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2 從舞者到影像創作 - 許海文在法國Fresnoy的舞蹈影像習作 當我們觀看舞蹈的影像,應該是當作舞蹈欣賞?還是當做影像作品觀賞?第一次與海文相識,是2016年在她與藝術家陳志建在巴黎美術學院展出的合作,當時的海文是一名在法國的職業舞者。後來海文申請進入了Le Fresnoy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實驗室,Le Fresnoy邀請青年藝術家申請入學,在兩年的時間內給予專業培育和創作經費,而創作的成果會成為Le Fresnoy的典藏作品,可說是當代藝術的夢工廠。從舞者到影像創作者的轉變,曾經在法國擔任過職業舞者的許海文,與聽眾分享她在法國初次接觸舞蹈影像的經驗,以及在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實驗室Le Fresnoy的學習和創作經驗、未來的創作計劃。
講者介紹|
許海文,曾在法國當職業舞者,與Ballet Preljocaj、Needcompany、Lucinda child、Cie Kafig、Yilab一當代…等工作,參與表演的風格迥異。在影像創作實踐中,回溯舞蹈經驗中對身體感、身體狀態的觀察,探討個人的身體感知和個人記憶的構成關係、感官和自我之間情感關係的變化,並以身體內與外的視角切入討論。
個人網站:https://y09872.wixsite.com/hsuhaiwen
作品參考:
孿生 Siamoise https://vimeo.com/274860926
夜滿 La nuit déborde https://vimeo.com/379927778
補充介紹:
1. 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實驗室Le Fresnoy–Studio national des arts contemporains https://www.lefresnoy.net/fr
2. INSAS - Institut national supérieur des arts du spectacle et des techniques de diffusion 比利時國家視覺藝術與傳播技術高等學院 https://insas.be/type/video/
3. 推薦作品:Blush - Wim Vandekeyb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KUONLBP-8
4. 推薦書籍:<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The Body Keeps the Score>,貝塞爾‧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翻譯:劉思潔),大家出版,2017
See more
4/26/2021 • 1 hour, 1 minute, 41 seconds vol.11 藝術家是一個工作嗎? 藝術家工作權是什麼? 藝術家的工作是什麼? 藝術家在工作室做什麼? 卸任後的藝創工會理事長,一輩子的藝術家 - 蔡坤霖
稻埕漫談出外景到藝術家蔡坤霖位於淡水的工作室。結束了在兩年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工作,回歸到藝術家身份。蔡坤霖與我們分享他在工會任職期間的冒險,以個人藝術家的身份和經歷,更能夠感同身受這個身份著受僱權、智慧財產權、勞動權益過去未能受到重視,擔任理事長期間,也倡議了許多工會的新改革。特別是經歷了全求華人藝術網的詐欺事件,加入工會已經好幾年的我,才瞭解工會其實在政策倡議和藝術家勞動權益上一直做了許多努力。蔡坤霖也分享了個人經驗談,當面對勞動權益糾紛的時候,應該如何站出來為自己發聲,唯有從我們自己開始改變,環境才會改變。
講者介紹|
蔡坤霖,藝術家,1979年出生於台南,曾任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理事長。台北藝術大學科技研究所媒體藝術組碩士,前後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繪畫組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複媒組。 目前工作於台北。以塑膠管作為媒材創作類型作品,透過體感、聽覺等觀眾的主觀參與,形塑對於空間、地方的感知經驗。他對於創作媒材是沒有限制的,同時也以版畫、錄像、裝置等進行創作,對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社會、文化、歷史進行再想像。
http://tsaikuenlin.com/
延伸閱讀|
藝術界世紀大災難,華藝網案涉嫌人依詐欺罪起訴: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11568.html
See more
3/22/2021 • 1 hour, 14 minutes, 30 seconds vol.10 推測設計跟當代藝術有什麼不一樣? (下) 延續上一集從Anthony Dunne & Fiona Raby的書籍Speculative Everything: 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ing (Mit Press, 2013) 的這本書,本集繼續討論推測設計倡議的歷史,以及在台灣學術和產業上的現狀。
講者介紹
鄭雯瑄|現為獨立工作者、德國紅點設計獎台灣官方代表,近年專注於紅點品牌的在地價值與關鍵社群管理。致力自全球觀點與當代脈絡出發,協助台灣產業環境的典範轉移與永續發展。曾服務於台創(現為台灣設計研究院),辦理世界設計大展等國際展會與交流活動。任職品牌顧問業期間,協助科技、食品、百貨、金融集團旗下品牌之定位策略與設計發展。
顧廣毅|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創作團體㗊機體、TW BioArt臺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大綱
[05:15] 看了書之後,要把書忘掉,才能夠在實踐中不被束縛
[07:40] 為何需要定義名詞?
