人生中的木马程序,让我们在工作、生活和亲密关系中不再受情绪掌控,同时,我们的焦虑、失眠、身体的慢性疼痛,大多数也和你的负面情绪有关。只有清理掉这些情绪淤泥,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力量,发现更好的自己,才有更多自信面对生活,才能更健康,人际关系更顺畅,人生更美好。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开始情绪释放之旅。用100天的时间,带你认识情绪,找到你的情绪障碍,同时帮助你学习EFT的自助疗愈方法。如果你想深层次地解决自卑问题,修复原生家庭的童年创伤,也可以参加我一对一的咨询指导,通过10次个案指导,帮助你更好地面对生活,解决长期困扰你的情绪问题。希望我们都不再受情绪的苦,真正让情绪自由,你才能真的自由。
7/31/20183 minutes, 57 seconds
Episode Artwork

002【睡前】完整的一天要睡个好觉—冼老师情绪管理100讲

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扰,一天结束后,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玩玩手机,或者想想今天发生的不愉快的事,要么就是身体哪里就是不对劲,总之即使上了床,还是睡不着。自我管理是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里专门用一章来阐述的,人人都需要知道自己在将来能做什么,自己是谁,可以创造什么价值,如何过得更快乐。当你不知道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做正确的事情。一年当中,一个月甚至一天当中,感觉上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其实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那么两三件。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现在每天去做了,在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会给你带来巨大好处的事情。时间管理的考核标准就是,能够非常轻松地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同时,能够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每天都有专门的时间去做。学习一个有益的新技能,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开始的时候都会非常难,更难的是坚持下去。一件事,在刚开始很多人都会信誓旦旦地要去完成它,但你看着,21天以后,剩下的人寥寥无几。成功的路上真的不拥挤,因为能够坚持的人真的很少。做比不做更好,你只要确定,这个方向是对的,就要去做,去肯定每一天的进步。这是一种反馈。因为当人去做一件事情,有反馈之后才会有继续坚持的动力。就像读书一样,很多人说阅读到底有什么用呢?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阅读在无形当中已经改变了你的气质,你的眼界,你的观念。所以我们有时候看事情不要去盯着有形的,那些看得到的结果,也要去看看,在过程当中,我们收获的是什么。“如果你用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生活,你就永远不会太老。如果你总是做自己过去一直在做的事情,你就只能得到你惯常所得到的东西。”成长型思维,是在日常的每一个角色当中,会做一个自我领导和赋能。思维逻辑: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当前的状况如何?我的强项在哪里?要实现目标,我还受什么样因素的影响?我做过哪些努力?下一步我打算怎么做?这是成长思维的一个模型,是一个思考的系统和方式,把任何的事情套用在这个模型和系统里面,就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阻力,提高我们的效能。这需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关注当下的优选事项。要完成这么多事情,就需要你有足够的信心。导致我们没有信心,很多计划和想法没有办法实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太多情绪问题。总是容易受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响,让心情不好,一旦情绪不对,所有事情都不对了。让你失眠的也正是晚上,人的情绪容易发散,混乱不堪,你总觉得什么事都不顺,其实是你的负面情绪跑出来了。学习观察你的情绪,先有能力不受情绪影响,能睡一个好觉,是走上情绪疗愈之旅的第一步。否则,懂得太多道理,却不能睡个好觉的人生,真的很难过。
7/31/20185 minutes, 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