[11:00] 推測設計會是曇花一現嗎? 在學術、產業上會有什麼變化?
[19:40] 一個概念如何在產業內產生討論、落地實踐;如何在政策面上推廣、實現
[23:50] 從德國發展歷史、設計背景,談智慧財產權
[31:00] 為什麼概念性的設計都不是從德國產生? 荷蘭有什麼優勢?
[35:50] 華人市場的「接地氣」,如何影響品牌建立和創意生產
[38:55] 推測設計在中國:思辨設計
[43:23] Core 77媒體舉辦的設計獎項新增設推測設計類別
[45:25] 解構各類設計獎項
See more
3/2/2021 • 54 minutes, 47 seconds vol.9 推測設計跟當代藝術有什麼不一樣? (上) 推測設計跟當代藝術有什麼不一樣? 跟批判設計、激進設計、質疑性設計等等概念又有什麼不一樣? 是否又是另一個造山運動? 帶著許多的疑惑,我們從Anthony Dunne & Fiona Raby的書籍Speculative Everything: 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ing (Mit Press, 2013) 的這本書說起,2019年由Digital Medicine Lab引進台灣翻譯成繁體中文譯本,同時在由數個展覽規劃單位共同打造的實驗性場域-森3 sunsum museum推出「準現實 推測設計與時空重構—展」。本集邀請到德國紅點設計獎台灣代表-鄭雯瑄,以及再訪的藝術家/(在某些狀況之下可以稱為)推測設計師-顧廣毅(也是森3展覽參展藝術家之一),一起討論我們心中對於推測設計vs當代藝術兩者之間差異的疑惑。也回歸初心討論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設計?設計和藝術能否跨越互相對話?
講者介紹
鄭雯瑄|現為獨立工作者、德國紅點設計獎台灣官方代表,近年專注於紅點品牌的在地價值與關鍵社群管理。致力自全球觀點與當代脈絡出發,協助台灣產業環境的典範轉移與永續發展。曾服務於台創(現為台灣設計研究院),辦理世界設計大展等國際展會與交流活動。任職品牌顧問業期間,協助科技、食品、百貨、金融集團旗下品牌之定位策略與設計發展。
顧廣毅|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創作團體㗊機體、TW BioArt臺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See more
2/18/2021 • 53 minutes, 17 seconds 稻埕漫談終於迎來第一位人客是策展人!
黃姍姍是台灣較少見在日本求學以及受專業訓練的策展人。但是一開始居然也有迷惘的時候?姍姍回顧在日本求學的甘苦經驗談,從原本的藝術史專業,轉向成為藝術行政/政策,到開始策展的歷程。與策展人山野真悟先生近身學習,參與橫濱三年展助理策展的契機;並且打破舒適圈,為自己創造機會,成為第一位日本森美術館的實習生!下半部姍姍則分享了在機構策展,以及美術館治理的經驗。透過和國際館所的合作,如何做出外行可以進入、內行可以深入,打破隔閡的展覽、建立對話開展的平台與機會。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講者介紹
黃姍姍|現任忠泰美術館總監。日本東京大學文化資源學文化政策博士課程修了。歷任MOT/ART副理、橫濱三年展策展人山野真悟策展助理、早稻田大學研究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文化政策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專業領域教師、典藏《今藝術》海外記者,曾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聯盟等藝術機構撰寫研究專文。近期策展包括:「逆旅之域」,2018.10.06-2019.01.20,忠泰美術館,臺灣臺北;「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陳映芃、周姝妤、黃瑋儒共同策展),2019.12.21-2020.04.05),忠泰美術館,臺灣臺北。
分集大綱找亮點
[12:48] 研究與實作的距離:24歲的我在做什麼?當時的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策展...
[15:35] 日本求學的契機
[20:24] 旅程開始的時候都需要一點義無反顧
[34:45] 正視自己內心的聲音,開展新的可能
[48:45] 策展導師:山野真悟先生
[55:00] 國際型美術館如何運作:森美館的實習經驗
[60:10] 如何將展覽做的細膩,將建築展覽介紹給台灣的初衷
[69:24] 批評才有開始對話的可能
See more
2/3/2021 • 1 hour, 23 minutes, 16 seconds 當世界已非如我們想像與習慣的樣子,人類該如何自處?
在下集中,官姸廷帶來這次獲得國藝會和文心藝術基金會補助的現象書寫計畫:透過生物藝術觀點來討論疫情發展和我們與疾病的關係。作者群包含:顧廣毅、林沛瑩、賴怡辰,分別以動物、病毒/微生物、 植物等媒介為觀點進行書寫。作者群分布於荷蘭和德國,同時進行中的創作計劃也牽涉到歐洲的跨國合作,本集更討論在疫情日常的環境中,進行展覽和創作的挑戰。顧廣毅也分享即將進行的新計畫,叩問我們所處的環境中,我們正遭遇到一個人類過度擴張與發展的反撲,到底物種孰為優先? 在討論實驗倫理的同時,也拓展了新的思考方向。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講者介紹|
官姸廷
輔仁大學英語系學士、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當代藝術史。現任獨立譯者、撰稿及研究者,主要關注當代藝術與生命科學間的文化轉譯,曾任職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教育發展組及國立臺灣美術館展覽組,曾策劃展覽《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2018)。
顧廣毅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創作團體㗊機體、TW BioArt臺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See more
1/6/2021 • 40 minutes, 3 seconds 當世界已非如我們想像與習慣的樣子,人類該如何自處?
生物藝術是一個正在演化的新觀念與實踐,跨足生物、藝術與設計等多元面向,我們試著想像,透過其他物種的角度來理解後疫情時代,我們觀看、理解,並尋找新的路徑與這個星球以及其他生命體的相處之道。
稻埕漫談vol.6「後疫情時代生物藝術的觀看視野」邀請到官姸廷和顧廣毅。我與兩位都是舊友,官姸廷是我20歲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工讀時期的同事,現在是獨立的研究者、策劃和譯者。顧廣毅則是錄完後才發現原來是高中同學,今日能夠因為節目的關係,重新認識了一位對於生物與跨界充滿實踐力與批判思考的藝術家(與同學),與有榮焉!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講者介紹|
官姸廷(1986)
輔仁大學英語系學士、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當代藝術史。現任獨立譯者、撰稿及研究者,主要關注當代藝術與生命科學間的文化轉譯,曾任職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教育發展組及國立臺灣美術館展覽組,曾策劃展覽《定製真實:數位藝術之魅》(2018)。
顧廣毅(1985)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創作團體㗊機體、TW BioArt臺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臺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
上集大綱
[03:08] 疫情之下的衝擊
[04:38] 美術館是non-essential business? 與賭場、美容美甲沙龍同列,我們是否小看了美術館的力量?
[07:34] 我們為何去美術館?疫情的反彈使得文化內容需求提升?
[10:10] 生存之道:藝術家如何面臨跨國合作、跨境協作的衝擊
[12:05] 歐洲人一直趴趴走到底是什麼心態?對於疫情的態度亞洲v.s.歐洲,從宗教、文化到歷史背景
[14:16] 面對生命、面對生死的差異性,使得面對疫情走向不同的兩端
[15:55] 對於疫情的污名化與標籤化
[19:20] 終於進入正題 - 生物藝術!
[20:59] 什麼是生物藝術?
[22:12] 狹義的定義生物藝術在媒材,廣義的生物藝術是在主題
[24:25] 生物藝術開始被大量討論的大熱潮
[25:07] 如何開始與生物藝術的不解之緣[官姸廷]
[26:30] 國立臺灣美術館的藝術駐棧的計畫由數位科技和視覺藝術的共構關係伊始,將層次延伸到與生命科學的討論
[27:30] 媒體藝術的橫向延伸,在教育機構的向下啟蒙
[28:50] 海外藝遊的經驗
[29:52] 從牙醫到設計到生物藝術,顧廣毅與生物藝術的初接觸-2012年Dimenstion Plus的太空工作坊,打開面向創作的一扇窗
[32:50] 參與工作坊的學員們的共學會
[33:25] 生物藝術研究、創作的大觀園-荷蘭
[36:40] 荷蘭新媒體藝術五十年回顧展之文化對照:荷蘭觀眾與展覽展示對於身體的接受度vs台灣
[40:25] 藝術成為政治的炮灰? 作品帶來的刺激與討論
[43:40] 怎麼在教育體系下談正確的「性」?是否有其他方法的可能?
[45:40] 荷蘭的性產業: 荷蘭人雖然不在意,but not proud of it.
[46:00] 表象之下的隱藏批判:原來荷蘭人不能接受這個?!
[46:40] 顧廣毅<虎鞭計畫>發展初期遇到的文化阻礙與設計界線
[50:30] 當遇到跟指導教授意見相左,如何做好準備與抗辯的過程經驗談
[56:16] 不准性別平權倡議者再度創作跟性別議題有關的作品是什麼操作?
[58:04] DAE老師很abusive(八卦ing)
[01:00:17] 與food design合作的新滿漢全席已經有七道料理啦
下集待續
See more
12/30/2020 • 1 hour, 3 minutes, 47 seconds bonus track
黃建樺說他第一次訪談居然沒有談作品(!!) 所以我這不是來了嗎~~
從平面到雕塑的挑戰自我,以及進入南藝大後開始適應新環境,黃建樺聊到他在南藝大的怪談,也是創作轉向的開始。以及在踏上每段與動物相遇的旅程,動物園的存在至今仍頗受爭議,在疫情的現世,動物與人的關係又重新被提上檯面討論,動物園到底是誰的錯?都有錯?還是都沒錯?黃建樺透過討論動物園的緣起以及它的功能性,試著去退一步換位思考,或許我們更該討論的,是如何彌補與修復關係,創造價值。
本集主講:黃建樺
敲邊鼓第一排觀眾:程仁珮、林正偉
來賓介紹|
黃建樺 (197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碩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於南藝大就讀時轉而趨向影像創作,試圖將對實體時間空間的存在獨有看法帶入當代科技影像,創作持續對人類存在於影像時代的身分定位做探討。作品主角有許多動物,造訪世界各地異文化之下的動物園作為其中一個研究標的。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單集大綱找亮點
[00:50] 藝大學生的多樣性
[03:05] 創作階段的改變與突破
[04:15] 重考不可恥也有用
[05:33] 創作轉向 挑戰自己
[07:20] 為了自己而創作
[08:29] 南藝大新生活
[08:59] 居然有不會的事?!新媒體帶來的衝擊
[12:05] 南藝大怪談:跨物種的兄弟關係
[17:55] 不把動物當動物看、不把人當人看-翻轉物種倫理
[18:25] 動物園為何而設? 從本質討論、而非為反而反
[20:40] 動物園的架構與本質-談巴黎動物園
[23:57] 里昂動物園
[25:53] 壽山動物園的白老虎
[28:27] 動物園架構體制問題:到底動物園是誰的錯?都有錯?還是誰都沒錯?
[30:09] 第一次造訪動物園的經驗:對於生命原初記憶的印證
[37:15] 北京動物園“乾淨”的熊貓
See more
12/12/2020 • 39 minutes, 46 seconds 稻埕漫談出外景到高雄!最近閱讀《最後的秘境 東京藝大:天才們的渾沌日常》,只讀過一般綜合型大學的我非常好奇台灣的藝術學院的校園生活。求學的生涯發生過怎樣瘋狂的事情?又如何影響到創作?以及在畢業之後,脫離了面對功課、作業、期末評圖的目標,藝術家如何保持創作的動力和動機?本集邀請到三位藝術家:程仁珮、林正偉、黃建樺一起來聊他/她們的學校生活、創作和藝術生涯的挑戰。
來賓介紹|
程仁珮 (1983)經歷過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研究所。作品探討民族遷移和飲食風俗之間的關聯性,並聚焦在飲食文化和歷史記憶。透過採訪行動,挖掘當地居民的回憶與故事,將食材與個人物件,組裝成食物雕塑,以攝影裝置呈現。因為常做食物有關的「參與式藝術」計畫,人稱食物程仁珮。
林正偉 (1984)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作品經常運用錄像、裝置和某種身體經驗營造奇特的氛圍幻覺。討論議題和環境、歷史、集體記憶有關。喜歡變魔術,所以人稱魔術林正偉。
黃建樺 (1979)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碩士、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於南藝大就讀時轉而趨向影像創作,試圖將對實體時間空間的存在獨有看法帶入當代科技影像,創作持續對人類存在於影像時代的身分定位做探討。作品主角有許多動物,造訪世界各地異文化之下的動物園作為其中一個研究標的,所以是動物黃建樺。
任何建議或是歡迎點播想聽的主題email至 ericayuwenhuang@gmail.com
單集大綱找亮點
[06:13] 一場工業設計轉學考的歷險記
[12:02] 高師大美術節?? 吃西瓜大賽?? 考驗造型能力還是承受力?!
[16:30] 男生也想要參加淑女日!! 原來在大學時代就無意間做過性別平權倡議
[17:05] 非典型拉拉隊 - 台藝大新生比念書還最重要的事
[28:10] 從藝術大學生到專職藝術家之路
[33:05] David Salle在[更正]紐約藝術學院畢業演講“”
[39:00] 當兵的後要重回藝術的創傷症候群?!
[42:00] 南藝大的藝術家養成
[46:30] 如何打破創作的同溫層
[54:24] 回到高雄,面對自己與創作
[1:05:09] 高雄需要怎樣的創作活力
[1:08:30] 藝術環境的生態循環
See more
12/3/2020 • 1 hour, 9 minutes, 40 seconds 張致中與蔡坤霖,一見面就是互問對方對東印度公司以及海盜是否有興趣,是怎樣的神展開讓兩個人話匣子打開都停不下來?
兩個對於海洋、港口有深入研究,近年來也以歷史為課題的藝術家,本次將分享他們在創作以及研究上的方法學,而藝術家又是如何進行田野調查?
在研究之後,如何透過美學轉換、媒材的選擇轉化成果,透過作品述說故事與觀眾對話?
See more
11/5/2020 • 1 hour, 29 minutes 19歲就相遇的登山社夥伴:康雅筑與蔡坤霖
從青年到青壯年,如何面對自己的藝術家生涯?
從駐村經驗、創作歷程,到回憶年輕的時候求學過程,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專職藝術家的道路。
See more
11/4/2020 • 1 hour, 23 minutes, 49 seconds 2020年我搬到了大稻埕的共同工作室。稻埕是曬榖的地方,在臺灣的鄉間聚落,傳統三合院的埕除了是曬榖的地方,也是小時候聊天、看星星的地方。
工作室的大桌子也是我們的稻埕,閒話家常與討論夢想的地方。「稻埕漫談」邀請各種從事藝術工作的朋友,一起來聊聊計畫。
第一集邀請到藝術家蕭禹琦,談談2020年的計畫「滾動,流動,攀爬 - 蕭禹琦個展」,在良日激動所展出。在創作中如何和作品對話、和空間對話、和時間對話,以及構築成可以感受的敘事,邀請觀眾一起對話。
See more
9/30/2020 • 26 minutes, 21 seconds